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9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32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27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16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99篇
综合类   932篇
预防医学   173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855篇
  1篇
中国医学   1345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对比研究朝鲜淫羊藿酸性多糖酯化还原前后的理化特性,并探讨其改善油酸诱导的肝癌HepG2细胞脂质堆积活性的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朝鲜淫羊藿酸性多糖(EFPA)的均一性和分子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EFPA和酯化还原后朝鲜淫羊藿酸性多糖(EFPA-R)的单糖组成;采用油酸(OA)处理HepG2细胞诱导建立脂质蓄积模型,不同浓度EFPA与EFPA-R(10、30、100、300 μg·mL-1)分别和OA共同作用于细胞24 h,采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存活率,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蓄积情况,并采用试剂盒测定细胞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 EFPA为成分均一的多糖组分,分子量为125.8 kDa,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和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为1.7∶7.4∶1.4∶1.8∶1.0,葡萄糖占比最大,EFPA-R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为0.8∶10.6∶2.1∶1.0;在10-300 μg·mL-1范围内,EFPA和EFPA-R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弱,作为给药浓度;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中TC、TG含量显著升高(P < 0.01),细胞内红色脂滴显著增多,与模型组相比,EFPA可显著降低细胞中TC、TG含量(P < 0.01),明显减少细胞内红色脂滴(P < 0.05或P < 0.01),EFPA-R干预后细胞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EFPA可明显改善HepG2细胞脂质堆积情况,且呈现剂量依赖性,而半乳糖醛酸(GalA)的存在可能是其抑制HepG2细胞脂质蓄积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百年乐与人参黄芪合剂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百年乐和人参黄芪合剂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研究表明:百年乐能加速小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恢复,增加离体兔耳血管的流量,使主动脉平滑肌松弛,对抗心肌缺氧,抑制血栓形成,其作用强于人参黄芪合剂。  相似文献   
3.
闽产木立芦荟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初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分离纯化及初步分析产木立芦荟中的多糖。方法 芦荟经沸水提取,醇沉,Sevage法去除蛋白质,Sephadex G-200柱色谱分离纯化,制得闽产木立芦荟多糖,以硫酸-苯酚法测定其总糖含量。结果 闽产木立芦荟多糖经紫外吸收光谱扫描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未见核酸和蛋白质吸收峰,多糖含量可达89.7%,初步分析由D-甘露糖和D-葡萄糖等单糖组成。结论 从闽产木立芦荟中可提取分离纯度较高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4.
当归多糖及其中性组分对巨噬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观察当归多糖 (ASP)及其中性组分 (ASP 1)在体内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MФ)分泌TNF α的影响。方法 :直接制取小鼠腹腔MФ ,与ASP及ASP 1共同培养 16h ;ASP及ASP 112 5、2 5 0mg kg经口灌胃给药 7d ,于第 7d制取MФ ,体外培养 16h ,分别观察ASP及ASP 1在体外均可显著增强MФ对TNF α的分泌。ASP及ASP 1体内给药无直接诱导MФ分泌TNF α的功能。结论 :ASP及ASP 1在体内外均可增强小鼠腹腔MФ分泌TNF α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膜荚黄芪毛状根中异黄酮成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膜荚黄芪毛状根中6种异黄酮成分进行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Nucleosil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2和3∶1,v/v),检测波长为254nm和280nm。6种异黄酮成分为:10-羟基-3,9-二甲氧基紫檀烷,(3R)8,2’-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烷,芒柄花素(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8,3’-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酮,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葡萄吡喃糖甙,毛蕊异黄酮(7,3’-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异黄酮浓度在2.5~1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6.47%~103.33%;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为2.57%~6.52%;测得黄芪毛状根中6种异黄酮成分的含量在0.0005%~0.0065%之间。  相似文献   
6.
黄芪、小柴胡冲剂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开春 《河北医学》2002,8(8):704-705
目的观察黄芪、小柴胡冲剂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应用黄芪注射液、小柴胡冲剂和辅酶Q10;对照组(30例)用GIK极化液、辅酶Q10和维生素C,两组患者无禁忌证者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对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心律失常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86.6%,高于对照组的43.3%和63.3%(p<0.05).结论黄芪、小柴胡冲剂联合辅酶Q10对VMC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螺旋藻多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螺旋藻多糖(PSP)对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 PSP的抗肿瘤活性,并观察其对Hela细胞形态学的影响。结果:随PSP浓度的升高,Hela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抑制率逐渐增加;光镜下观察显示,PSP作用24-48h后,细胞出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结论:PSP能抑制Hela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海带多糖的抗辐射作用与脾细胞凋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海带多糖 (LJP)抗辐射作用及其可能机理。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 4个不同剂量LJP实验组 ,灌胃 1 0d后行一次性γ射线辐射 ,每只 9.0Gy ,1 8h后测定各组大鼠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相关指标及脾淋巴细胞凋亡率。结果 :模型组免疫指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LJP各组能显著调节辐射损伤大鼠的免疫功能 ,脾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模型组 ,并呈现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结论 :LJP抗辐射作用的可能机理之一是抑制免疫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黄芪注射液对儿童肾病综合征尿蛋白与血浆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儿童肾病综合征尿蛋白与血浆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 1996年 10月~2 0 0 2年 10月收治的小儿肾病综合征 30例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17例 ,采用强的松加黄芪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 13例仅给强的松治疗。结果 :治疗 1个月后 ,治疗组临床症状及血液生化指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 ,2 4h尿蛋白降低与血浆白蛋白升高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黄芪注射液对儿童肾病综合征有明显疗效 ,尤其在减轻蛋白尿 ,提高血浆蛋白方面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病人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病人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冠心病60例(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54±s13a),采用黄芪注射液20mL+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qd,连用2wk。结果:治疗后心电图Ptf-V1绝对值减小,缺血型ST-T明显改善。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之ST-T改变及左心功能不全所致的Ptf-V1负值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