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66篇
  8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
原发性肺癌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是危害大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虽然外科、放射肿瘤和肿瘤内科在各自领域都有明显进展,但总体看来疗效并不理想,五年生存率在10%~15%左右。而且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不断升高。肺癌的死亡人数在美国比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总和还要多。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肿瘤基础研究科学家和临床学家在预防、早期诊断、临床治疗和康复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肺癌分子靶向治疗就是近年来研究的新成果之一,有的靶向药物已经上市造福于病人。有更  相似文献   
3.
《吉林医学》2006,27(7):I0002-I0002
程颖.女.44岁.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86年7月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专业。从事肿瘤内科工作20年.2001年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现担任吉林省肿瘤医院化疗一科(九疗区)主任、吉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主管全院业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微波射频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恶性肿瘤患者均采用CT导向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以是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术前生理、生理应激状态,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前30 min的焦虑、抑郁评分、心率、血压、NE、E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宣教、环境、态度等护理项目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刘舒媛 《大众健康》2012,(12):32-37
在肿瘤治疗领域,现代放疗积聚了肿瘤内科的本能、肿瘤外科的功能、医技科的技能,变为肿瘤治疗的拿能选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共情式护理在肿瘤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6例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共情式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常规护理,分析护理人员的人格特征,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治疗依从性和创伤后成长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SAS、SDS和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伤后成长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科肿瘤患者采取共情式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肿瘤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飞兰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672-3673
胃癌是肿瘤内科常见的疾病,其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1-2].有资料显示[3-4],每年我国有40万胃癌患者,约占世界上胃癌总发生率的42%.笔者对30例胃癌采用个体化康复护理,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东阳市中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2~75(58.9±10.9)岁.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隐痛、消瘦、纳差、呕血、消瘦及黑便等临床症状.病灶位置:L区25例,M区20例,U区15例.文化程度:小学15例,初中15例,高中18例,大学及以上12例.将60例患者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普通护理组)30例和观察组(个体化康复护理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案例教学、PBL教学法在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共80名实习生在本院肿瘤内科实习,遵循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实习生分为甲组、乙组,每组40例实习生。甲组实习过程中实施传统教学法+PBL教学法,乙组实习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PBL教学法,在两组实习生实习完毕后,采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分别实施传统教学法+PBL教学法、案例教学+PBL教学法,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乙组笔试成绩、临床操作成绩、教学效果优于甲组(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实习生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实习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促使实习生主动参与学习,深入研究分析,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可有效提高实习生的理论、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肿瘤内科患者采用细节护理模式,查看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肿瘤内科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细节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细节护理,可以有效地提升护理的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赵赛君 《中外医疗》2012,31(21):162+164-162,164
目的探讨护理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1年5月收治的肿瘤内科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病区护理、技术操作等护理缺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6%,对照组满意率为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加强护理安全防范,可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和差错的发生率,使患者的护理安全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