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藏药榜嘎中双酯型和内酯型生物碱的测定方法,为榜嘎的质量标准提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s luna C18(250mm×4.6mm,5μm);流速:1.0mL·min-1。双酯型生物碱的流动相为:A为乙腈-四氢呋喃(25∶15),B为0.1mol·L-1醋酸铵溶液(每1 000mL加冰乙酸0.5mL),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5nm;柱温为室温。内酯型生物碱的流动相为甲醇-水-氯仿-三乙胺(70∶30∶2∶0.1);检测波长230nm;柱温30℃。结果榜嘎中均不含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内酯型生物碱:阿替新在2.02420.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Y=1.918×104 X-678(r=0.999 9),平均回收率97.3%,RSD=0.9%;异叶乌头碱在2.00820.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Y=1.918×104 X-678(r=0.999 9),平均回收率97.3%,RSD=0.9%;异叶乌头碱在2.00820.0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Y=1.602×104 X-215(r=0.999 9),平均回收率98.6%,RSD=1.4%。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榜嘎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西藏不同产地的铁棒锤、榜嘎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方法。方法:色谱柱:AichromTM C18(4.6mm×150mm,5?滋m);柱温:35℃;流动相: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醋酸-异丙醇(67:173:4:4);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1。结果:乌头碱在0.09632~0.4816?滋g(r=0.9998)范围内呈线性。乌头碱加样回收率为96.3%,RSD为1.87%(n=6)。结论:方法可控,结果稳定,为乌头类药材含量测定提供一个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榜嘎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为有效控制该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相关方法,对榜嘎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以盐酸阿替新为指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榜嘎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检测波长408 nm。以槲皮素和山柰酚为检测指标,利用HPLC测定榜嘎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流动相甲醇-0.1%甲酸水溶液(51∶49),检测波长366 nm。结果:17批榜嘎药材测定结果显示榜嘎药材中水分、灰分、醇溶性浸出物、总生物碱和总黄酮醇苷质量分数分别为7.23%~10.20%,5.94%~18.60%,11.30%~29.40%,0.39%~1.99%,0.42%~3.09%。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榜嘎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藏药榜嘎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别、薄层色谱对榜嘎进行定性鉴别研究。结果榜嘎的两种来源药材在性状上有区别,但在显微和薄层色谱上区别不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榜嘎的药材鉴定和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西藏不同产地的铁棒锤、榜嘎中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ichrom C18分析柱(4.6mm×150mm,5μm);柱温:35℃;流动相: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醋酸-异丙醇(67:173:4:4);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nim-1.结果:乌头碱在0.04816~0.09632μg(r=0.9998)范围内呈线性.鸟头碱加样回收率为96.3%,RSD为1.87%(n=6).结论:方法可控,结果稳定,为乌头类药材含量测定提供一个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榜嘎及其成方制剂十三味红花丸中三种乌头碱分析方法的研究,以确认榜嘎中是否含有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等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榜嘎及其成方制剂十三味红花丸中三种乌头碱成分。结果:高效液相色谱研究表明榜嘎及其成方制剂十三味红花丸均不合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等成分。结论:为榜嘎及其成方制剂乌头碱限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兰钧  旺杰次仁  阿萍 《中国药事》2018,32(7):906-912
目的:建立藏药榜嘎榜嘎苷A和榜嘎苷C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XDB-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9:1)和0.4%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5 nm,柱温为30℃。结果:榜嘎苷A进样量在0.1060~6.3621 μg线性关系良好(R2=1.0000),平均回收率为98.7%;榜嘎苷C进样量在0.1059~10.5878 μg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5%。结论:该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藏药榜嘎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释含藏药材榜嘎方剂的组方和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从《藏药方剂大全》和《四部医典方剂大全》中搜集所有含藏药材榜嘎方剂,利用Spss Modeler 18.0应用软件分析各藏药之间的关联性,用Gephi制作各药物之间的可视化关联图。结果:共收集到331首含藏药材榜嘎方剂,涉及285味药材。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榜嘎多与治疗藏医“赤巴”病、中毒症和疫热病的药物联合使用,频次、置信度和支持度均最高的药物组合分别为榜嘎-诃子、榜嘎-牛黄、榜嘎-藏红花。含藏药材榜嘎方剂的主治疾病依次是藏医“赤巴”病、中毒症和疫热病。结论:含藏药材榜嘎方剂的组方特点与主治疾病性质息息相关,充分彰显藏药药性和方剂配伍理论特点。这一规律在含榜嘎藏药方剂的临床用药和新药创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四批藏药榜嘎中的阿替新、异叶乌头碱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用DiamonsilC18柱(5μm,150mm×4.6mm),以甲醇-水-氯仿-三乙胺(70:30:2:0.1)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0nm。结果:在1μg~5μg间,阿替新与异叶乌头碱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238%,RSD值1.47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藏药榜嘎中阿替新、异叶乌头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西藏不同产地的铁棒锤、榜嘎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方法.方法:色谱柱:AichromTMC18(4.6mmx150mm,5μm);柱温:35℃;流动相: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醋酸-异丙醇(67:173:4:4);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1.结果:乌头碱在0.09632~0.4816μg(r=0.9998)范围内呈线性.乌头碱加样回收率为96.3%,RSD为1.87%(n=6).结论:方法可控,结果稳定,为乌头类药材含量测定提供一个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