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32篇
  免费   2495篇
  国内免费   1177篇
耳鼻咽喉   162篇
儿科学   164篇
妇产科学   322篇
基础医学   992篇
口腔科学   667篇
临床医学   13422篇
内科学   1885篇
皮肤病学   337篇
神经病学   567篇
特种医学   13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4618篇
综合类   15934篇
预防医学   5086篇
眼科学   140篇
药学   8420篇
  201篇
中国医学   8217篇
肿瘤学   1250篇
  2024年   567篇
  2023年   2228篇
  2022年   1675篇
  2021年   2366篇
  2020年   2200篇
  2019年   1965篇
  2018年   780篇
  2017年   1549篇
  2016年   1531篇
  2015年   1736篇
  2014年   3429篇
  2013年   3176篇
  2012年   3932篇
  2011年   4009篇
  2010年   3615篇
  2009年   3465篇
  2008年   4418篇
  2007年   3912篇
  2006年   3368篇
  2005年   3538篇
  2004年   2262篇
  2003年   1870篇
  2002年   1192篇
  2001年   939篇
  2000年   713篇
  1999年   645篇
  1998年   473篇
  1997年   442篇
  1996年   398篇
  1995年   327篇
  1994年   277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切除术在前纵隔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33例前纵隔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经侧胸入路行胸腔镜切除术,观察组经剑突下入路行胸腔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及首次下地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及72h的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切除术,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切除术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元化联合教学模式在超声引导下疼痛介入治疗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进修的30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元化联合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医师技能考核成绩、教学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医师技能考核成绩优良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观察组医师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学习兴趣的激发、疾病诊治能力的提高4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元化联合教学模式可促进超声引导下疼痛介入治疗技能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员的综合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应用指标及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九江市中医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4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低通量透析治疗,试验组予以高通量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应用指标水平及炎症介质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磷(P)、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清除血液中的大、中、小溶质,降低炎症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7.
8.
腹部手术由于创伤大,往往伴随中重度的术后疼痛,良好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1]。常规使用的硬膜外或静脉自控镇痛虽然镇痛效果确切,但存在术后恶心呕吐、过度镇静、肠麻痹甚至呼吸抑制等风险[2]。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现将QLB的解剖基础、操作方法及其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高龄经产妇阴道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和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辽宁省某医院收治的100例高龄经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高龄经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分娩技术。观察组产妇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进行无痛分娩。比较2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用时及产妇疼痛情况;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1min,5min时Apgar评分;比较2组产妇分娩过程中及产后2h出血量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用时(311.44±34.58)min,短于对照组的(348.59±40.6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74.36±13.74)mL,少于对照组的(76.34±15.9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无痛/轻度疼痛所占比例为92.0%,高于对照组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84.0%,高于对照组的50.0%,而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8.0%,低于对照组的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1min,5min时,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经产妇阴道分娩中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安全可靠,其不仅能够缓解产妇疼痛,还可缩短产程,改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阐述疼痛的渊源,综述分娩疼痛与无痛分娩的研究进展,分析药物性分娩镇痛存在的争议。目前认为应该根据现代医学模式,根据产妇的自身特点选择适当分娩镇痛方法,既要有心理方面又有合适的方法和药物,新的药物应用和新的不给药方式的应用将促进分娩镇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