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4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宾学森 《国医论坛》1993,8(3):23-25
下法是中医古老的治法之一,源于《内经》的“去苑陈莝”成熟于《伤寒杂病论》,因其属于攻法,易伤正气,故世人用之较少.正如金元大医家张从正所说:“夫补者人所喜,攻者人所恶.”然而下法有“去邪以安正”的特殊功能,若用之得当,犹如快刀斩乱麻,往往能使疑难、危重之急症化险为夷.其应用之广泛,可涉及内、外、妇、儿诸科以  相似文献   
2.
下法在中风病中的应用研究例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永春 《中医药学刊》2003,21(12):2118-2118
下法,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法则之一,始于《内经》,成熟于《伤寒论》。所谓下,是指通过泻下法,使留于体内的病邪或有害物质排出体外的一种治疗法则。通过承气汤之泻下,以期达到改善大脑组织的血液灌注及神经营养,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稀释血液,促进脑组织细胞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许某,女,32岁.2003年7月3日就诊于中医学院门诊某妇科专家,诊治记录如下:于10年前顺产一女婴.现怀孕2个月,乍热乍寒,全身乏力,体瘦,纳差,食入即吐,时有吐酸水、苦水,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细弱.处方:橘皮10 g,竹茹12 g,制半夏6 g,麦冬10 g,白芍12 g,太子参30 g,紫苏叶10 g,乌梅10 g,炙杷叶10 g,黄芪12 g,炒白术10 g,黄芩10 g,砂仁(后下)6 g.  相似文献   
4.
5.
下法在儿科急重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法为中医治病的大法之一。笔者在治疗儿科急症中常采用下法,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及时得法,往往收效甚捷。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7.
通腑攻下法常用以治腑实证,但临床中往往运用本法治疗因脏病及腑、腑病累脏又危及生命者而转危为安。笔者将运用本法救治急重症验案数例介绍如下:例1:术后肠梗阻刘某某,女,81岁。本院家属。因股骨手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医“下法”在急腹症和传染性热病方面应用已取得突出的成就。本文介绍了应用中医“下法”预防,治疗十种老年常见慢性病,使传统医学的“下法”在临床医学,老年保健上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文中就“下法”对十种老年病中的运用,方药作初步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下法”能预防,治疗老年病,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和机理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力图为祖力学学的“下法”拓宽治疗范围而提供临床经验,以便进一步掌握“下法”的  相似文献   
9.
寒下源于《内经》,成熟于《伤寒论》,是中医重要治则之一。其法通过寒凉泻下的方药,除病邪于体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法也可用于眼科临床,举验案如下。 例1 男,40岁,1982年9月10日初诊。诉双眼沙涩,眵多难睁,红肿灼痛,怕光流泪1天,口干,大便正常。检查:双眼睑红肿,球结膜充血( ),水肿( ),结膜囊有脓性分泌物,角膜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