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602篇
  免费   4330篇
  国内免费   3598篇
耳鼻咽喉   166篇
儿科学   488篇
妇产科学   573篇
基础医学   4892篇
口腔科学   4305篇
临床医学   20163篇
内科学   3312篇
皮肤病学   385篇
神经病学   1078篇
特种医学   58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25449篇
综合类   41329篇
预防医学   8596篇
眼科学   653篇
药学   16606篇
  284篇
中国医学   13122篇
肿瘤学   1288篇
  2024年   734篇
  2023年   2296篇
  2022年   2845篇
  2021年   3320篇
  2020年   3057篇
  2019年   3040篇
  2018年   1406篇
  2017年   2657篇
  2016年   3092篇
  2015年   3905篇
  2014年   6943篇
  2013年   7201篇
  2012年   8788篇
  2011年   9511篇
  2010年   8758篇
  2009年   8294篇
  2008年   9159篇
  2007年   8095篇
  2006年   7552篇
  2005年   8137篇
  2004年   6745篇
  2003年   6569篇
  2002年   4998篇
  2001年   4456篇
  2000年   3288篇
  1999年   2699篇
  1998年   2189篇
  1997年   1872篇
  1996年   1593篇
  1995年   1268篇
  1994年   1031篇
  1993年   687篇
  1992年   607篇
  1991年   548篇
  1990年   394篇
  1989年   468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细棒、PEEK棒固定对寰枢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新鲜成人枕骨(occipital bone,Oc)~颈椎C4节段进行测试,模拟以下手术及固定状态:①完整状态;②损伤状态:枢椎齿状突II型骨折;③坚强固定:寰枢椎均采用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直径3.5 mm钛棒连接;④PEEK棒:直径3.5 mm的PEEK棒连接;⑤细棒:直径2.0 mm钛棒连接。采用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在完整、损伤和不同的固定状态下,通过脊柱试验机对标本分别施加1.5 N·m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的纯力偶矩。采用Optotrak三维运动测量系统连续采集标本运动,分析寰枢椎之间角度运动范围和中性区。结果采用直径3.5 mm的钛棒,2.0 mm的细棒以及3.5 mm的PEEK棒固定后,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方向上均显著减小了固定节段的运动范围(P<0.05)。直径3.5 mm和2.0 mm的棒固定后的运动范围,在各个方向上无显著性差异。PEEK棒固定的运动范围仅在侧弯方向上大于坚强固定(P=0.005),其他方向无显著性差异。3种固定方式在屈伸、侧弯和旋转方向上均显著减小了固定节段的中性区(P<0.05)。各种固定方式之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寰枢关节采用直径2.0 mm的细棒固定,与坚强固定的稳定性相当。采用直径3.5 mm的PEEK棒固定,在前屈、后伸、旋转方向上与坚强固定的稳定性相当,在侧弯方向上弱于坚强固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枢椎短杠杆推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源性颈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6)与对照组(n=36)。治疗组患者以予枢椎短杠杆推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予经络推拿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以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定生活质量,测量寰枢轴线差值。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寰枢轴线差值均减小(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寰枢轴线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枢椎短杠杆推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源性颈性头痛临床疗效优于经络推拿,且能较好地改善寰枢椎不对称性,但在改善患者健康状况方面与经络推拿相同。  相似文献   
3.
4.
1998年《献血法》颁布以来,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逐步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血液采集无偿化,越来越多的公民踊跃的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随着无偿献血形式的越来越好,如何巩固献血队伍,持续推进采供血事业发展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固定献血者可以大大提升血液安全系数,而首次献血者比例则能充分反映出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献血活力和潜力,但献血者年龄的结构老龄化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研究结合晋城市地区近几年的固定献血者、首次献血比例以及献血者年龄结构,对首次献血者和固定献血者在无偿献血人群所占比例以及与献血者年龄变化趋势相关性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超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超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肩手综合征、体位性低血压以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中实施超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提升,改善患者伸进功能,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在临床具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骨钩板固定术在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共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实施克氏针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实施锁骨钩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优良率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优良率分别为73.9%和92.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临床中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实施锁骨钩板固定术治疗,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索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对下肢关节置换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谵妄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成都军区总院接受治疗的216例下肢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8例,试验组于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和谵妄发生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为5.56%,住院时间为(12.14±3.67)d,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22%和(15.37±2.98)d(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完毕与手术后24 h的意识混乱评估方法(Consciousness Assessment,CMA)、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完毕的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 Cell,S100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24 h的S100β、IL-6、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可以降低下肢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率和谵妄发生率,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探讨护理干预对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与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均等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以及疗效优良率。结果实验组的术后膝关节功能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低(P <0.05)。实验组的优良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67%(P <0.05)。结论对需接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并有效加快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速度,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椎椎间融合器(ROI-C)与传统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4月南中德骨科医院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ROI-C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为0.00%(0/30),低于对照组的6.67%(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改善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及疼痛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I-C治疗颈椎病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