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X射线照射量(治疗水平)标准装置的研究和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X射线照射量(治疗水平)标准装置是由标准剂量仪,X射线照射源,测量车、定位系统及其辅助设备组成,本文作者主要介绍标准装置各个部分的构成及技术参数,该标准装置于1991年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认证,尔后,正式开展放射仪表的检定和校准工作。  相似文献   
2.
采用测量溯源理论和方法建立中药质量保证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及相关产业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已成为全世界新药开发和医药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我国中药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中药现代化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保证各实验室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可比、互认,需要以国际上测量溯源理论和方法为依据,加强政府和中药管理部门对中药及相关产业的标准、法律法规等的建设,使中药质量保证体系与国际接轨,保护我国的经济利益、人民健康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3.
4.
中药的安全有效与人们的生命安全和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中药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中药饮片由中药材加工而来,其原材料选择和炮制过程对中药的质量和疗效产生重大影响.结合中药饮片的生产加工、销售使用等环节,构建中药饮片质量追溯体系是解决我国中药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中药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中药饮片全链条过程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地追踪和记录,实现"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的目标,大大增加对中药市场的监管力度.本文综述了我国中药饮片质量追溯体系的研究进展,为中药饮片的追溯体系研究提供方向.今后的方向是基于二维码技术,建立中药饮片流通使用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研究,完善中药饮片流通追溯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何在生产和运输环节,医院内部物流及使用环节中规范植入性医用耗材的管理。方法:针对植入性医用耗材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特点,依照国家的相关法规,依托信息化条件,规范植入性医用耗材原材料、产品加工、销售、仓储运输以及患者使用环节的追踪溯源,并对植入性医用耗材溯源规范化管理进行探讨。结果:建立植入性医用耗材各个环节的溯源管理流程,形成植入性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模式,通过不完整信息快速检索实现双向溯源,从而有效控制植入性医用耗材的不良事件发生,降低医疗风险。结论:通过探讨为植入性医用耗材溯源制定相关的规范化管理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和检验结果标准化是临床化学检测项目实现结果互认的2个重要基础。开展标准化工作,建立检验项目的标准化体系可为检验质量提供准确性依据,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具有可比性的最有效措施。实现检验结果准确、可比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建立和保证检验结果的溯源性。国际组织一般通过建立参考测量程序、参考物质和一致性方案等来解决不同项目的量值溯源性问题。正确度验证计划和能力验证的开展为临床化学检验项目的结果互认提供了依据。文章对临床化学检测标准化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量值溯源的参考系统是检验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体外诊断产品(IVD)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研究方向。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临床科学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重要保障。文章从IVD企业的角度对医学参考系统的基础情况和分类进行简要的阐述,从参考测量程序、参考物质、一致化研究3个方面介绍了参考系统在中国IVD企业中的应用;对目前参考方法和参考物质数量无法满足企业和临床应用需求、IVD行业对量值溯源和标准化的理解还不够完善、可提供参考测量服务的实验室网络缺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归纳,期望为检验医学参考系统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及网络药理学对当归四逆汤(Danggui Sini Decoction,DSD)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和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功效关联物质预测分析。方法建立DSD物质基准对应实物的指纹图谱,匹配共有峰,进行共有峰的归属分析;基于可测性和可追溯性进行DSD活性成分的筛选,采用网络药理学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DSD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功效关联物质。结果建立了DSD物质基准对应实物的指纹图谱,标定25个共有峰,指认了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甘草苷、肉桂酸、邻甲氧基桂皮醛、甘草酸、藁本内酯、细辛脂素9个色谱峰,相似度均0.90。根据各共有峰的归属分析,主要药效物质群可以从饮片到物质基准对应实物较为完整的传递,归属关系清晰明确;采用网络药理学对筛选出的9个活性成分进行"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构建与分析,富集的通路中包括癌症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3-hydroxykinase-proteinkinaseB,PI3K-Ak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通道的炎性介质调节等,DSD的9个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这些信号通路达到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作用。结论建立了经典名方DSD的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归属分析,明确DSD的色谱峰归属,对经典名方DSD进行整体化、过程化的质量控制;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发现DSD的9个活性成分具有传递性和溯源性,且与DSD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功效属性密切相关,可作为其潜在的功效关联物质,为DSD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建立春三七主根产地判别技术,为三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溯源提供理论依据。采集广西百色片区、云南文山片区、云南新拓展片区三七主产县三年生春三七样品共44份,利用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仪测定了其稳定性碳、氮、氢、氧同位素比率,结合Duncan多重比较分析、Fisher判别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3个片区三年生春三七主根产地判别模型。3个三七产区地理气候环境具有明显的差异,从广西百色-云南文山-云南新拓展片区,经度、年均温、年降水逐渐降低,海拔、纬度呈增加的趋势。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片区春三七主根δ13C,δ15N,δ2H,δ18O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Fisher判别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基于4种稳定同位素比率的产地判别模型,对3个产地春三七主根正确判别率分别80.05%,76.47%,90.91%,平均为84.09%。利用稳定同位素指纹特征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实现对春三七主根原料及产品的产地判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