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8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18篇
内科学   154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510篇
预防医学   190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410篇
  3篇
中国医学   3986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586篇
  1996年   577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复方是由2味或2味以上中药遵循中医理论组合而成的方剂。多味中药在合适的剂量配比之下,协同发挥作用,实现中医的整体调节治疗。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新药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传统的"七情和合"与"君臣佐使"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中药复方的成分、药效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同时,多种数理方法和模型的建立、网络药理学和数据挖掘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也对中药复方配伍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研究方法的发展虽促进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研究,但还需进一步建立适合中药复方配伍复杂关系的研究方法,以阐明中药复方及其成分/组分配伍的内在规律,进而构建新的现代中药复方,这也是目前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
《新方八阵》补真阴与补真阳用药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剂计量学研究中的关联性分析法对《新方八阵》中补真阴、补真阳药物的应用与其他医家进行比较,印证了景岳重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思想,为方剂比较研究中关联指数与关联性分析的具体化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针药并用治疗突发性耳聋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耳聋,临床上多数是由精神高度紧张、心情极度悲衰而发病。我们在几年间治疗28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复骨汤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自拟复骨汤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9例,并予以维生素、钙片等治疗的18例对照进行了疗效观察。结果前者优良率达95%。治愈时间较后者明显缩短。表明中药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治则的确立符合现代医学研究骨坏死的发病机理。合理应用在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液粘滞和溶血栓及促使毛细血管再生和建立侧枝循环方面确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周秋兰 《新中医》1997,29(6):30-31
右归饮治疗疑难杂症周秋兰主题词右归饮/治疗应用垂体机能减退/中医药疗法硬皮病,局限性/中医药疗法神经病/中医药疗法右归饮载于《景岳全书》,由熟地黄、山药、枸杞子、杜仲、附子、山茱萸、肉桂、甘草组成。功能温补肾阳,原主治肾阳不足之气怯神疲,腰肢冷脉细...  相似文献   
7.
8.
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药理作用。方法:用党参与黄芪给大鼠灌胃造成类热证模型,观察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连与吴茱萸对它们的影响。结果:黄连与吴茱萸比例为6:1的左金丸和2:1的甘露散有显著的消除类热证的作用,1:1的茱萸丸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中表现出有减轻类热证的作用,而体温(t)、血清皮质醇(Cor)、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的改变则未见减轻类热证或增强类热证的作用。结论:认为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连与吴茱萸对类热证的病理改变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芪为临床常用的补气药,其在不同的方剂中而发挥不同的作用。该文以部分方剂为例,浅述黄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源于《金匮》是钱仲阳从肾气丸中减桂附而成。钱氏认为小儿乃稚阳纯气之体,尤补阳之法,故用此方以治小儿肾虚诸证。经过钱氏的化裁《金匮》肾丸使分为补阴,补阳两个不同的方剂,金匮肾气丸的功能是温补肾阳,补水中之火,六味地黄丸的功能是滋阴补肾,补肾水之不足,两个方剂都是治疗肾虚,但一者温阳化气以治虚寒,一者滋阴配阳以治虚火,其义各有不同,所以临床上用于治疗疾病的症候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