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展望分子谱系地理学在道地药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作者在介绍分子谱系地理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分子谱系地理学推断的3种植物遗传分化模式--异域片断化、受距离影响的有限基因流和分布区快速扩展与道地性形成的相关性;阐述了基于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的道地药材分子鉴定对以往分子鉴定局限的突破;阐明了分子谱系地理学在道地药材产地变迁历史研究中的应用;论述了分子谱系地理学在解决道地药材栽培中种质退化问题等方面的作用.这些方面的应用展现了分子谱系地理学在道地药材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为道地药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建瓯市并殖吸虫及媒介宿主的种类与感染情况。方法在调查点捕捉各种螺类与蟹类,检查其所携带的并殖吸虫并计算感染率。结果发现可充当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的螺类有放逸短沟蜷、福建拟钉螺、建瓯洱海螺、小桥拟钉螺,其感染率分别为0、0.15%、0.42%与0.15%。充当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的溪蟹有福建华溪蟹、福建马来溪蟹、角肢南海溪蟹,其感染率分别为46.60%、14.29%与12.50%。并殖吸虫虫种有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泡囊狸殖吸虫3种。其中,泡囊狸殖吸虫为新发现虫种。结论建瓯市并殖吸虫及媒介宿主物种资源丰富,为全省开展并殖吸虫病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提供了病原线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怀山药种质资源的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方法以B号怀山药带芽茎段为材料进行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并采用培养法检测保存后材料的成活率,从而筛选出最佳的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体系。结果B号怀山药带芽茎段玻璃化超低温保存较佳的技术体系是继代生长60d的怀山药无菌苗置4℃冰箱低温锻炼7d;在无菌条件下切取1~1.5cm的带芽茎段,转至含5%蔗糖 3%甘露糖的培养基内,置4℃冰箱预培养2d;用60%的PVS1(22%甘油 13%乙二醇 13%聚乙二醇 10%二甲基亚砜)在0℃处理60min,再用100%的PVS1在0℃条件下处理60min,随即迅速投入液氮;保存24h后,在37℃水浴中快速化冻,用含7%蔗糖的MS培养液洗涤4次,每次停留10min;转至再生培养基(MS KT2mg/L NAA0.02mg/L)再培养,成活率可达75%以上,再生苗与常温苗形态指标差异不大。结论本试验成功地建立了怀山药种质资源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技术体系,为怀山药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安徽亳州板蓝根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制定板蓝根规范化种植的操作规程提供依据。方法 :进行安徽亳州板蓝根的种质资源调查和种子染色体的鉴定研究。结果 :安徽亳州板蓝根种质资源有四倍体菘蓝和二倍体菘蓝。结论 :确定二倍体菘蓝为板蓝根规范化种植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铁线莲属植物的种类、地理分布、资源特点及药用价值等进行调查研究。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资料收集与标本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该保护区铁线莲属植物资源。结果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铁线莲属植物共有22种(含4变种),可供药用20种,裂叶铁线莲为地理分布新记录种。结论 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该保护区铁线莲属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CDDP标记的重楼属种质资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楼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并为其种质资源的快速鉴定提供有效方法。方法采用CDDP分子标记方法对13份不同的重楼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按照CODE128条形码编码规则为重楼属植物进行编码。结果 11条引物共扩增了80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3个,多态性比率91.25%,等位基因数(Na)为1.912 5,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89 6,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342 3,Shannon信息指数(I)为0.507 0。UPGMA聚类分析表明,重楼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丰富。在CDDP分子标记的基础上依据CODE128条形码编码规则为重楼属植物构建了条形码分子身份证。结论重楼属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CDDP分子标记可用于重楼属种质资源的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且构建的条形码分子身份证检测灵敏、快捷,可用于相关科研工作和工业生产中重楼属植物的鉴定。  相似文献   
7.
张曼  韩亭亭  胡春芳  白岩  樊泽鹏  洪琳 《中草药》2019,50(20):5103-5108
近年来,白及产业发展迅速,在医药、保健、美容等领域广泛应用,但是仍存在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通过对白及市场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课题组研究成果,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因素:野生资源短缺,品种参差不齐;作用机制不明确,综合利用程度低;质量标准不明确,品质难以控制;产业层次低,产业集群发展缓慢等。因此,应通过加强白及种质资源保护和优良品种选育,深化白及作用机制和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完善白及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品牌战略,拓展销售市场等方法促进白及产业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伊犁绢蒿是新疆荒漠、半荒漠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在草地畜牧业生产、恢复生态环境、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和维系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为此,论述了伊犁绢蒿种植资源在新疆的分布、利用价值、利用现状、制约发展的因素和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北柴胡快速繁殖及种子萌发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建立北柴胡的选优育优技术体系,规模化生产北柴胡优质种苗和种子.方法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分别对种植于山西陵川、万荣及甘肃陇西、陕西商洛等8个地区的优质北柴胡进行快速繁殖;对种植于山西万荣的中柴1号北柴胡种子进行种皮损伤和植物激素处理,比较各种处理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 附加6-BA 1.0mg/L和KT 0.2 mg/L的B5培养基适合于各地北柴胡芽的快速增殖与生长;附加NAA 0.1 mg/L、IBA 0.5 mg/L和DSC 1.0mg/L的1/2MS培养基对北柴胡试管苗的生根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北柴胡试管苗的年繁殖系数超过1×108,移栽成活率达94%~97%.植物激素处理对北柴胡种子萌发无明显作用,打磨损伤处理种皮可使种子的萌发率提高20%,并且能大幅度缩短种子的萌发时间.结论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快速、大量繁殖优质北柴胡的有效手段,一定程度的种皮损伤可以促进北柴胡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0.
灯盏花种质资源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研究灯盏花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方法:对采自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的37份灯盏花种质资源进行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和NTSYS2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0个引物在37份种质资源中共产生107条DNA片段,其中94条带具有遗传多态性,约占87.85%。遗传距离为0.36时,可以把灯盏花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包括采自滇东南的弥勒、丘北、泸西、个旧、砚山等地的9份种质资源;第二大类包括采自滇西北的古城、香格里拉的6份,以及滇东南丘北和弥勒各1份,共8份种质资源;第三大类包括采自滇中、滇东、滇东北、四川和贵州等地的20份种质资源。结论:灯盏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关系与其采集地的地理分布距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