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18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66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5篇
  1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为妊娠晚期特有的疾病,表现为急性肝细胞脂肪变性所引起的肝功能障碍。此病以双胎多见,病因不明,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为10%~100%,大多在产后数日内死亡,被产科专家称为妊娠晚期的灾难性疾病。我科于2007年11月5日收治了1例妊娠合并脂肪肝病人,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CHB)不同免疫自然史阶段肝脂肪变性程度与血清病毒学及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行肝脏穿刺活检的175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肝脂肪变性程度分为F0~F1组(无或轻度肝脂肪变性)122例和F2~F4组(中重度肝脂肪变性)53例,比较不同肝脂肪变性程度患者临床资料以及各免疫自然史阶段不同肝脂肪变性程度患者血清病毒学指标。结果175例CHB患者肝脂肪变性发生率为46.3%。F2~F4组患者BMI、高脂血症占比、血清HBs Ag水平均明显高于F0~F1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年龄、Hb、PT、ALT、AST、ALP、谷氨酰转肽酶、抗病毒治疗占比、HBV DNA水平、HBe Ag水平以及免疫自然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免疫清除期,G3~G4或S0...  相似文献   
4.
曾亚  肖云武 《中国医师杂志》2004,6(8):1138-1139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以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生与肥胖,特别是与腹型肥胖密切相关。而肥胖基因(0b基因)的产物瘦索(LP)不仅参与人类体重的调节,而且参与胰岛索抵抗(IR)综合征的发生。本文就NAFLD患者血清LP水平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肝的功能状况。方法选择接受原位肝移植术的患者20例(连续病例)。分别于9个时间点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供肝于冷缺血末期常规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根据肝移植术后72 h内ALT和(或)AST水平(1 500 IU/L为界),将20例患者分为初期移植物功能不良(IPGF)组和非IPGF组,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ALT、AST、LDH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IPGF组7例,非IPGF组13例。供肝冷缺血末期病理检查显示,IPGF组中4例有轻度大泡型脂肪变性,而非IPGF组中未见脂肪变性(P=0.007)。IPGF组血清ALT水平于再灌注后3、6 h显著高于非IPGF组,其血清AST水平在再灌注后1、3、6、12 h时间点显著高于非IPGF组,而LDH在再灌注后1、3、6 h时间点显著高于非IPGF组(P均<0.05);LDH与ALT(r=0.948,P<0.001)及AST(r=0.646,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供肝脂肪变性对原位肝移植后移植肝功能不良有直接影响;血清AST和ALT水平仍是反映早期移植肝功能状况的可靠指标;LDH与ALT和AST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术后早期移植肝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株L02脂肪变性时微小RNA-29a(miR-29a)的表达变化及其靶向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1,Sirt1)调节脂肪肝细胞脂肪沉积的机制。方法采用油酸和棕榈酸混合物诱导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验证模型成功后,PCR检测miR-29a和Sirt1的表达变化;生物学预测miR-29a的靶基因;分别转染miR-29a模拟物和抑制剂,过表达miR-29a和抑制miR-29a后再建立人脂肪肝细胞模型。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中脂质蓄积情况并测定甘油三酯含量,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Sirt1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脂肪肝细胞模型组miR-29a相对表达量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irt1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物学预测Sirt1是miR-29a的靶基因,过表达miR-29a后,细胞内脂滴明显增多,脂肪沉积加重,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增加(P<0.05),细胞中miR-29a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而Sirt1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Sirt1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与之相反,抑制miR-29a后,细胞中脂滴相对减少,脂肪沉积减轻,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下降(P<0.05),细胞中miR-29a的表达被有效抑制(P<0.01),而Sirt1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Sirt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呈上升趋势。结论 miR-29a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miR-29a通过表达上调负调控Sirt1表达从而促进脂肪肝细胞中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7.
防癌当防霉     
导致癌症的原因很多,发霉的食物是致癌因素之一。年前看到邻居家做了很多腊货,以备春节孩子回家吃。年后看到邻居家的阳台上还挂着不少腊肉、腊鱼,虽说节间吃掉很多,节后就只有两位老人,年货太多吃不完,随着气温回升,不少腊肉都发霉了,点点白斑,还不少。突然一天楼下来了120救护车,才知道邻居老两口被急救。  相似文献   
8.
汤勃  陈玉琪  王宇明 《肝脏》2012,17(9):649-651
美国肝病学会(AASLD)、美国胃肠病学院(ACG)和美国胃肠病协会(AGA)在今年6月的Hepatology杂志上发布了最新一版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断与治疗实践指南》(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Practice Guideline),提出了关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共45条推荐意见,并简要介绍了NAFLD人群发生率和自然史,以及儿童患者相关指导。推荐意见的强度(strength)分为"强(1)"和"弱(2)"两级,证据质量(quality)分为"高(A)"、"中(B)"和"低(C)"三个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Hep G2细胞为实验材料,用油酸诱导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油酸培养Hep G2细胞,采用MTT法确定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油酸的最佳浓度,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形成情况,并检测细胞内TG的含量和培养液的ALT、AST的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CPT-1、FAS、IL-6m RNA的表达。结果:用含0.25m M浓度的油酸的培养基培养Hep G2细胞24h,光镜下可见Hep G2细胞内有脂滴形成,模型组中细胞内TG含量及培养液中AST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较对照组CPT-1m RNA表达增高,FASm RNA表达降低,IL-6m RNA表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油酸建立的体外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人脂肪肝的主要特征,为脂肪肝的研究提供了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可导致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甚至死亡,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表现为能量代谢、心肌脂肪变性、微循环灌注异常等,逐步发展为心肌细胞重塑、心功能异常和心肌纤维化等。DCM起病隐匿,致病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诊断标准不明确。目前可通过一些影像学检查间接检测心肌细胞可能存在的病理改变,做出诊断,及时干预,并监测病情发展,逆转或延缓病情,改善预后。本文就DCM病程中不同阶段的影像检测方法进行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