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浅谈《血证论》治肺10法卢跃卿1)陈玉龙2)任小巧2)关键词唐容川血证论血证从肺论治《血证论》是清末名医唐容川论述血证证治的专著,其中从肺治血独到新颖,治肺法也随机而立。笔者将治肺法归纳为4类10法,介绍于下。1和法和法为治疗血证第一良法,唐氏尤为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肾阴虚证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变化及中药对其调节作用。方法;以激怒法制造大鼠肝肾阴虚模型,研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肝肾阴虚模型大鼠下丘脑TRH增高,血清TSH、FT3、FT4水平均降低(P<0.05),而血清rT3浓度升高(P<0.05);运用滋补肝肾方能够减轻这种激怒应激反应,滋补肝肾方药组各指标与模型组比差异显著(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而柴胡疏肝散无明显作用。结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部分抑制是肝肾阴虚证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卢跃卿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临床医案及查阅相关书籍与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卢跃卿教授对于治疗慢性肾衰竭提出"虚、瘀、浊、毒"病机,提出益肾健脾总治则,对症予以活血化瘀兼利水、降浊排毒通肠腑的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结论通过总结卢师临床治疗辨证分析方法,灵活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衰竭,可延缓病情发展,延长非肾脏替代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有关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传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传承的思路和方法,文章对现状分析后提出,师徒授受,自成流派;实验研究,寻找规律;系统研究,挖掘证治配伍规律,多法并用有利于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的系统传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冠心Ⅱ号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观察心肌梗死发生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与B型钠尿肽(BNP)的相关性.方法 健康雄性大鼠36只随机选取9只作为假手术组,另27只行冠脉结扎术制造心肌梗死模型,后分为模型组冠心Ⅱ号低剂量组(冠心Ⅱ号3g/kg)冠心Ⅱ号高剂量组(冠心Ⅱ号9g/kg)各9只,术后15日进行心肌梗死面积定量组织学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VEGF、bFGF和BNP等指标,BivariateCorrelation法分析心肌梗死发生后血清VEGF、bFGF与BNP的相关性.结果 给药15日后,冠心Ⅱ号高剂量组心肌梗死范围减小,血清BNP降低,VEGF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冠心Ⅱ号可以减轻心肌坏死,可通过调节VEGF、bFGF对心肌梗死发挥治疗作用,心肌梗死后VEGF、bFGF与BNP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水肿是一种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临床好发于中年女性,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活动后出现双下肢水肿,水肿多较轻且易受情绪影响,可自行消退,但易反复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常感四肢末端肿胀感,伴胸闷、腹胀等症状。西医治疗多以对症处理为主,可使临床症状暂时缓解,但容易反复及副作用明显。特发性水肿属于中医水肿的范畴。中医凭借其独有的理论体系对水肿有自己系统的认识及治疗方法。文中通过介绍卢跃卿教授对特发性水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了其运用济生肾气丸加减治疗特发性水肿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肺论治癃闭理论探讨。方法: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探究癃闭与肺的关系。结果:癃闭除病位在膀胱外,还涉及多个脏腑,尤与肺功能失常密切相关。结论:肺功能正常与否是形成癃闭的关键,临证可从肺气虚、肺热盛、风寒闭肺等方面入手论治癃闭。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216例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应用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的使用和退出原因。方法:分析置管方法与血流通畅情况,随访留置导管的使用和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终点。结果:实施深静脉留置长期带涤纶套导管术216例,右颈内静脉置管209例,成功率96.8%,左侧颈内置管5例,2例经股静脉;导管使用期限:平均(15±13)个月,使用留置导管时间分别为:〉36月56例,〉24月75例,〉12月45例,〉6月25例,〈6个月15例(大部分在继续使用),28例失访。观察导管使用终点105例,约占49.5%,导管退出时使用时间2~28月,平均(10±5)个月;退出原因:死亡52例,其余为感染拔管、血流不畅和肾移植。在导管使用终点,90.5%(95/105)的导管功能良好;导管透析充分性:151例患者的透析后尿素下降率平均70%,平均Kt/V达到1.45;与内瘘透析患者Kt/V=(1.51±0.30)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颈内静脉置管血流不畅发生率高;感染25例,治疗有效23例,无效拔管2例。结论:长期导管可以达到充分透析;长期导管使用人群主要是老年人、等待肾移植和多次内瘘失败者,良好的导管留置技术提高导管的有效使用,尽量采用右侧颈内静脉置管,良好的护理显著降低导管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