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方养生》2007,(7):156-157
殷商时期以前,除了一些充满神幻色彩的历史传说,对于早已存在的养生现象缺乏确凿的文字记载。而先秦时期则是中国养生文化的滥觞,特别是诸子百家在养生领域中所作的各种大胆探索,成为浩如烟海的养生文化之昔日雏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宁宇 《养生大世界》2005,(4B):21-21
孔子的思想精义,我觉得是在他认定“人的标准是人”这一点上。合非如此,则整个儿一套儒家的伦理学说就完全破产,亦毫无实行的价值了。儒家整套的礼乐哲学只是“正心”而已,而神的国度正是在人心之中。所以个人若打算“修身”,最好的办法就是顺乎其本性的善而固执力行。这就是孔子伦理哲学之精义。  相似文献   
3.
《周礼》与《黄帝内经》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周礼》、《黄帝内经》两书从季节与疾病关系、四季所主五味、医生职业的等级、脏腑所主五味以及五气、五声、五色与生死关系等内容作比较研究,说明儒家学说对中医理论的渗透与影响。  相似文献   
4.
儒学语境下的"生命"概念与当代生命伦理学所谈的"生命"概念不同,儒家所谓的"生命"并非一个单纯的概念,而是表现为一个具有丰富哲学内涵的概念系统。它由形而上学的角度出发,追究生命的本源和究竟,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指出生命的存在方式和超越路向,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哲学。通过对生命哲学中生命观、生死观以及养生观进行解读,为当今生命伦理的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是传统儒家道德伦理在医学方面的体现,儒家德性伦理中的"五德"即仁、义、礼、智、信的内在精髓对于现代医德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也对当前医德文化建设提供借鉴,为公民的安全和利益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主观幸福感是评价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指标。有研究表明,人的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存在密切关联〔1-2〕。有学者指出,应对具有文化属性,研究中国人的应对应注意中国文化对中国人应对的影响〔3〕。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人的心理、行为影响深远。儒家式应对具有信念性、整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王道"进行中文含义的考释,然后通过对儒、道思想的梳理,提出"仁"、"中庸"、"允执其中"、"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内圣外王"是儒、道"王道"思想的核心内容,并进一步探析了这些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进而提出中医药王道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王道医学的五大内涵。并以恶性肿瘤为例,浅述了王道思想在中医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剖析儒家、道家、墨家、佛家、传统医学文化中蕴涵的人文关怀思想,如仁爱、诚信、和谐、泛爱、兼爱、慈悲、济世等,并提出了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传承传统国粹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孙思邈关于医德医术修养的专论,也是我国古代第一次系统全面论述医德修养的文章。孙思邈关于医德修养的论述,既符合儒家的仁爱思想,又包含道家"少私寡欲"的成分。他的医德主张与儒道思想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对后世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医患关系复杂的今天,孙思邈的医德思想仍具有引导和鞭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红医精神是中国特有的医学伦理思想,是蕴含了信仰信念、道德情操、技术要求等多种元素的思想体系。红医精神中包含着深厚的美德伦理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美德伦理的视角看,它符合马克思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式的美德观,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高善,倡导为了实现这种善而奋斗献身;从西方传统美德伦理的视角,它符合美德理论中对伦理德性的界定。特别是关于“幸福”的论断可以对其“越是艰苦卓绝的环境越能被激发”的特点提供解读依据;从儒家美德伦理的视角,红医精神深受仁、义、礼、智、勇人格,以及注重气节,不惧生死,以身殉道等伦理要求的重大影响。红医“美德”的价值在于追求“至善”的动机,能够使执行者产生比普通医务人员更强大的道德自律和情感动力,不断自我超越,为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