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070篇
  免费   18844篇
  国内免费   7046篇
耳鼻咽喉   2250篇
儿科学   4345篇
妇产科学   3285篇
基础医学   10215篇
口腔科学   4321篇
临床医学   81414篇
内科学   31341篇
皮肤病学   5312篇
神经病学   7731篇
特种医学   108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4篇
外科学   23333篇
综合类   200203篇
预防医学   43729篇
眼科学   4019篇
药学   105206篇
  1503篇
中国医学   197235篇
肿瘤学   9274篇
  2024年   2195篇
  2023年   8500篇
  2022年   7277篇
  2021年   11132篇
  2020年   11430篇
  2019年   11074篇
  2018年   5136篇
  2017年   13495篇
  2016年   14440篇
  2015年   17768篇
  2014年   38365篇
  2013年   32879篇
  2012年   37420篇
  2011年   39719篇
  2010年   38122篇
  2009年   38555篇
  2008年   49095篇
  2007年   39951篇
  2006年   36373篇
  2005年   41110篇
  2004年   33030篇
  2003年   40605篇
  2002年   30716篇
  2001年   23925篇
  2000年   20306篇
  1999年   16262篇
  1998年   14818篇
  1997年   14699篇
  1996年   14226篇
  1995年   14152篇
  1994年   10115篇
  1993年   5602篇
  1992年   3880篇
  1991年   3354篇
  1990年   2265篇
  1989年   2293篇
  1988年   587篇
  1987年   385篇
  1986年   194篇
  1985年   132篇
  1984年   115篇
  1983年   87篇
  1982年   51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23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以“七麦数据”网站收录的中医移动医疗App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根据“七麦数据”对移动医疗App的分类,结合中医移动医疗App的信息服务内容和特点,将筛选出的中医移动医疗App划分为医疗健康类、中医养生类、知识传播类、全面综合类,并根据“七麦数据”网站中对各类中医移动医疗App的打分及累计下载量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12款中医移动医疗App,从全面性、人性化、安全性、实用性4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对其信息服务现状进行评价,指出当前中医移动医疗App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方便广大作者随时随地地查询所投稿件的状态。方便读者免费下载本刊已发表的论文,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微信公众号已于2019年1月份正式开通并上线,编辑部将通过该微信公众号向广大读者、作者提供精华文章、最新出版目录、期刊社动态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应用可视化方法分析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现状及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2021年3月15日之前收录的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247篇,英文文献350篇。文献数量在波动中迅速上升。中、英文文献作者合作网络显示,张爱华是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并形成了核心研究团队。发文机构显示,中国医学科学院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机构间合作紧密。中、英文文献关键词分析显示,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核磁共振、代谢标记物、冠心病、质谱技术、代谢通路等相关领域。结论 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的热点主要为中医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的机制研究。研究趋势为卵泡代谢组学研究及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刘树雷 《智慧健康》2022,(7):111-113
目的探究分析针灸对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11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案例选取观察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纳入本次研究组中,将所有入组的患者进行编号并借助电脑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56例,包括男性31例、女性25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56例,包括男性33例、女性2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对应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的临床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②观察组治疗后,其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③观察组治疗后,其颈部疼痛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④观察组治疗后,其Barthel生活质量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经分析对比均显示(P<0.05)。结论对颈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针灸有助于改善其血流动力学,促进机体血液循环,降低患者的疼痛,快速有效稳定其临床症状,帮助其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经鉴定,该治疗方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够为患者的治疗带来积极影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患者应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慢性泪囊炎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泪囊鼻腔造口治疗,研究组取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雷光华男,骨科博士,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和骨科领军人才,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名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骨关节退变与损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骨关节炎防治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关节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典型肺脓肿的C T影像表现特征及检出率。方法:本次45例研究对象均为湖北省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典型肺脓肿患者,入院日期为2016年3月—2020年9月,病理诊断确诊38例,对患者实施C T影像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本次C T诊断中,患者能够分为三类:血行性肺脓肿共18例、急性肺脓肿共9例、慢性肺脓肿共7例,CT诊断检出率较高,具备较强相似性(P>0.05),C T诊断敏感度94.44%、特异度55.56%、准确性86.67%、误诊率44.44%、漏诊率5.56%、阳性预测值89.47%、阴性预测值71.43%。结论:CT影像诊断能够通过脓腔是否存在病灶进行周围出现渗出性变化片判断,实现不典型肺脓肿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蓬勃兴起为现代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在中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中崭露头角,二者的融合不断加深,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前景、争议挑战也引发了诸多思考。本文将从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入手,对人工智能辅助中医诊断、智能决策与数据挖掘、健康管理及中草药现代化研究等方面,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AI视域下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智能化赋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中老年人对对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影响因素,为促进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随机抽取杭州市下城区石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40岁以上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中老年人进行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569例中老年人,中老年人对中医药卫生服务总体需求度为75.75%,对中医药技术服务、中医用药、中医药膳指导服务、腧穴保健指导、中医康复、情志疏导需求度分别为84.53%、75.92%、81.72%、88.75%、71.18%、65.38%。对中医药卫生服务有需求和无需求的两组研究对象中,年龄、性别、BMI、婚姻状况、学历、家庭人均年收入、是否患有慢性病的构成情况差异明显(P<0.05),高年龄、男性、高BMI、丧偶或离异或其他、高学历、高收入及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对中医药卫生服务需求度较高。结论:中老年人对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的需求度较高,尤其是高年龄、女性、高收入及患有慢性病的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