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60篇
内科学   3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6篇
预防医学   145篇
药学   113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苛养菌药敏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概述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正面临着准确地检测一些苛养菌产生新兴耐药的严峻挑战。苛养菌 (FastidiousOrganisms)的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培养基和生长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因此 ,增大了实验室药敏试验的技术难度。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不可能依靠一种药敏试验方法或商业化产品检测所有细菌的耐药。要达到此目的 ,需综合运用肉汤稀释或琼脂稀释试验、特定药物浓度筛选试验以及修正药敏试验解释标准等 [1 ]。近年来 ,苛养菌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 [2 ] ,对药敏试验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苛养菌药敏试验方法很多 ,但真正实用的较少。行之有效的药敏…  相似文献   
3.
b型流感嗜血杆菌(H ib)是引起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和包括肺炎在内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在H ib疫苗使用之前,H ib所致脑膜炎在欧美等许多国家的发病率高达30/10万~600/10万,病死率5%,致残率30%~40%。我国的监测结果显示,15岁和5岁以下人群H ib脑膜炎的发病率分别为4.8/10万和10.7/10万,病死率为9.7%,21.4%的存活患儿留有精神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后遗症。本文对H ib感染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流行概况、实验室诊断、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流感嗜血杆菌 ( HI)感染状况。方法对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 113例及健康儿童 2 19例咽拭标本进行培养鉴定、生物分型及药敏试验。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 HI分离率 ( 5 1.33% )显著高于健康儿童 ( P<0 .0 1) ,且两者均以生物型 型和 型占优势 ,但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 HI生物 型明显高于健康儿童 ( P<0 .0 5 ) ;同时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健康儿童偏高。结论 HI与呼吸道继发感染关系密切 ,且生物型 型起着重要作用 ;HI感染与其耐药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6.
背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剧是由病毒、细菌或环境因素诱发的严重情况。此病可引起死亡,抗生素治疗并无特效。现已研制了一种口服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目的:评价口服未定型流感嗜血杆菌全菌体灭活疫苗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急性发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5岁以下健康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携带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流感嗜血杆菌(Hi)是引起儿童细菌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国内对Hi携带的研究资料较少,本文对石家庄市5岁以下健康儿童Hi感染的流行病学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石家庄市区整群随机抽样,调查1045例5岁以下健康儿童,取鼻咽拭子标本,用改良巧克力培养基,常规Hi培养并鉴定菌型。[结果](1)Hi携带率为15.6%,生物型Ⅰ、Ⅱ、Ⅲ型共98例(70.5%)为优势菌型。(2)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i携带与年龄、出生时身高、家庭人均经济收入和裂纹舌有关。[结论]石家庄市5岁以下正常儿童Hi携带率为15.6%,6个月至2岁儿童Hi携带率最高(22.4%)。Hi携带可能受遗传等综合因素影响。把中医舌诊试用于Hi携带的观察研究,显示了裂纹舌与Hi感染有关,为中西医结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9.
流感嗜血杆菌患儿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流感嗜血杆菌在儿童中常引起呼吸道感染 ,也可侵入血液继发脑膜炎等多种感染性疾病。 70年代中、后期 ,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逐渐上升 ,如今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杆菌已遍及全球 ,但不同地区的耐药率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解本地区流感嗜血杆菌的抗生素耐药情况 ,对我院细菌室鉴定的139株流感嗜血杆菌临床株进行体外抗生素敏感性分析。材料和方法菌株来源 :2 0 0 1年 8月至 2 0 0 2年 3月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 139株流感嗜血杆菌。试剂 :嗜血杆菌专用巧克力培养基、api NH鉴定卡、Cefinase纸片均为法国bioM啨riex…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海口市肺炎患儿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分布、耐药状况及克隆传播情况,为预防和治疗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性肺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海口市妇幼保健院5 342例住院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患儿呼吸道标本流感嗜血杆菌阳性情况,检测菌株耐药性,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其同源性。结果 5 342例肺炎患儿共分离352株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为6.59%;男患儿检出率为7.10%,女患儿检出率为5.82%;年龄<30 d检出率为0.30%,30 d~为8.45%,2岁~为11.62%,4岁~为12.88%,≥ 6岁为2.56%,各年龄段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检出率为14.04%,夏季为4.48%,秋季为4.62%,冬季为4.40%,各季节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42.60%(141/331),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氨苄西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分别为76.43%、69.19%、51.36%,对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30%,对美罗培南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1%。51株流感嗜血杆菌经MLST测序分成15个ST型;其中ST107包含11株(21.57%),主要分布在4个月~1岁患儿(9株)和3岁患儿(2株)。结论 海口市肺炎患儿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具有遗传多样性,且发生社区克隆传播,以2~3岁幼儿感染多见。春季是感染高发季节,ST107是春季流行优势克隆型。经验治疗时须谨慎使用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氨苄西林和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和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升高,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