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82篇
中国医学   38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泽泻为我国传统中药,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复方及多种中成药中。目前从泽泻中分离到了220余个化合物,包括三萜、倍半萜、二萜、糖类、含氮化合物、苯丙素、黄酮、甾体等。药理学研究表明泽泻醇提物、水提物及一些单体类成分具有利尿、抗结石及肾脏保护、降血脂及保肝、降血糖、抗癌、抗氧化损伤、抗炎、抗补体等作用。该文对近五十年来泽泻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以期为泽泻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三列凹顶藻Laurenciatristicha中寻找具有多样性结构的倍半萜化学成分,供药理活性筛选。方法采用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借助包括一维和二维NMR等波谱方法和X-单晶衍射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用MTT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分离得到5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海兔阿普里素(aplysin,)、海兔阿普里醇(aplysinol,)、去溴海兔阿普里醇(debro-moaplysinol,)、凹顶藻联苯(laurebiphenyl,)、约翰斯顿醇(johnstonol,);在人肿瘤细胞株HCT-8、Bel-7402、BGc-823、A549和HeLa模型上,化合物对所有细胞株均显示毒性,化合物对HeLa细胞显示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活性,其他化合物对所有细胞株均无明显毒性,IC50均大于10.0μg/mL。结论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三列凹顶藻中得到,化合物对HeLa细胞具有中等强度的选择性细胞毒活性,化合物对所有细胞株均显示毒性。  相似文献   
3.
G2细胞周期检测点(p53非依赖的)在肿瘤细胞对放疗和损伤DNA的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从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的甲醇提取物(N35791)中筛选出倍半萜内酯psilostachyin A(1)和C(2),将它们作为细胞周期G2期检测点抑制剂,检测了它们的生物活性。将适量豚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白姜花Hedychium chrysoleucum根状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乙醇提取和蒸馏提取,硅胶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姜花酮(1),姜花素A(2),滇姜花素A(3),姜花素E(4),β-谷甾醇(5),柳杉二醇(6)和β-桉醇(7).结论:化合物1~7为首次从黄白姜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蒙古苍耳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蒙古苍耳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方法分离,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中4个为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2个为三萜类化合物,2个为木质素类化合物,鉴定结构分别为:苍耳亭(1),苍耳皂素(2),11 α,13-二氢苍耳亭(3),苍术烯内酯丙(4),齐墩果酸(5),熊果酸(6),松脂素(7)和苯并二氢呋喃类木脂素(8).结论:化合物3~8为首次从蒙古苍耳中分离得到,1~3均表现出细胞黏附分子ICAM-1的诱导阻碍活性,但化合物3的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6.
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的丙酮提取物对美国锥虫病病原体克氏锥虫上鞭毛体显示潜在的抗锥虫活性。本次从中分离及鉴定出3个新的倍半萜氢过氧化物和1个已知的倍半萜广藿香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大量富集三裂叶蟛蜞菊倍半萜内酯A,B(WTA,WTB)。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WTA和WTB,并以WTA和WTB的含量、洗脱率、精制度为考察指标,研究D101大孔树脂吸附WTA和WTB的工艺条件及参数。结果 通过大孔树脂吸附后,WTA和WTB的洗脱率达90%,50%乙醇洗脱部分中WTA和WTB的含量为总固物的4.01%~4.09%。结论 可以采用大孔树脂富集WTA和WTB。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地胆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着重介绍了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类型、结构及相应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泽泻属植物中的四环三萜类、倍半萜类、二萜类及其他化合物,总结了泽泻属植物提取物与部分单体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南海粗疣棘柳珊瑚中倍半萜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采自中国南海的粗疣棘柳珊瑚(Acanthogorgia vagae)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用硅胶柱层析对粗疣棘柳珊瑚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化学性质,结合现代波谱技术(MS,NMR等),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4个呋喃倍半萜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indenene(1),1indestrene(2),bebryazulene(3)及franodiene(4)。结论:本文系首次对该珊瑚化学成分进行研究;4个倍半萜成分亦均为首次从该生物中分离得到。其中,1indenene(1)的碳谱数据为首次报道,并首次对化合物1indenene(1)及franodiene(4)氢谱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另外,对文献报道的bebryazulene(3)及franodiene(4)的碳谱数据进行了童新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