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036篇
  免费   4847篇
  国内免费   2729篇
耳鼻咽喉   1319篇
儿科学   1006篇
妇产科学   547篇
基础医学   2960篇
口腔科学   833篇
临床医学   28457篇
内科学   13464篇
皮肤病学   307篇
神经病学   3101篇
特种医学   56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86篇
外科学   11545篇
综合类   42999篇
预防医学   7988篇
眼科学   661篇
药学   19453篇
  254篇
中国医学   5917篇
肿瘤学   3105篇
  2024年   687篇
  2023年   2763篇
  2022年   2454篇
  2021年   3100篇
  2020年   3083篇
  2019年   3117篇
  2018年   1550篇
  2017年   3015篇
  2016年   3258篇
  2015年   4139篇
  2014年   7290篇
  2013年   7183篇
  2012年   9280篇
  2011年   9785篇
  2010年   9145篇
  2009年   8754篇
  2008年   9067篇
  2007年   8704篇
  2006年   7564篇
  2005年   7844篇
  2004年   6251篇
  2003年   5860篇
  2002年   4970篇
  2001年   4082篇
  2000年   3004篇
  1999年   2387篇
  1998年   2068篇
  1997年   1842篇
  1996年   1612篇
  1995年   1398篇
  1994年   1096篇
  1993年   733篇
  1992年   584篇
  1991年   510篇
  1990年   424篇
  1989年   457篇
  1988年   150篇
  1987年   130篇
  1986年   114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李伟 《当代医学》2022,28(1):158-160
目的探究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92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6例,对照组单独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联合应用辛伐他汀、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TC、LDL-C、FPG、2 h PG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8、12周,实验组TC、LDL-C、FPG、2 h PG逐渐降低、HDL-C逐渐升高(P<0.05);对照组TC、LDL-C、FPG、2 h PG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疗效高于单一治疗方案,且药物联用未增加不良反应风险,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早期诊断率不高,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不可切除的中晚期,5年总生存率不足10%。近年来,微无创治疗技术快速发展,具有相对安全、高效、创伤小、便捷等优点,在控制胰腺肿瘤进展和缓解疼痛方面疗效显著,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都得到了一定改善。目前应用于胰腺癌的主要微无创治疗技术有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射频/微波消融、冷冻消融、激光消融、不可逆性电穿孔、化学消融、光动力治疗以及经皮125I粒子植入术等。本文就微无创治疗技术在不可切除胰腺癌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5.
6.
7.
8.
目的:研究分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观察组为住院接受治疗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148例,对照组为健康者,共140例。为上述观察对象开展PCT、hs-CRP和白细胞介素6检测,对单一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检出率进行比较。此外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PCT水平、hs-CRP水平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联合检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CT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其hs-CRP水平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hs-CRP和白细胞介素6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康博士信箱     
《健康指南》2020,(2):69-72
如何控制脑梗复发?康博士:我今年87岁,患高血压接近30年,长期服降压药,平安至今。CT检查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请问,如何控制脑梗复发?湖北省天门市夏XX夏读者:虽然很多脑梗塞患者已经得到了积极有效的治疗,但是在治疗之后不久就会反弹,一旦复发,将会比第一次更为严重。脑梗塞这种疾病为什么容易复发呢?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更好、更有效地预防脑梗塞的复发,这是许多患者及其家属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