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30篇
  免费   1767篇
  国内免费   627篇
耳鼻咽喉   72篇
儿科学   308篇
妇产科学   227篇
基础医学   807篇
口腔科学   117篇
临床医学   1937篇
内科学   1023篇
皮肤病学   113篇
神经病学   729篇
特种医学   3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112篇
综合类   4716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657篇
眼科学   300篇
药学   1211篇
  32篇
中国医学   6024篇
肿瘤学   1066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511篇
  2021年   988篇
  2020年   885篇
  2019年   499篇
  2018年   452篇
  2017年   726篇
  2016年   782篇
  2015年   760篇
  2014年   1729篇
  2013年   1265篇
  2012年   1441篇
  2011年   1452篇
  2010年   1212篇
  2009年   917篇
  2008年   786篇
  2007年   853篇
  2006年   759篇
  2005年   765篇
  2004年   586篇
  2003年   515篇
  2002年   424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9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功能性便秘(FC)患者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FC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便秘临床症状积分、首次排便时间、中医证候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 00%,对照组有效率68.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积分和排便困难程度均改善,中医证候评分、SAS和SDS评分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积分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SDS和SAS评分、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排便困难程度积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温针灸治疗能调节胃肠道运动、润湿肠道、显著改善便秘等临床症状,对FC患者有显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基于SERVQUAL模型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围绕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卫生服务的概念、特性、内涵、内容等,采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法、Delphi—AHP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具有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和77个三级指标的养老机构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三轮咨询专家权威系数Cr均高于0.84,专家综合权威性系数均高于0.83;总体专家协调系数Kendall W第一、二轮为0.309,第三轮为0.706,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内容效度指数I-CVI介于0.90~1.00之间,S-CVI为0.94,kappa值均高于0.74;信度系数Cronbachα总体为0.972,各维度Cronbachα系数在0.792~0.921之间。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一致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全面建立贴近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的内设医疗机构,改善机构内卫生服务质量。在对指标体系进行应用时,可转化为机构中老年人对各指标项目的感受(P)与期望(E),以两者的差值(P-E)代表机构的卫生服务质量。根据专家赋权结果,应重点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对可靠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指标项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5.
6.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2021,132(12):3104-3115
ObjectiveWe aimed to establish an objective neurophysiological test protocol that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somatosensory nervous system.MethodsIn order to assess most fiber subtypes of the somatosensory nervous system, repetitive stimuli of seven different modalities (touch, vibration, pinprick, cold, contact heat, laser, and warmth) were synchronized with the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and applied on the cheek and dorsum of the hand and dorsum of the foot in 21 healthy subjects and three polyneuropathy (PNP) patients. Latencies and amplitudes of the modalities were assessed and compared. Patients received 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 (QST) as reference.ResultsWe found reproducible evoked potentials recordings for touch, vibration, pinprick, contact-heat, and laser stimuli. The recording of warm-evoked potentials was challenging in young healthy subjects and not applicable in patients. Latencies were shortest within Aβ-fiber-mediated signals and longest within C-fibers. The test protocol detected function loss within the Aβ-fiber and Aδ-fiber-range in PNP patients. This function loss corresponded with QST findings.ConclusionIn this pilot study, we developed a neurophysiological test protocol that can specifically assess most of the somatosensory modalities. Despite technical challenges, initial patient data appear promising regarding a possible future clinical application.SignificanceEstablished and custom-made stimulators were combined to assess different fiber subtypes of the somatosensory nervous system using modality-specific evoked potentials.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头穴围刺结合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头穴围刺组、运动组、围刺+运动组,每组15只。参照Zea-Longa报道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对应的方法进行干预,干预14天后进行行为学评估;每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面积比;RT-PCR法检测β-catenin mRNA、GSK-3β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血管内皮细胞VEGF水平。结果:14天后围刺+运动组mNSS评分、脑梗死面积比优于模型组、头穴围刺组和运动组(P<0.01)。围刺+运动组与其它各组相比可明显上调β-catenin蛋白表达、下调GSK-3β水平、增加VEGF表达(P<0.01)。结论:头穴围刺结合运动疗法可促进脑梗死大鼠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8.
傅强  张毅敏 《中医康复》2020,(7):58-60,63
引气归元针法是腹针常用的针刺取穴手法,通过腹部腧穴的针刺刺激以调理先天、后天,从而达到神气条达、气血荣和、驱邪治病的目的。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相关文献,从相关学者对引气归元针法的理论探讨、临床运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包庆惠  朱晓平  陈静  陈佩仪 《新中医》2020,52(3):146-148
目的:观察优化温针灸流程对患者温针灸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温针灸治疗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纸片承接散灰,观察组使用锡纸圆杯代替传统纸片。结果:观察组无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出现不良事件频率较高,其中灰烬跌落床单和灰烬跌落皮肤发生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温针灸流程在温针灸过程中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