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7篇
  免费   617篇
  国内免费   348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97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907篇
内科学   27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2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97篇
综合类   1850篇
预防医学   329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656篇
  7篇
中国医学   218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572篇
  2011年   574篇
  2010年   485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8月~2018年1月,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27例,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57~88岁,平均(71.62±15.14)岁,均不合并下肢神经症状,病椎分别位于T91例,T115例,T129例,L18例,L24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骨水泥渗漏、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 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6.14±3.22)个月。术中6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骨水泥渗入椎间盘内3例、椎体前侧2例、椎管内静脉丛1例;但均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等相关并发症。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8.23±1.45)分、(2.24±0.49)分、(1.97±0.62)分,ODI分别为(81.21±9.32)%、(22.13±7.62)%、(21.81±8.23);术后各时间点以上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Kummell病,采用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可有效缓解腰背痛症状,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DFNF)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5年7月—2018年6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DFNF患者128例,男性71例,女性57例;年龄61~84岁,平均72.7岁.骨折原因:跌伤75例,撞伤32例,高处坠落伤21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物型假体THA组(BPTHA组,n=64)与骨水泥型假体THA组(CPTHA组,n=64).BPTHA组行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CPTHA组行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等围术期指标及住院时间.比较术前及术后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血清前列腺素缓激肽(BK)、5-羟色胺(5-HT)等疼痛因子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炎性反应指标水平;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PTHA组住院时间长于CPTHA组[(19.76±2.24)d vs.(15.37±1.71)d,P<0.05].术后6个月,BPTHA组Harris评分低于CPTHA组[(81.72±8.37)分vs.(86.68±8.85)分,P<0.05];术后12个月,BPTHA组Harris评分高于CPTHA组[(95.54±9.67)分vs.(90.72±9.12)分,P<0.05].术后6个月,BPTHA组血清BK、5-HT、SAA、CRP、ESR水平及VAS均高于CPTHA组(P<0.05);术后12个月,BPTHA组血清BK、5-HT、SAA、CRP、ESR水平及VAS均低于CPTHA组(P<0.05).BPTH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CPTH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THA、CPTHA均可应用于老年DFNF的临床治疗,但CPTHA近期疗效优于BPTHA,而BPTHA远期疗效优于CPTHA.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遥控骨水泥自动推进器在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6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单节段椎体成形术,根据骨水泥推注方式不同分为3组:间断手动组(A组)、持续手动组(B组)、遥控推注组(C组),每组22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腰背痛程度,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推注期的辐射时间和医患双方的辐射剂量、骨水泥推注剂量。[结果]三组间术前及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间的手术时间、辐射时间及患者的辐射剂量比较,A组明显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注射量A组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者的辐射剂量比较,B组明显A、C组(P0.001),A、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出现12例骨水泥渗漏(发生率18.18%),其中A组6例,B组4例,C组2例,其他并发症在术中和随访过程中未发现。[结论]在新型远程遥控骨水泥自动推注系统的辅助下,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与传统手术相同。节省了手术时间,术者可得到最大限度的辐射防护,同时有利于防止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在尘肺患者中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66例尘肺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3例: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CL-90症状自评表、CAT呼吸评分、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2周后SCL-90症状自评表得分为(0.95±0.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26,P 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2周后CAT呼吸评分为(34.62±2.9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25,P 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2周后临床治疗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60.60%、3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6、5.323,P 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8,P 0.05)。结论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促进个体症状恢复,降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骨水泥PKP联合雌激素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行PKP手术治疗时骨水泥注入的剂量不同分为三组(A组2-4 mL、B组4-5 mL、C组5-6 mL),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比较术后三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相比,治疗前VAS评分、O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天及1年后随访时,三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中部高度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天及1年后随访时,三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中间高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组间比较椎体前缘高度:C组B组A组,椎体中间高度:C组B组A组,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A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12.5%)明显低于B组(30.0%)、C组(41.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KP术中注入小剂量骨水泥(2-4 mL)对于治疗老年女性OVCFs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9-01间接受半髋关节假体置换术的7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半髋关节假体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观察组采用生物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结果 2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0):1836-184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范围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确诊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并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参照术后X线片或CT重建判断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A组:骨水泥没有弥散于骨折线区域;B组:骨水泥仅弥散于骨折线区域;C组:骨水泥弥散于整个椎体。记录术前、术后第3 d、术后3、6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对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及个人生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骨水泥注射量为3.5~6.0 ml,平均(4.7±0.8)ml。3组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术后第3 d,第3、6个月VAS评分及ODI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C组患者术后3 d VAS评分及ODI分别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患者术后第3 d VAS评分及OD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3、6个月VAS评分及ODI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术后即时疗效较A组明显,随访3个月后3组患者疗效差异不明显。[结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在疼痛及生活质量上均有明显改善,椎体内骨水泥是否弥散于骨折线区域可能是影响椎体成形术疗效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845-3847
目的 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中骨水泥渗漏的临床情况,探究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278例脊柱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脊柱术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年龄、性别、椎体骨折情况、伤椎解剖位置、椎体骨折Genant分类、一次性治疗椎体个数、是否抗骨质疏松治疗、穿刺路径及手术时间,记录骨水泥注入量、术前VAS评分、术前骨密度值、术前椎体前中柱高度、术前Cobb角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 收治的278例行PVP术患者中共有50例发生术中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7.9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椎体骨折情况、一次性治疗椎体个数、穿刺路径、骨水泥注入量、术前椎体前中柱高度及术前Cobb角等因素与PVP脊柱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密切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显示椎体骨折情况、穿刺路径、骨水泥注入量、术前椎体前中柱高度及术前Cobb角是影响PVP脊柱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关注骨折前的临床状况,做好术前准备,在满足手术条件下尽量选择单侧穿刺、减少骨水泥注入量,有利于减少PVP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良好降解性和成骨活性、可注射的自凝固新型骨修复材料。[方法]制备携载rhBMP-2的聚乳酸与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将其与rhBMP-2/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制备出rhBMP-2/PLGA微球/CPC复合人工骨。探讨了材料的特性,包括形貌、固化时间、抗压强度及反映材料体外降解速度的指标一体外降解液Ca、P浓度变化,测定复合材料rhBMP乏的释药速度及体外诱导MSCs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结果]与单纯CPC-rhBMP-2相比,复合材料的固化时间少量增加,抗压强度下降明显。体外降解速度及体外释药明显提高,释放的rhBMP-2具有骨诱导活性。[结论]rhBMP-2/PLGA微球/磷酸钙骨水泥新型复合人工骨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