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础研究项目评述(1)中药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化学是中药学基础研究中的分支学科,主要对中草药(植物、矿物、动物药物)单味或复方进行提取、分离和成分测定,并对其中具有明确治疗作用的单一化学成分或多组化学成分做进一步研究。本文简要介绍和分析了中药化学的研究情况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生命科学部中医学和中药学学科近五年(1998~2002)间对中药化学研究项目的资助情况以及目前国内中药化学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肠外营养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某院2017年01月至2018年06月使用肠外营养制剂病历,随机抽取540份,结合患者营养状况,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其肠外营养医嘱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540份肠外营养医嘱中,不合理用药医嘱161份,不合理用药率为29.8%。肠外营养医嘱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给药途径不当(39份,占24.2%),药品遴选不适宜(38份,占23.6%),溶媒不适宜(37份,占23.0%)等。结论:开具肠外营养处方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基本情况,同时兼顾肠外营养制剂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明确我院三级抗菌药物(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不合理使用情况的特点及差异,为临床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我院736份出院病历的1 228条抗菌药物医嘱逐条进行合理性点评,并对三级抗菌药物医嘱不合理使用率、分布特点、类型进行比较。 结果:我院三级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差异不全相同,以限制使用级为最高(25.0%),特殊使用级最低(9.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头孢菌素为主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医嘱最多。三级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为非限制使用级及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主要不合理医嘱构成。而“遴选抗菌药物不适宜”则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主要不合理医嘱构成。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较普遍。医院需针对各级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我院处方点评工作进行总结,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12月的门诊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点评。结果:不合理处方占抽取总数的2.73%。主要不合理用药类型为适应证不适宜。存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及书写不规范的不合理处方占抽查处方的百分率分别由上半年的0.38%和0.21%下降到下半年的0.09%和0.08%。其他不合理用药情况的比例也有明显下降。结论:处方点评制度,能够提高处方质量,提升药物治疗水平,保障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瞿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9):144-147
目的规范门急诊处方点评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门急诊处方点评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门急诊处方合格率为97.62%,2013年门急诊处方合格率上升到98.92%,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由2012年的2.63下降到2013年的2.45,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由2012年的32.00%、26.83%下降到2013年的30.83%、25.94%。结论通过持续处方点评,本院门急诊处方的质量有所提高,但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应用率还有待进一步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高门诊处方合格率,保障用药安全,减少不合理用药,维护就医患者身心健康,对2013年我院门诊处方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的对我院2013年门诊全样本共212263张处方根据本院《处方点评规范实施细则》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处方合格率为97.7%,不合理处方中书写不规范和用药不适宜为主要原因,分别占到了不合理处方的45.23%和51.92%。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占到了整个不合理处方的35.93%。结论我院处方的开具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处方点评的力度,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和反馈以及对医生合理用药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期提高处方合格率,规范合理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7.
陈萍  陈灵  龚磊  黄小容  孔晶  田应彪 《中国药房》2011,(29):2704-2705
目的:为完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简称《规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联系《规范》,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就《规范》总则、处方点评的实施、处方点评的结果、处方点评工作表4个方面提出问题和建议。结果:《规范》应分类、分级细化;处方点评的部分监测指标抽样方法、医嘱点评和处方点评结果的判定标准有待进一步详实;处方点评工作表建议增加"性别"和"反馈方式"监测项,删除"是否合理"项,将"处方日期"项调整到表外,并差异化调整"药品通用名数"监测项,同时建议更改处方点评工作表附注中对"A"和"G"的定义。结论:《规范》需不断完善和细化,以提高其科学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8.
钟悦华 《中国医药》2013,8(8):1175-1176
目的 分析社区医院全科门诊处方常见问题,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书写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社区医院全科门诊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处方各400份,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其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西药不合理处方率为18.8% (75/400),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率为13.3% (53/400),中药饮片不合理处方率为12.5% (50/400).其中西药书写不规范处方占94.7%(71/75),中成药书写不规范处方占60.4% (32/53),中药饮片书写不规范处方占68.0%(34/50).西药用药不适宜处方占5.3%(4/75),中成药用药不适宜处方占39.6%(21/53),中药饮片用药不适宜处方占32.0%(16/50).无超常处方.结论 全科门诊处方存在较多问题.门诊医生需要加强《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提高处方书写质量,规范处方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和促进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临床路径合理用药评价标准,对我院电子病历系统中的所有临床路径病种进行药物合理性审核。结果临床药师在医嘱审核中发现了临床用药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及时反馈,督促整改,提高了全院合理用药率,降低了临床路径治疗费用。结论临床路径用药模板审核可以作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促进全院合理用药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我院实行处方点评前后门诊处方进行分析,比较合格率的变化,分析我院不合格处方存在的问题,评价其使用合理性,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实行处方点评前、实行处方点评期间及实行处方点评后门诊西药处方,按《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规定的项目和方法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实行处方点评前处方合格率83%,实行处方点评后处方合格率96%;不合格处方数较多,占总处方数的10.44%。结论:处方点评大大提高了门诊处方合格率,医院处方在形式上已基本合格,但仍存在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需采取相应对策以减少此类问题发生。不合格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医生的注意,同时临床医生与药师需共同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