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5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96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0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08篇
内科学   230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1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243篇
综合类   1806篇
预防医学   36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74篇
  8篇
中国医学   296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376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475篇
  2006年   455篇
  2005年   498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390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摘 要目的:分析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在石门县人民 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 48 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心电图检查结果,总结室性心动过速在心电图结果中的特点。 结果:对参与本研究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检查常为束支传导阻滞图样, 且常以右束支样图形比较多见。 结论:右心室前壁、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流出道室速等是导致室性心动过速的主要因素。 因此,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接受临床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中包括较多的类型,且患者存在的束支传 导阻滞检查图形也由于起源不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党群  邹黎 《西南国防医药》2006,16(4):461-461
病例男性,80岁。因胸闷、气促3月,加重3 d就诊。自述有冠心病、高血压史30余年。查体:神志清,心浊音界无扩大,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律不齐。R 24次/min,BP 178/88 mmHg,心脏彩超检查:室室顺应性降低,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返流,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2次/分,P-R间期0.16秒,窦性下传之QRS波群形态正常。多数导联可见提前出现的QRS波群,配对间歇恒定,其波群时而呈右束支型,时而呈左束支型,在V1、V5导联与窦性交替出现。V1导联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呈qR或Qr型,q或Q时限0.03~0.06秒,电压0.2~0.6 mv。心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5.
综合治疗银环蛇咬伤8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环蛇毒是神经毒素,一般咬伤后当时无明显不适感,伤后1~4h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往往因喉头水肿,外周呼吸肌麻痹以及心脏束支传导阻滞而死于呼吸、循环衰竭。1996年5月-2005年8月,共收治银环蛇咬伤患者82例,采取综合治疗方法。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安置起搏器术后的护理和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8):1203-1204
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抢救严重心动过缓,严重影响血动力学的心动过缓所致的阿一斯综合征,心脏停搏及心肌炎导致完全型房室传导阻滞等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而病人一旦安置起搏器,起搏器就成了保障病人生命的重要武器。他将终身陪伴病人。因此,安置起搏器术后的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患,男,50岁,在劳累中忽感心前区疼痛,面色苍白,随后晕倒,20min后急送入我院。心电图示下壁心肌梗塞超早期改变,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30肷/min,入院后0.5h突发心脏骤停,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阿托品lmg静推,意识转清,恢复窦性心律。患烦躁,述胸前区疼痛,查肌钙蛋白I阳性。2h后行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治疗,胸痛1h后缓解,心电图示S—T段回降至等电位线,血清CK—MB(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酶峰值提前。住院期间未再发生任何心律失常,治疗35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8.
“裂隙”现象已在动物和人类获得证实,其机理也已在实验室中确立。裂隙现象(gap phenomenon)的发生机制,主要可以分层阻滞学说解释。房室连接处在传导方面存在两个传导屏障区,它们的传导性和不应性彼此不同。离激动较近的区域,其相对不应期较长,易发生传导阻滞,称为近端阻滞区。较晚发生的激动,因脱离了近端和远端的不应期,故激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心包积液老年麻醉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5岁,因右上腹剧烈疼痛入院,诊断为胆囊结石、胆囊炎、心包积液、左侧胸膜炎、前列腺肥大。两年前在本市某医院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因心包积液(原因不明)而放弃手术治疗。患者入院眼睑水肿,唇厚舌大,皮肤干燥,反应迟钝,听力减退,心音减弱,无杂音,脉搏较弱。BP80/40  相似文献   
10.
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房室结内形成的折返在下部共同径路存在传导障碍,而出现2∶1房室传导阻滞较为少见。我们在行食管电生理和心内电生理检查时遇见6例,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对象。1995年5月至2002年2月来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4~65岁。均有心动过速发作史3~10年,发作时的体表心电图已确诊为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准备行射频导管消融术。在术前和/或术中的检查中发现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呈2∶1房室传导阻滞。2.方法。以习用的食管电生理和心内电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