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36篇
  免费   1171篇
  国内免费   534篇
耳鼻咽喉   57篇
儿科学   98篇
妇产科学   107篇
基础医学   759篇
口腔科学   188篇
临床医学   3187篇
内科学   3824篇
皮肤病学   101篇
神经病学   149篇
特种医学   15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676篇
综合类   7495篇
预防医学   3884篇
眼科学   127篇
药学   4326篇
  61篇
中国医学   1023篇
肿瘤学   571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471篇
  2022年   474篇
  2021年   603篇
  2020年   566篇
  2019年   580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571篇
  2016年   561篇
  2015年   714篇
  2014年   1207篇
  2013年   1295篇
  2012年   1568篇
  2011年   1707篇
  2010年   1571篇
  2009年   1465篇
  2008年   1641篇
  2007年   1585篇
  2006年   1335篇
  2005年   1398篇
  2004年   1122篇
  2003年   1099篇
  2002年   901篇
  2001年   898篇
  2000年   711篇
  1999年   522篇
  1998年   453篇
  1997年   424篇
  1996年   438篇
  1995年   333篇
  1994年   362篇
  1993年   259篇
  1992年   223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80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大量饮水起始时间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碘-131(131I)治疗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9例DTC患者,按照131I治疗后大量饮水起始时间分为3组,即12h组(28例)、24h(32例)、36h组(29例)。对比3组治疗后6、12、24、36、48和72h时距腹部、颈部1m处当量剂量率及可出院率。结果 3组治疗后6、12、48和72h腹部当量剂量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12h组治疗后24、36h腹部当量剂量率低于24h组和36h组,3组各时点颈部当量剂量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h组治疗后36和48h可出院率均高于24h组和36h组,24h组治疗后36h可出院率均高于36h组。结论 DTC患者131I治疗后12h开始大量饮水,能减少早期周围辐射当量剂量率,有利于提高患者早期出院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渭南市2013-2017年碘缺乏病实验室外质控考核情况,发现质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为碘缺乏病的防治决策提供质量保证。方法尿碘采用Z比分值方法评价,盐碘用参考值±不确定的方法评价。结果渭南市市级尿碘、盐碘反馈率100%,合格率100%;县级尿碘、盐碘反馈率为100%,经过验收的县级尿碘实验室尿碘合格率100%,县级盐碘合格率94%。结论渭南市县两级碘缺乏病实验室检测能力相对稳定且准确可靠,可以为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客观、真实、可靠的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宝石CT碘-水基图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即刻宝石CT平扫QC图发现颅内异常高密度影,采用碘-水基图进行重建分析,同时测定高密度影碘基值、水基值,并与术后24 h普通CT复查诊断结果作比较。结果通过采用碘-水基图,17例诊断为碘对比剂渗出,14例诊断为脑出血转化,与术后24 h普通CT复查诊断结果完全一致(Kappa=1,P0.01);术后即刻碘基图之碘基值:碘对比剂渗出(32.09±5.36) g/L,脑出血转化(6.86±2.26) g/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91,P0.01);术后即刻水基图之水基值:碘对比剂渗出(1 027.93±8.29) g/L,脑出血转化(1 069.68±7.18) g/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97,P0.01)。结论宝石CT碘-水基图可以准确诊断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后颅内碘对比剂渗出和脑出血转化,值得向临床介绍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740-1742
探讨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行性。选取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内科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和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罗布麻片口服,对比分析两组疗效。治疗组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95.6%,ST段压低程度、压低持续时间、室早次数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魏晓蕾  赵向辉 《中国校医》2020,34(12):923-925
目的 探讨胺碘酮与西地兰两种方案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某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西地兰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10 d后,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心室率变化、药物起效时间、窦性心律转复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E/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结束时,观察组LVEDD为(53.18±6.32)mm、LVEF为(65.39±6.21)%、 E/A为(1.37±0.21)及窦性心律转复率为93.62%均高于对照组的(41.35±5.14)mm、(54.28±4.98)%、(0.73±0.06)、74.47%,(P值均<0.05);观察组心室率(76.15±8.43)次/min低于对照组(101.76±10.35)次/min,且药物起效时间(15.89±3.14)min短于对照组(34.25±4.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为6.38%,低于对照组21.28%(χ2=4.374,P=0.037)。结论 相较于西地兰,胺碘酮可有效改善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药物起效更快且安全性高,有效改善心室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中国成年患者的替考拉宁(teicoplanin,TEC)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模型,考察TEC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139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静脉注射TEC后的222份常规监测血药浓度和相关信息,采用一级消除的一室模型进行数据拟合,并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linear mixed effect model,NONMEM)程序建立PPK模型。采用Bootstrap、正态预测分布误差法(normalized predictive distribution error,NPDE)进行最终模型评价。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给药方案进行优化。结果确定了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Lcr)、白蛋白(albumin,ALB)为影响TEC清除率的主要因素。最终模型为:CL(L·h^-1)=1.24×(CLcr/77)0.564×31/ALB;V(L)=69.2。验证表明,模型稳定、有效,且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对于不同ALB和CLcr的多数患者起始负荷剂量400 mg/q12h,iv,3次,维持剂量400~800 mg·d^-1的给药方案可达有效治疗谷浓度。严重感染者需调整负荷剂量至800 mg/q12h,iv,3次,维持剂量400~800 mg·d^-1的给药方案来确保血药浓度达到15 mg·L^-1以上。结论本实验报道了CLcr、ALB对TEC清除率有显著影响,所建模型对TEC在中国成人患者中实现个体化给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