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4篇
  免费   534篇
  国内免费   11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89篇
内科学   171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3359篇
预防医学   113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570篇
  8篇
中国医学   7452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735篇
  2013年   682篇
  2012年   920篇
  2011年   1040篇
  2010年   903篇
  2009年   751篇
  2008年   880篇
  2007年   648篇
  2006年   569篇
  2005年   582篇
  2004年   562篇
  2003年   469篇
  2002年   482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84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303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懂天文历法,就无法研读古代经典,就无法学习《黄帝内经》。这是缘于古人应用五种天文历法知识构建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随处运用这些历法知识,度量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康复过程,解释相关理论。因此说,研读其中的历法知识,有助于明白相关原文的真正意涵及其发生背景。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蕴含丰富的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法则,奠定了三因制宜的理论基础。张锡纯深受三因制宜理论的影响,提出"用药以胜病为主,此中因时、因地、因证、因人,斟酌咸宜"的治疗思想。本文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三方面,探讨《黄帝内经》三因制宜理论对《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影响,并对《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三因制宜理论的拓展运用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临床应用角度探讨小柴胡汤的主治功用。举案例以揭示小柴胡汤具有和少阳,运枢机,宣通内外;利三焦,致津液,调达上下;协左右,调升降,疏肝理肺等功用。表明小柴胡汤确为神奇之方,外证得之,疏散以和少阳;内证得之,宣通以畅气液。其临床应用的确早已超过少阳病之范围。  相似文献   
4.
李绵莎 《新中医》2019,51(7):250-252
引《黄帝内经》《难经》等重点篇章和后世学者的论述,对中医经典中的针刺调气思维和选穴方法进行论述。认为针刺是通过调气来治疗临床疾病,以脉诊测气机,定得气,准确取穴是实现调气的关键步骤,可使用四时脉法、人迎气口脉法、三部九候脉法来选经择穴。  相似文献   
5.
<正>当今医学的"生物-医学-社会"模式与医学教育学科界限之间的矛盾在中医药大学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现有中医学与西医学之间,形态学各学科之间的教学内容无交叉融合,所以,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在入学第一学期便会在分属于不同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的学科中彷徨、困惑找不到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进行适当的学科融合,找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紧密联系临床实践的教学方法 ,这一点在形态  相似文献   
6.
中医认为皮肤瘙痒多因外感热毒风邪或血虚生风所致,因此在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时,一定要结合风药的运用,驱除内外邪风,使气血归于平和,才能从根本上解除瘙痒。肺主皮毛,皮肤瘙痒与肺也密切相关。另外,调畅患者情志,减缓其焦虑的心理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心理状态与疾病间关系的表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据美国统计,在冠心病、癌症、肺病、外伤、肝硬化和自杀这6种最主要的死因中,心理应力是直接或间接的主要原因。在目前的医学研究中观察到人的心理状态能引起内分泌改变,并使神经系统应答及各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发生变化。在肿瘤患中有很多是由于长期处于抑郁状态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研究表明,在压抑量表上得分数很高的人,10多年后死于癌症的风险是那些较少压抑分数的2倍。近年来,关于心理调节与免疫关系的研究已形成了一门崭新的学科即神经心理免疫学。  相似文献   
8.
肛门坠胀是肛肠科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学认为,肛门的正常生理功能依赖于肺气之宣肃、脾之升清、肝气之疏泄、肾气之开阂:若上述脏腑有病,均可引发肛门病变。正如《血证论》中论述:“魂门之病,有由中气下陷,湿热下注者;有由肺经遗热,传于大肠者;有由肾经阴虚,不能润肠者;有由肝经血热,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气的电实质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田明清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3):3255-3255
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的化合物,原始大气和正负电荷可视为中医学中的精微物质,其中活力很强的正负电荷可视为极精微物质。从物理学角度来说,气是正负电荷。原始大气的化合物经过繁衍进化形成了细胞,细胞是人体形态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膜内外的生物电活动是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原始细胞可视为中医学中的原始之精,活动在原始细胞膜内外的带电离子可视为原始之气。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气是带电离子。气的实质是电,电的实质是气,气与电的实质相同。  相似文献   
10.
为了积极探求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CHB)合并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治疗方法,预防CHB患者各种出血的发生,依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科研成果,采用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CHB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取得了十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临床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