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74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15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51篇
综合类   355篇
预防医学   176篇
药学   83篇
  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少见,本文旨在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以促进临床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对1例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患者以睾丸无痛性肿大1年就诊,血AFP、β-hCG及LDH均升高,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病理组织学表现为该肿瘤含有2种成分(精原细胞瘤+未成熟性畸胎瘤),诊断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随访6个月,AFP、β-hCG及LDH均正常,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较为少见,恶性程度高,症状隐匿,诊断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影像学、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确诊需要病理学检查,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是其基础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生殖细胞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新生儿先天畸形102例分析报告;妊娠早期子宫NK细胞中HIF和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例1 患者12岁,因在外院做2次手术后病情恶化于2001年9月10日入院。患者1月前因发现下腹部肿物在外院行“右侧卵巢肿瘤”切除术,术后又出现血腹症并尿妊娠试验阳性,以“异位妊娠”行第2次手术。查体:一般情况极差,重度贫血貌,恶病质,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无异常,下腹见一长约8cm纵形疤痕,压痛,无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外阴发育正常,处女膜完整。  相似文献   
4.
儿童睾丸固定术中所见的中肾管异常;睾丸生殖细胞肿瘤176例临床诊治分析;原发性附睾透明细胞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阴囊坏疽的阴囊重建;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后对对侧睾丸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铅、镉对小鼠睾丸早期精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和镉是有毒重金属,能损伤睾丸.但它们是否作用于生殖细胞染色体,目前报道较少.本文采用简化Tates微核试验法,检测了铅,镉对小鼠睾九细胞染色体的畸变.将体重25-30g的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4只,分别为:阴性对照(蒸馏水),阳性对照(0.5mg/kg丝裂霉素C和20mg/kg环磷酰胺),醋酸铅(10mg/kg和20mg/kg),氯化镉(0.5mg/kg和1.0mg/kg).  相似文献   
6.
氯丙嗪和氯氮平对小鼠生殖细胞和人淋巴细胞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氯丙嗪和氯氮平在使用临床治疗剂量时的遗传毒理效应,研究了两药对小鼠生殖细胞和小鼠子代体细胞的影响,以及对人体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及微核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连续给药5天后第1周两药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均能引起小鼠精子头部畸形率明显增高,但停药4周后对精子的致畸作用基本消失;(2)两药对小鼠睾丸细胞及子代体细胞的染色体结构畸变率均无明显影响;(3)两药在治疗剂量时对人淋巴细胞的SCE频率及微核率无明显影响,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研究亦未见两频率有明显改变;(4)两药的血药浓度与SCE频率及微核率之间无量效关系。研究结果提示,两药在临床治疗剂量时对小鼠生殖细胞染色体结构以及对人体遗传物质均无明显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是由早期胚胎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经体外分离、抑制分化培养获得的多潜能细胞,具有发育分化的多潜能性和无限的自我更新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定向诱导分化为某种类型细胞。ESC在体外培养扩增6个月以上仍能保持其多能性,可诱导分化为  相似文献   
8.
小鼠原始生殖细胞源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分离材料的获取及处理、胚胎干细胞分化抑制培养、细胞系的建立及保存所用技术进行探讨。方法 :取胎鼠生殖嵴及其周围组织 ,采用胎鼠的胚胎干细胞与其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方式进行。结果 :分离得到大量原始生殖细胞(PGCs)集落。多次克隆传代具有胚胎干 (ES)细胞的诸多特征 ,如有连续传代的能力 (有两组分别传至 3代和 4代 ) ,有典型鸟巢状结构 ,AKP染色阳性 ,体外分化实验具有形成类胚体的能力。结论 :从胎鼠生殖嵴中能够获得大量的ES细胞。采用的胚胎干细胞与其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方式进行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建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报告38例原发性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松果体区及鞍区,男性多见,平均年龄2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颅高压,视力受损,尿崩症等。光镜下,27例为生殖细胞瘤,其中5例伴合体滋养层巨细胞,12例伴肉芽肿形成;其余为畸胎瘤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各5例,单纯内胚窦瘤1例。电镜观察,见生殖细胞瘤之瘤细胞内富含糖原,瘤细胞间之小细胞成分为淋巴细胞。免疫组化标记,合体滋养层巨细胞及绒癌成分为HCG阳性,内胚窦瘤为AFP和CEA阳性,胚胎癌及畸胎瘤之上皮成分为CEA阳性,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此类肿瘤内有无混合成分。  相似文献   
10.
对134Cs诱发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畸变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方法观察内污染不同放射性活度134Cs时诱发同体骨髓细胞和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的量效关系,以及同一放射性活度134Cs作用不同时间诱发上述两种细胞的染色体畸变产额。结果研究发现,134Cs内照射诱发的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产额显著高于精原细胞,而其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类型均以染色单体型畸变为主。结论由不同放射性活度134Cs所诱发的染色体畸变产额而言,骨髓细胞要比精原细胞高出1.5~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