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485篇
内科学   95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430篇
预防医学   124篇
药学   147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3.
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科PBL教学法在临床心肺复苏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的开展基础数据选择2016年9月—2018年7月进入医院重症医学科实习学生64例,按照学生自身意愿以及学校安排将参与实验学生分为均数相同的两个小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实验人数均为32例,其中对照组(n=32)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观察组(n=32)则应用PBL教学法教学,对比两组学生在学期结束后整体的学习质量情况和教学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学生经过测试后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分均对比对照组更高,教学效果更加理想,观察组学生对于教学的满意率评价更高,P<0.05.结论 重症医学科临床心肺复苏术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对教学方法 进行改进,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提供更加理想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5.
急诊手术后部分老年患者病情危重至心肺复苏术无效而被给予“不复苏(DNR)”指令。最近美国科研人员研究了DNR指令及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影响因素。他们对2000年1月1日后收住重症监护室(ICU)前接受了急诊手术的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研究指标包括年龄、性别、入院诊断、原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APACHEⅢ)和年龄修正的APACHEⅢ评分(aAⅢ)、DNR指令的发布、发病率及病死率。主要结果为DNR状态、发病率及病死率。研究按年龄(〉75岁和≤75岁)和性别进行分组,总计纳入了723例达到研究标准的急诊手术患者(消化道35.0%,创伤20.0%,神经系统17.0%)。92例患者(12.7%)被下达了DNR指令,病死率为82.6%。女性患者发生DNR状态较多(16.4%比9.5%,  相似文献   
6.
心肺复苏后血管紧张素Ⅱ与醛固酮分离现象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Ⅱ)与醛固酮(ALD)分离现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A组)和35例健康成年人(B组)血中皮质醇(COR)、AⅡ和ALD的含量。结果(1)A组的COR为(471.54±29.78)nmol/L、AⅡ(97.69±13.35)ng/L、ALD(261.03±34.13)pmol/L均分别显著高于B组的(411.52±21.94)nmol/L、(63.70±9.71)ng/L、(242.91±21.03)pmol/L(P<0.05)。(2)在6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中,低ALD的发生率为35%(21/60),高ALD率为51.67%(31/60)。(3)低ALD组的平均动脉血压(42.26±11.93)mm Hg,非低ALD组(53.59±9.88)mm Hg(P<0.05);低ALD组器官衰竭个数(3.81±0.73)、病死率90.48%、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71.43%(16/21)、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61.91%(13/21),均分别高于非低ALD患者组[(2.55±0.69)、51.29%、46.16%和30.77%](P<0.05)。结论心肺复苏后患者中存在AⅡ-ALD分离现象并非罕见,而且病情更严重,预后更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7.
心脏直视术中复跳困难的处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提高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脏复苏率,降低心脏手术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1202例心脏直视手术中21例心脏复苏困难的处理经验。结果:本组复苏成功19例,失败2例,均为心内畸形纠正不完全。除常规复苏方法外,本组采用一些特殊的复苏方法,包括外科手段的介入、心脏过度膨胀的处理、冠状动脉气栓的处理等。结论: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脏复苏困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与手术操作有关,只要正确分析、尽早判断复苏困难的特殊原因,恰当地采用特殊的复苏方法及时进行复苏,绝大数可获成功。  相似文献   
8.
郝晋东 《中国针灸》2005,25(7):473-473
李某,男,38岁,干部.1999年6月12日晚8:30入院.病史:当晚在住处不慎被电击伤,当即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约40分钟后被同事发现,急送入医院,来院时见呼吸停止,ECG示室颤.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持续高流量吸氧并反复行2次电击复律等综合抢救.10分钟后心跳呼吸恢复,但仍深昏迷,时有抽搐发作.在常规予中枢兴奋剂、脱水剂、脑细胞营养剂、激素及能量合剂等药物后,于起病4小时后自主呼吸恢复.次日晨延请会诊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9.
急诊心肺复苏失败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诊心肺复苏失败原因 ,以便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急诊抢救室及重症监护室抢救成功与失败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急救反应时间 ,复苏开始时间 ,除颤器、气管插管等使用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心肺复苏开始太迟 ,没有及早使用除颤器、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操作不到位 ,没有合理使用复苏药物是抢救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心肺复苏术的三阶段ABCD四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收到最近出版的AdvancedCardiacLifeSup-port(ACLS)一书(1997),有关心肺复苏等内容较前二版(1987、1992)有很多更新,现拟陆续摘编,供同道们参考。该版建议,对心搏骤停病人,复苏过程应采取下列三阶段ABCD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