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资料:治疗前均有较严重的失眠。入睡困难或醒后难以入睡,或时睡时醒,或整夜难以入睡。64例中,男18例,占28.1%,女46例,占71.9%。男女比例为12.6。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14岁。病程在一年内的22例,一至三年的18例,三年以上的为22例,伴随症状可见头痛,头晕、心悸、耳鸣、烦燥易怒,食少纳呆,周身乏力等。  相似文献   
2.
穴位注射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湘萍  朱鹏程 《中国针灸》2004,24(12):825-827
目的:寻找治疗稳定型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选取心俞、厥阴俞,用丹参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对照组按常规服用丹参滴丸.结果:当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例时,实验组疗效评价已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对稳定型冠心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宝玲  于智芬 《陕西中医》2008,29(4):390-391
目的:观察扶正固本、祛痰平喘类中药外贴配合针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梅花针打通双侧的肺俞、膏盲俞、心俞、膈俞等穴位;并用贴敷散(白芥子、细辛、玄胡、甘遂)外敷治疗本病5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扶正固本,祛痰平喘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针药合治抑郁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加文拉法辛和单用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符合入组66例患者按时间顺序随机进入合用组和单用组,合用组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辩证施治原则,取太冲、膻中、丰隆、神门、鱼际、三阴交、肾俞、膈俞、心俞,每次选3个~6个穴位,2次/W,12次为1疗程,合用文拉法辛.单用组口服文拉法辛,疗程6 W.结果: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合用组在第1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就有明显差异,单用组第2周末才有显著差异.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总体进步比较,在1周末时合用组优于单用组,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合用组基本无不良反应,合用组显效率(70.6%)明显高于单用组(62.5%).结论:针药合治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黄贤胜  李春华  丁振江  王虹  赵洁  宫春明 《陕西中医》2006,27(11):1411-1412
目的:观察推拿合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98例,取内关、心俞、神门等,采用动法、滚法、一指禅推法等法,合用归脾汤治疗;对照组95例口服谷维素、维生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77%,对照组54.73%。提示:本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理心气、安神定志之功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动脉再狭窄的作用机理。方法:用空气干燥法诱发SD系大鼠颈总动脉再狭窄模型,以复方丹参注射液作对照,观察了针刺内关、厥阴俞、心俞、膻中、足三里对再狭窄模型的影响,用一氧化氮(N0)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OS)酶标法试剂盒检测模型大鼠血清中NO含量及NOS活力。结果:针刺能升高N0含量及NOS的活力,与生理盐水(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能影响动脉再狭窄的病理进程,对动脉再狭窄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厥阴俞透心俞穴埋线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穴位埋线疗法 (catgut-embeddingther apy)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 ,我们近年来应用厥阴俞透心俞穴埋置羊肠线对 8例冠心病患者观察治疗 ,通过采用开放型单向质序贯试验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 入选病例 ,符合“胸痹心痛”诊断标准且愿意接受埋线治疗者进入治疗组 ,不接受本法者采用西药治疗进入对照组。1 .2 一般资料 治疗组病例住院患者 5例 ,门诊患者 3例 ,男 7例 ,女 1例 ;最大年龄 74岁 ,最小年龄 5 6岁。全部病例均有 2年以…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失眠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人,治疗组予以针刺背俞穴(神道、心俞、肝俞、脾俞、膈俞)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内关、神门、三阴交、百会、四神聪)治疗。10次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结果比较,在睡眠障碍的改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t=2.29,P=0.00(P〈0.01,FAS),t=2.18,P=0.00(P〈0.01,PPS);在睡眠效率的改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t=0.38,P=0.00(P〈0.05,FAS),t=0.38,P=0.00(P〈0.05,PPS);中医症状积分在难以入睡方面有显著差异,Z=-2.33,P=0.02(P〈0.05,FAS);Z=-2.19,P=0.02(P〈0.05,PPS)。结论:针刺背俞穴与常规针刺治疗失眠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针刺背俞穴组在改善PSQI各项积分中睡眠效率和睡眠障碍、中医症状中难以入睡方面以及远期疗效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培元养心理论指导下温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CV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信必可都保)治疗,治疗组给予培元养心温针灸治疗(其中,肺俞、心俞、膏肓俞、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温针灸,天突、膻中、神门常规针刺),疗程为8周并随访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时的改良简易咳嗽评价量表(CET)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2.86%(8/35)、97.14%(34/35),对照组分别为2.86%(1/35)、88.57%(31/35),治疗组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2组的临床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和随访时,2组患者的改良CET评分及治疗组的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在治疗...  相似文献   
10.
王月兰  汪克明 《针刺研究》1997,22(3):243-243
以往的工作证实针灸能显著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血粘度,改善微循环以及综合调节血浆及中枢脑组织NE、5-HT、DA等单胺神经递质含量;从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方面,使外周血管总阻力下降,是针灸降压的重要机理。根据膀脱经内侧线上有相应十二脏腑的俞穴,在解剖上恰好与交感干、交脊联系点体表投影关系密切,本实验应用反映心交感活动的心率变异性(HRV)和颈交感神经放电为指标,观察温针灸“心俞”穴后即刻及5分、10分钟,对SHR的HRV的心电RR间期(RRI)、RR间期频谱曲线总面积(TV)及低频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