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28篇
  免费   2038篇
  国内免费   1105篇
耳鼻咽喉   389篇
儿科学   235篇
妇产科学   487篇
基础医学   673篇
口腔科学   180篇
临床医学   11551篇
内科学   1708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385篇
特种医学   10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7507篇
综合类   20266篇
预防医学   3860篇
眼科学   643篇
药学   10623篇
  104篇
中国医学   6643篇
肿瘤学   1120篇
  2024年   258篇
  2023年   1011篇
  2022年   889篇
  2021年   1317篇
  2020年   1233篇
  2019年   1220篇
  2018年   592篇
  2017年   1128篇
  2016年   1146篇
  2015年   1408篇
  2014年   2680篇
  2013年   2768篇
  2012年   3661篇
  2011年   4091篇
  2010年   4030篇
  2009年   3817篇
  2008年   4059篇
  2007年   3759篇
  2006年   3699篇
  2005年   3626篇
  2004年   2713篇
  2003年   2737篇
  2002年   2751篇
  2001年   2922篇
  2000年   2198篇
  1999年   1557篇
  1998年   1561篇
  1997年   1298篇
  1996年   1089篇
  1995年   825篇
  1994年   554篇
  1993年   317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中、远期结石残留率与复发率。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及Google Scholar数据库中关于LCBDE与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两种术式的胆总管结石残留率与复发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RCT文献,总样本量为1 414例,其中LCBDE组708例,EST组70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8,95%CI:0.23~1.03,P=0.06),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LCBDE组低于EST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2,95%CI:0.19~0.53,P<0.0001)。结论:两种术式的术后结石残留率相近,但LCBDE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低于EST。  相似文献   
3.
4.
腹部手术由于创伤大,往往伴随中重度的术后疼痛,良好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1]。常规使用的硬膜外或静脉自控镇痛虽然镇痛效果确切,但存在术后恶心呕吐、过度镇静、肠麻痹甚至呼吸抑制等风险[2]。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现将QLB的解剖基础、操作方法及其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机械通气期间不同镇静镇痛方案的疗效.方法60例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方案,研究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镇静镇痛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结果用药前,两组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法(CPOT)、Richmond躁动-镇静(RA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5 min,两组患者的CPOT、RASS评分均较本组用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布托啡诺的方案均可获得显著的镇痛效果,但是相比之下采用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有显著的镇静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7.
阐述疼痛的渊源,综述分娩疼痛与无痛分娩的研究进展,分析药物性分娩镇痛存在的争议。目前认为应该根据现代医学模式,根据产妇的自身特点选择适当分娩镇痛方法,既要有心理方面又有合适的方法和药物,新的药物应用和新的不给药方式的应用将促进分娩镇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与芬太尼联合在ICU腹部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镇静、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6月ICU腹部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1例)和观察组(n=31例)。两组均采用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镇静镇痛,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啶镇静镇痛,比较两组镇痛镇静效果、镇静剂使用剂量、苏醒及达到镇静所需时间、血流动力学水平及安全性。结果:两组T2、T3时间点VAS评分分别为(2.40±0.31 vs 2.43±0.32和2.01±0.12 vs 2.05±0.15)、Ramsay量表评分分别(3.21±0.35 vs 3.20±0.33和3.01±0.25vs 3.00±0.24)均低于T1时间点(VAS评分2.94±0.69 vs 2.96±0.71;Ramsay量表评分3.57±0.61 vs 3.58±0.62)(P0.05);观察组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镇痛镇静达到镇静所需时间(34.29±3.56) min长于对照组(23.63±3.21)(t=5.535,P=0.043);观察组镇静剂使用剂量(220.59±15.25)μg、苏醒时间(3.29±0.69)min均少(短)于对照组镇静剂使用剂量(386.44±18.92)μg、苏醒时间(7.56±1.21)min(t=6.294、6.092,P=0.023、0.025);两组T1、T2时间点心率[观察组T1(88.47±9.76)次/min、T2(86.41±9.43)次/min;对照组T1(89.53±10.41)次/min、T2(87.46±9.58)次/min]均高于T0时间点[观察组(78.78±4.35)次/min、对照组(79.12±4.41)次/min](P0.05);观察组T1、T2时间点MVP(79.58±5.71、87.53±6.76)mmHg高于对照组(74.12±4.69、75.26±5.61)mmHg(t=9.613、7.223,P=0.011、0.01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与对照组的12.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4, P=0.643)。结论:将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用于ICU腹部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能获得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缩短苏醒及达到镇静所需时间,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王盾  龙申 《癌症进展》2021,19(7):718-720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肾母细胞瘤患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例肾母细胞瘤患儿分为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每组14例,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儿术后舒芬太尼镇痛剂量分别为1.0、2.5、4.0μg/kg。术后6、24、48 h,采用中文版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估三组患儿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前和术后1、24、72 h,检测三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结果术后6、24、48 h,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儿FLACC评分均低于低剂量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72 h,低剂量组患儿IgG、IgA、IgM水平均低于本组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 h,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儿IgG、IgA、IgM水平均低于本组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72 h,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儿IgG、IgA、IgM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儿未发生不良反应,中剂量组患儿发生恶心1例,高剂量组患儿发生恶心5例、呕吐3例。结论2.5μg/kg的舒芬太尼在肾母细胞瘤患儿术后镇痛中效果明显,且对患儿的免疫系统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患儿术后免疫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