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73篇
  免费   762篇
  国内免费   458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214篇
妇产科学   130篇
基础医学   779篇
口腔科学   198篇
临床医学   4461篇
内科学   2100篇
皮肤病学   483篇
神经病学   426篇
特种医学   6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585篇
综合类   5996篇
预防医学   2808篇
眼科学   94篇
药学   3655篇
  24篇
中国医学   829篇
肿瘤学   535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405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470篇
  2020年   483篇
  2019年   479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337篇
  2016年   412篇
  2015年   586篇
  2014年   924篇
  2013年   897篇
  2012年   1271篇
  2011年   1218篇
  2010年   1305篇
  2009年   1226篇
  2008年   2491篇
  2007年   2018篇
  2006年   1449篇
  2005年   1981篇
  2004年   1227篇
  2003年   868篇
  2002年   655篇
  2001年   568篇
  2000年   403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281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了解铜陵市人民医院2017年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对2017年1-12月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7年版标准判读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临床分离细菌共343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19株,占20.9%;革兰阴性菌2717株,占79.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3.8%和72.3%,耐甲氧西林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屎肠球菌对氯霉素的耐药率较低,5.3%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1.4%、50.7%和19.4%。肠杆菌科细菌中克雷伯菌属和沙雷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7.5%和36.0%,其他菌属的耐药率低于3%。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80.3%和79.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9.7%和28.4%。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广泛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1.3%(171/546)、0.6%(3/508)和0.7%(3/416)。结论 本院革兰阴性菌呈增多趋势,尤其广泛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应引起高度关注,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国内三家医院临床确诊隐球菌病的分布、药敏试验、临床特点以及抗生素治疗等,提高临床对隐球菌病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 ~ 2019 年国内三家医疗机构33 例确诊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及实验室检查和药敏结果。结果 33 例隐球菌病患者(男性25 例,女性8 例)平均年龄50.4±12.6 岁,10 例无基础疾病。33 株隐球菌中新生隐球菌31 株,格特隐球菌2 株,其中16 株(48.5%) 来自脑脊液,7 株(21.2%) 来自肺穿组织。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症状有发热18 例,头痛14 例,恶心呕吐9 例。药敏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均没有获得耐药;1 株对氟胞嘧啶有获得性耐药。脑隐球菌病主要选择两性霉素B 进行治疗,肺隐球菌病选择氟康唑,好转15 例,死亡3 例,转院8 例,另有7 例未经治疗转院。结论 隐球菌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新生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发热、头痛和恶心呕吐最常见,单纯肺隐球菌病无典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绝大多数菌株均没有获得耐药;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测,及时使用抗真菌治疗,对疾病的诊治和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保护性隔离对感染患者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0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2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感染患者病原学特点及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82例患者共有11例发生感染,感染率13.41%;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主要表现为畏寒、体温≥38℃、引流量未减少、局部压痛、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接受辅助化疗、行标准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手术时间≥3h及引流时间≥15d是导致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是造成乳腺癌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用保护性隔离措施可降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感染发生风险,提升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防艾工作的推进,大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有了更高的警惕性,自我检测的意识也越来越强。艾滋病自我检测已非难事,甚至在家里就可以进行。但自我检测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麻烦”。尤其是“假阳性”给自检者带来不小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肺隐球菌病为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隐球菌是一种酵母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禽粪和腐败植物或蔬菜中。自然界中的隐球菌没有荚膜,易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引起隐球菌病。由于身体内的隐球菌会形成厚而黏着的荚膜,不易气溶胶化,因此,隐球菌肺炎并不属于传染性疾病,罕见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仅有极少数新生儿由母体经胎盘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甘草附子汤与针灸联合艾瑞昔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预后。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艾瑞昔布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甘草附子汤与针灸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的总体评价(PGA)、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肠球菌表面蛋白(ESP)、脊柱痛评分、晨僵时间、枕墙距、扩胸度。结果:治疗后,2组PGA评分、BASDAI评分均较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PGA评分、BASDA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炎症指标均较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CRP、ES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脊柱疼痛评分、晨僵时间、枕墙距均下降,扩胸度均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脊柱疼痛评分、晨僵时间、枕墙距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而扩胸度则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附子汤与针灸联合艾瑞昔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相比单一西医药物治疗更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降低炎性水平,提高关节功能,可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14岁,因头晕、头痛、呕吐伴四肢无力1 d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 d跑步过程中出现头晕伴有头痛,严重时伴有呕吐及四肢无力,行头MRI检查提示双侧小脑梗死,以"脑梗死"收入院。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左侧上眼睑可见褐色雀斑(图1)。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楚,言语笨拙,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正常,项强阳性,指鼻试验、双手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阳性,双侧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头MRI:双侧小脑半球早期缺血性病变;垂体窝内垂体后方椭圆形长T2异常信号.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的定义,首先来自于20世纪40年代链霉素的发现。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家族被大量发现并广泛应用,一度成为抗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但由于其毒副作用较大,并且细菌对其不断产生耐药性,加上其他结构类别的新型抗生素的不断发现,使其一度几乎退出历史舞台。然而随着多重耐药细菌引起的感染率急剧上升,人们开始关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为几种重要的治疗革兰阴性病原体的方案之一,并且发掘了其在治疗感染性疾病、艾滋病和遗传性疾病的潜力,使这个“老牌”抗生素重焕生机。  相似文献   
10.
谭吉铭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6):1055-1056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阴道胶囊对衣原体阳性宫颈炎患者衣原体转阴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邓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衣原体阳性宫颈炎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予以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乳酸杆菌阴道胶囊治疗,治疗2周,比较两组阴道pH值、衣原体转阴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H≤4.5比例、衣原体转阴率高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衣原体阳性宫颈炎患者采用乳酸杆菌阴道胶囊治疗可改善阴道微环境,提高衣原体转阴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