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55篇
  免费   1862篇
  国内免费   919篇
耳鼻咽喉   144篇
儿科学   368篇
妇产科学   348篇
基础医学   1322篇
口腔科学   158篇
临床医学   5840篇
内科学   3561篇
皮肤病学   1244篇
神经病学   504篇
特种医学   16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4701篇
综合类   14278篇
预防医学   3596篇
眼科学   130篇
药学   7055篇
  107篇
中国医学   3852篇
肿瘤学   882篇
  2024年   272篇
  2023年   1014篇
  2022年   912篇
  2021年   1202篇
  2020年   1238篇
  2019年   1313篇
  2018年   567篇
  2017年   1016篇
  2016年   1126篇
  2015年   1293篇
  2014年   2218篇
  2013年   2067篇
  2012年   2566篇
  2011年   2785篇
  2010年   2441篇
  2009年   2334篇
  2008年   2608篇
  2007年   2411篇
  2006年   2302篇
  2005年   2548篇
  2004年   2144篇
  2003年   2077篇
  2002年   1709篇
  2001年   1547篇
  2000年   1204篇
  1999年   954篇
  1998年   890篇
  1997年   757篇
  1996年   777篇
  1995年   678篇
  1994年   606篇
  1993年   433篇
  1992年   381篇
  1991年   376篇
  1990年   296篇
  1989年   327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人工弓状线切开技术在变异弓状线病例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应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广东医科大学茶山医院施行TEP的60例弓状线变异患者资料,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人为切开腹直肌后鞘及其后面的腹横筋膜创建一条人工弓状线,并对其后面的腹膜前间隙进分离。影像记录弓状线的形态和手术步骤。 结果低位弓状线50例(83.3%),位于脐下8~12 cm,表现为不完整的腹直肌后鞘,向下呈逐渐变薄、变少的散在纤维。无弓状线10例(16.7%),有完整的腹直肌后鞘并一直延伸至耻骨。以人工弓状线为界分为两个层面,前面的是腹直肌后间隙,后面是腹膜前间隙,位于腹横筋膜(含有后鞘)与腹膜前筋膜浅层之间,是TEP理想的分离层面,沿此间隙向下分离与Retzius间隙相连,然后向外分离Bogros间隙。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30±15)min,术中腹膜损伤率8.3%(5/60)。术后发生血肿3例,血清肿2例,皮下气肿3例,无慢性疼痛病例。术后平均随访25个月,无复发病例。 结论人工弓状线切开技术在低位和无弓状线患者的TEP手术中安全有效、简单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经腔内与经腹式超声对膀胱癌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间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78例膀胱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将经腔内超声检查的3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经腹式超声诊断检查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两组患者T4期膀胱癌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 0%。但T1、T2、T3期的诊断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的经腔内超声的诊断准确率要高于对照组经腹式超声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在膀胱癌分期的临床诊断中,经腔内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呈现膀胱壁被肿瘤基底部浸润的深度,其应用效果要优于经腹式超声检查,可为临床早期诊断、鉴别膀胱癌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对3种不同厂家的商品化沙眼衣原体即时检测(POCT)试剂盒进行评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实验室及其他医疗机构实验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沙眼衣原体菌株(血清型D和E)冻存毒株,化冻后经细胞培养法滴定确定浓度,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系列稀释,对试剂盒A(衣原体抗原检测试剂盒)、试剂盒B(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试剂盒)、试剂盒C(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最低检出限和重复性实验。采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系、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菌悬液进行特异度实验。结果对血清型D的最低检出限,试剂盒B和C浓度均达1.86×10~7 IFU/mL,试剂盒B在1.86×10~6 IFU/mL观察到隐约可见条带;试剂盒A仅能检测到1.86×10~9 IFU/mL。对血清型E检测灵敏度,试剂盒B和C均达2.80×10~7IFU/mL,但均为弱阳性;试剂盒A仅能检测到2.80×10~9 IFU/mL。3种试剂盒均有较好的重复性,但均存在阳性条带显示颜色强弱不完全一致的情况。3种试剂盒均能够抗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2.9×10~6/mL),非洲绿猴肾细胞系BGMK(5.0×10~6/mL)和标准菌株ATCC25922大肠埃希菌(1.5×10~8 CFU/mL)的干扰。结论试剂盒B和C最低检出限明显优于试剂盒A,但试剂盒B较试剂盒C略好。在特异度和重复性方面3种试剂盒均较好。  相似文献   
8.
9.
<正>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超过75岁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终末期肾衰竭(end stage of renal diseases,ESRD)患者数量在不断增加[1]。血液透析是老年ESRD患者最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2]。2000年至今,美国75岁以上的透析患者增加了12.2%,这是所有ESRD患者中增加最快的一部分[1]。这一趋势同样体现在其他国家。加拿大75岁以上ESRD患者的数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在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中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收集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阳光融和医院进行诊治的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补液治疗及蒙脱石散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口服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补液治疗及蒙脱石散和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腹泻改善情况,并分析对免疫功能(IgG、IgA、CD4^+/CD8^+水平)及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结果在治疗72 h后,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6%,高于对照组的74.60%(P=0.009);且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gG、IgA、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有升高(P<0.05),且试验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患儿肠道菌群进行分析,在治疗1周后,试验组患儿肠道菌群失调程度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的肠道菌群正常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对于辅助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患儿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减轻患儿腹泻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