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003篇
  免费   6959篇
  国内免费   2545篇
耳鼻咽喉   387篇
儿科学   1196篇
妇产科学   1717篇
基础医学   2666篇
口腔科学   733篇
临床医学   26324篇
内科学   9282篇
皮肤病学   543篇
神经病学   1942篇
特种医学   45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6篇
外科学   9310篇
综合类   47033篇
预防医学   11930篇
眼科学   534篇
药学   22737篇
  346篇
中国医学   11298篇
肿瘤学   14753篇
  2024年   746篇
  2023年   3029篇
  2022年   2875篇
  2021年   3907篇
  2020年   3993篇
  2019年   4398篇
  2018年   2008篇
  2017年   3986篇
  2016年   4170篇
  2015年   4645篇
  2014年   8463篇
  2013年   8058篇
  2012年   9788篇
  2011年   10460篇
  2010年   10142篇
  2009年   9844篇
  2008年   11608篇
  2007年   10471篇
  2006年   8921篇
  2005年   9585篇
  2004年   7130篇
  2003年   6743篇
  2002年   5132篇
  2001年   4103篇
  2000年   3047篇
  1999年   2190篇
  1998年   1719篇
  1997年   1361篇
  1996年   1262篇
  1995年   970篇
  1994年   797篇
  1993年   407篇
  1992年   319篇
  1991年   270篇
  1990年   344篇
  1989年   361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植入式手臂输液港和胸壁输液港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肺癌化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手臂港组(植入手臂式静脉输液港)30例和胸壁港组(植入胸壁式静脉输液港)3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感染、导管堵塞、血栓和渗液)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4 h、10 h、第2天和1周)穿刺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包括躯体、情感和认知3个维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包括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和躯体功能4个维度)。结果 手臂港组和胸壁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6%和1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臂港组患者术后4 h、10 h、第2天和1周的穿刺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胸壁港组(P<0.05或P<0.001);手臂港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胸壁港组(均P<0.001);手臂港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胸壁港组(均P<0.001)。结论 在肺癌化疗患者中,植入式手臂输液港较植入式胸壁输液港应用效果更好,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癌因性疲乏程度更低,生活质量更高,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早期诊断率不高,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不可切除的中晚期,5年总生存率不足10%。近年来,微无创治疗技术快速发展,具有相对安全、高效、创伤小、便捷等优点,在控制胰腺肿瘤进展和缓解疼痛方面疗效显著,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都得到了一定改善。目前应用于胰腺癌的主要微无创治疗技术有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射频/微波消融、冷冻消融、激光消融、不可逆性电穿孔、化学消融、光动力治疗以及经皮125I粒子植入术等。本文就微无创治疗技术在不可切除胰腺癌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改善产后女性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的效果,同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于山西省某院分娩并复查的女性3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235),观察组(n=117)。训练组患者分2个阶段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每个阶段治疗时间为2周,每周进行2次治疗,治疗次数共8次。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指导,不予特殊干预,自然恢复。于产后42d、产后6个月时对2组患者进行盆底电生理检测、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调查、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调查,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女性早期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结果产后42d,2组患者I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阴道最大动态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训练组患者I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的肌力、阴道最大动态压力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2组患者Ⅱ类肌纤维的疲劳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中,2组患者各题选择有影响的人数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中,训练组患者各题选择有影响的人数比例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2组患者有性生活人数均较少,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训练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可改善患者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研究分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观察组为住院接受治疗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148例,对照组为健康者,共140例。为上述观察对象开展PCT、hs-CRP和白细胞介素6检测,对单一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检出率进行比较。此外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PCT水平、hs-CRP水平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联合检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CT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其hs-CRP水平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hs-CRP和白细胞介素6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超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超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肩手综合征、体位性低血压以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中实施超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提升,改善患者伸进功能,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在临床具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3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胃癌根治切除术后进行腹腔灌洗液CEA mRNA检测的139 名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术后常规随访。用RT-PCR检测139 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腹腔灌洗液中CEA mRNA表达情况。卡方检验分析腹腔灌洗液中CEA mRNA表达与临床基本特征、组织病理学资料、血液学指标及复发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 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查影响CEA mRNA表达水平的因素。结果:139 名患者中44 名(31.7%)患者腹腔灌洗液CEA mRNA阳性。分析显示,胃癌患者腹腔灌洗液CEA mRNA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分级、Lauren 分型和HER2、EGFR、VEGFR等标记物间均没有明显的关联(均P>0.05),与病理类型、脉管是否侵犯、局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和临床AJCC 分期有明显的关联(均P<0.05)。CEA mRNA阳性患者腹膜复发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12)。Logistic 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印戒细胞癌(P=0.04,HR=2.810,95% CI: 1.050~7.520)、T 分期(P=0.016,HR=6.329,95% CI: 1.417~28.264)、N 分期(P=0.022,HR=3.068,95% CI: 1.172~8.027)、AJCC分期(P=0.016 ,HR=3.971 ,95% CI: 1.295~12.173 )、神经侵犯(P=0.002 ,HR=6.738,95% CI: 1.995~22.757)、脉管侵犯(P<0.001,HR=16.36,95% CI: 3.85~69.512)为胃癌患者腹腔灌洗液CEA mRNA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经过对其他因素的校正,脉管侵犯(P<0.001,HR=21.314,95% CI: 4.21~107.907)为胃癌患者腹腔灌洗液CEA mRNA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腹腔灌洗CEA mRNA阳性的患者腹膜复发转移风险高且预后不良,应考虑包括腹腔局部治疗在内的更加积极的抗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