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清江 《健康博览》2011,(11):49-50
认识阴虚体质阴虚体质,是指常有虚火的一类体质,由于精、血、津液等物质的亏耗,阴虚不能制阳,导致阳热相对偏亢,机体处于虚性亢奋的一种状态,使人适应能力减弱,机体容易衰老。临床常表现为形体消瘦、面红潮热、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遗精、心烦眠少、舌红少苔,脉细数,不耐春夏,多喜冷  相似文献   
2.
阴虚证五心烦热与TNF-α IL-1β IL-6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阴虚五心烦热与TNF-α、IL-1β、IL-6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流调方法,选取慢性肾炎、糖尿病两种疾病的阴虚证有五心烦热组为研究对象,设阴虚无五心烦热组与非阴虚证有五心烦热组及无五心烦热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①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改变,阴虚证有五心烦热组最高,与该证无五心烦热组、非阴虚证有五心烦热组分别比较均有差异(P<0.05、P<0.05),与非阴虚证无五心烦热组差异最显著(P<0.01);阴虚证无五心烦热组含量升高,与非阴虚证有五心烦热组和无五心烦热组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非阴虚证有五心烦热组与非阴虚证无五心烦热症组比较有差异(P<0.05)。②TNF-α、IL-1β、IL-6含量与阴虚证积分呈正相关(r=0.685,P<0.05;r=0.573,P<0.05;r=0.693,P<0.05)。结论: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与阴虚证密切相关,对阴虚证辨证具有重要意义;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与阴虚证积分呈正相关,随阴虚发热程度的加重,IL-1水平也随之升高。说明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也可作为阴虚证轻重鉴别的参考指标;TNF-α、IL-1β、IL-6升高与五心烦热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如何防止“春困”气候日渐转暖,人体表的毛细血管因舒展而增加血流量,使脑组织的血流量相应减少,出现困倦、疲乏、嗜睡的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有“春困”症状的人,往往有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舌红等“阴虚”现象。饮食上要多食马兰头、荠菜、芹菜等滋阴的食物,少吃桔子、羊肉等温性食物,也可用西洋参等  相似文献   
4.
卫然 《健康向导》2010,16(5):45-45
<正>中医认为,阿胶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功效,适用于血虚证、阴虚证、虚劳咳喘及阴虚燥咳等症。特别对血虚所致的面色苍白或萎黄、眩晕心悸等有较好的疗效,还可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阿胶还能滋阴润肺,善治肝肾阴虚所致的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口燥咽干、视物昏花、眩晕耳鸣以及肺  相似文献   
5.
经前口腔溃疡是女性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中年性情急躁者以及形瘦之人,特别是受辛、辣、酸、咸、热的刺激后,容易发病。该病以口腔周围散在性溃疡为主,或见于舌下,及舌尖边上。生于唇后颊内者叫口疮,数点连成一片者称口麇,见于舌者称舌疮、舌麇。有不少病人还伴轻度全身症状,如五心烦热(甚至轻度低热),胸胁苦满,或乳房胀痛、触痛(伴有乳房结节者较明显),或头痛眩晕,或鼻塞头痛似感冒,随着月事的畅行及干净,以上的现象也随之消失。有少数病人的口腔溃疡可反复断续不愈,延至下次月经来潮而加重症状,甚至连续发生数月以上。  相似文献   
6.
江浩 《长寿》2012,(9):30
阴血亏损是中医的一个名词,也称营血亏虚,包括肝血不足、肝脾两虚的病症,症见有面色无华、头昏耳鸣、心悸失眠、眼睛干涩、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等。重者可有肢体麻木或经脉拘急、足痿无力、发落齿摇等。用现代医学说,阴血亏损就是脏器需要的能量物质供应不足,从而导致脏器功能异常。而适时地用些药酒,可以减轻  相似文献   
7.
养阴清心汤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国内近十年来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该病发生多有外感发热史,其证多见心悸、气促、胸闷、五心烦热、眠差,脉数,舌红,苔黄等。属中医的外感六淫,入里化热,热入心经,耗损心营而形成心阴虚损,内热炽盛。基于以上机理认识,我们采用养心阴扶其本,清心热祛其邪,拟养阴清心汤为主方治疗之。现将我院近几年来诊断较明确,病历记载较完  相似文献   
8.
虚证是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为不足、松弛、衰退特征的各种证候。一般病程较长,病势缓慢,临床以精神萎靡,声低息微,疼痛喜按,胀满时减,五心烦热,午后微热,畏寒,得衣近火得减,舌质嫩,苔少或无苔,脉弱无力等为辨证要点。  相似文献   
9.
内伤咳嗽(五)养阴润燥以止咳嗷,扶羸增液兼退骨蒸肺阴不足,咳嗽时间较久,两颧发红,干咳少痰或带有血渍,喉干嘶哑,形体消瘦,夜间口干,五心烦热,烦躁梦多,舌红且干,脉象细弦小数。用养阴润肺法。处方:银柴胡6克,白芍12克,炙鳖甲(先煎)20克,地骨皮12克,川贝母10克,沙参12克,天冬、麦冬各丨0克,知母6克。  相似文献   
10.
五心烦热指病人五心如焚(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胸中烦热),烦躁不安、坐卧不宁的症状,其以“烦”为主要特征,往往无明显体温升高。《类证治裁》曰:“内热为烦”。《太平圣惠方》认为本症多由阴虚火旺或病后虚热不清所致,治以滋阴透热,清热养阴,选方多用《证治准绳贴骨散。作者临床辨证遵古而不泥古,辨证施治,对本症的治疗颇有心得,总结如下。1明虚火郁,浚阴疏郁造热李某,女,36岁。主诉五心烦热半年余。病史:29岁难产一男婴,失血较多,后又因避孕失败流产2胎,素房事较多.后逐渐出现五心烦热,时有微热,半年前加重。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