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68篇
  免费   1038篇
  国内免费   186篇
耳鼻咽喉   147篇
儿科学   152篇
妇产科学   101篇
基础医学   262篇
口腔科学   157篇
临床医学   2122篇
内科学   1508篇
皮肤病学   212篇
神经病学   188篇
特种医学   3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856篇
综合类   5757篇
预防医学   6926篇
眼科学   189篇
药学   2833篇
  62篇
中国医学   2469篇
肿瘤学   324篇
  2024年   225篇
  2023年   797篇
  2022年   712篇
  2021年   798篇
  2020年   920篇
  2019年   612篇
  2018年   345篇
  2017年   403篇
  2016年   509篇
  2015年   810篇
  2014年   1618篇
  2013年   1435篇
  2012年   2011篇
  2011年   2000篇
  2010年   1675篇
  2009年   1717篇
  2008年   1596篇
  2007年   1438篇
  2006年   1322篇
  2005年   1245篇
  2004年   618篇
  2003年   410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为方便广大作者随时随地地查询所投稿件的状态。方便读者免费下载本刊已发表的论文,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微信公众号已于2019年1月份正式开通并上线,编辑部将通过该微信公众号向广大读者、作者提供精华文章、最新出版目录、期刊社动态等。  相似文献   
2.
征稿启事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是一本反映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探索多学科理论和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现代应用,为本领域前沿科学工作者提供学术研讨平台,为相关企业提供新技术资源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启事1:本刊坚持"发扬为先导,继承为基础,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多学科研究为手段"的中医药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办刊方向。其显著特色是:对于国内读者来说,本刊全面反映国家整体科技目标、战略和政策,最新的技术成果和进展,前沿科学发展和交叉学科探索以及国际规范与世界科技动向,是启发新思路新方法的导航性刊物;对于国外读者来说,则是借以了解中国传统药物研究现状、成果、优势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国家科技政策和科技动向的窗口。  相似文献   
3.
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选择,也是当前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为有效推进签约服务工作,国家陆续推出各项政策,全国各地也在积极进行实践探索,成效明显。但是,签约服务仍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执行难"是签约服务深度推进的一大困境。通过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结合签约服务政策执行过程,发现签约服务仍存在法治性不足、政策执行人员水平不高、激励不足、政策环境影响等诸多制约因素。因此,需要从法律和制度方面进行顶层设计、提升执行人员素质和职业认同、建立医患互信、优化政策执行环境等角度进行政策创新,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基层首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推进流动人口分级诊疗提供实证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82734名最近1次患病(负伤)流动人口数据,利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其基层首诊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82734名最近1次患病(负伤)流动人口中首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15936人,基层首诊率仅为19.3%;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农业户口、流动时间0~5年、患慢性病、至少参加1项医疗保险,居住地到最近医疗服务机构所需时间≤15 min的流动人口患病后更愿意选择到基层首诊。学历大专及以上、家庭月均收入>10000元、市跨县、东北地区、不愿意落户、自评健康状况为不健康的流动人口患病后更不愿意选择到基层首诊。结论:流动人口患病(负伤)后选择到基层首诊率较低,年龄、受教育程度、户口类型、家庭月均总收入、流动时间、流动范围、流入地区域、落户意愿、自评健康状况、是否患慢性病、有无参加医疗保险、居住地到最近医疗服务机构所需时间是影响流动人口患病(负伤)后选择到基层首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通过整群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抽取20~45岁的120名女性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调查、工作现状自我评价和二孩生育意愿,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愿意生育二孩的仅占29. 1%,认为理想子女数是2个的占58. 3%,有52. 5%的人生育二孩后会继续工作不影响职业规划,认为2个孩子相互陪伴、经济负担较大、精神慰藉是生育二孩影响因素的占比分别为67. 5%、51. 7%、50. 0%。缓解子女养老压力(OR=2. 781,95%CI为1. 063~7. 272)、响应国家政策(OR=0. 221,95%CI为0. 068~0. 720)是生育二孩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调查人群生育二孩意愿并不强烈,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是缓解子女养老压力和响应国家政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12到2014年我院的131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将患者分组为两组,一组使用复方谷氨酰胺治疗,共有64例,一组使用益生菌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共67例,两组患者每天用药4次,每次两粒,持续治疗两周,然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来进行对比分析,复查便检结果。结果:复方谷氨酰胺患者组的显效率为47.51%,有效率为37.16%,无效为15.33%;与双歧杆菌患者组的显效率为54.74%,有效率为39.42%,无效则为5.84%,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双歧杆菌患者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更高。结论:临床中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使用双歧杆菌治疗具有比较可靠的效果,临床中患者得到的治疗效果突出,对比复发谷氨酰胺的有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模拟诊疗在留学生心血管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5名留学生随机编号,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8名学生分成3组(每组6名)进行模拟诊疗教学,对照组17名学生进行常规实习。通过填写评价单和相关的临床能力测试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选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参与模拟诊疗教学的留学生均希望在各科实习中多采用此方法。在临床能力测试方面,试验组学生在病史采集[(22.16±2.17)vs.(20.33±2.03)]、体格检查[(23.05±1.79)vs.(19.78±2.05)]及回答问题[(23.50±1.47)vs.(19.56±1.92)]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病历书写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高仿真的模拟诊疗教学手段,弥补了留学生在实习期间不能充分接触患者的缺陷,有助于提高其临床操作技能、增强医患沟通能力等医学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9.
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是为使公民在金融风险中仍能得到确实的卫生保障。目前许多国家卫生费用的持续上涨正是由于自付制(OOP)措施的制定。该研究通过分析比较2010年七个发达国家日常统计数据来衡量和比较个人卫生自付费用的负担状况。选择分析研究的国家中,人群收入很大一部分花费在卫生费用中。该研究还指出,除了法国,以及斯洛文尼亚程度较轻外,其他五个国家有健康问题的公民都面临相当大的医疗支出压力。在美国、波兰、俄罗斯和以色列大约四分之一的亚健康居民也将收入中很大一部分花费在卫生自付上。该研究还发现人群面临高额自付费用的程度具有跨越国家和种族的相关性,以及疾病人群和健康人群在自付费用支付程度上的非一致性。如果卫生自付费用的政策制定不合理,其负面影响会持续发酵并破坏医疗卫生体系建立的核心目标。应规范该政策法规,使公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在卫生服务资源面前得到公正平等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同理,智慧医疗的核心是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管理能力的提升。医疗卫生信息化已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大的推动力和技术支撑。但是,信息化也仅仅是工具和载体,如果没有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层的理念创新和推动,信息化技术再先进,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