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 (arsenictrioxide ,As2 O3 )诱导人卵巢癌细胞株 3AO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以人卵巢癌细胞株 3AO细胞为体外实验对象。通过台盼蓝染色法 ,测定不同浓度As2 O3 作用不同时间对 3AO细胞的生长抑制率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 ,通过碘化丙啶 (PI) /罗丹明 12 3(Rho damine12 3,Rh12 3)双重染色测定 3AO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 (△Ψm) ;通过吖啶橙染色 ,荧光显微镜观察As2 O3 作用后 3AO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 :As2 O3 对 3AO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具有时间与剂量依赖性 (P <0 0 5 ) ;3 0 μmol/L的As2 O3 作用 4 8h后 3AO细胞中PI- Rh12 3- 细胞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As2 O3 作用后 ,3AO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特征。结论 :As2 O3 通过诱导凋亡来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株细胞的生长 ,其机制与线粒体跨膜电位△Ψm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2.
刘颖菊  薛春生  周歧新 《药学学报》2000,35(11):810-813
目的 观察全脑缺血再灌流后Fas和FasL基因在脑内表达的变化及氟桂嗪的影响。方法 用大鼠4血管结扎全脑缺血30 min再灌流模型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果 脑缺血再灌流6 h在皮质及海马区即出现Fas表达阳性细胞,24~48 h时达高峰;FasL则在12 h后出现,48~72 h时达到高峰。ip氟桂嗪10 mg.kg-1和20 mg.kg-1则Fas和FasL的表达明显低于不给药的缺血再灌流对照组,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脑缺血再灌流可诱导促凋亡基因Fas和FasL在缺血易感部位表达,钙拮抗剂氟桂嗪可抑制其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体外高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W istar乳鼠进行原代心肌细胞培养致75%融合后,换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并转移到24孔板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G lu组及PGZ组。48h后,分别测定各组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含量、生长情况、增殖活性及凋亡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经过吡格列酮干预后,乳酸脱氢酶含量显著下降、细胞存活率增高、坏死细胞和凋亡细胞明显减少。结论吡格列酮能够抑制体外高糖培养的乳鼠心肌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对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及特点。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光镜、电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分析不同浓度NDGA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形态和细胞调亡峰的变化。结果:①不同浓度(50-200μmol/L)的NDGA处理ECV-304细胞24-72h后或一定浓度(100μmol/L)的NDGA处理ECV-304细胞不同时间(1-7d)后,内皮细胞由多角形变长,呈梭形,细胞稀疏,核分裂明显减少,显示细胞增殖的抑制,上述变化与NDGA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②NDGA处理后,部分细胞呈现出调亡样形态学改变,以48h为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也出现明显高于对照的调亡峰即亚G0峰,12h时相点最高(20.42%)。此外,处理后的细胞也有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与NDGA的浓度呈正比。结论:NDGA对内皮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有抑制,形态学初步证明也有诱导调亡等作用,这在影响血管生成中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实验性前列腺增生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大鼠去势后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引起前列腺增生法造模,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姜黄素60天后,处死大鼠观察大鼠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的变化;HE染色光镜观察前列腺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NA、Ki67、bax和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姜黄素可以明显降低大鼠的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指数;减少前列腺组织中PCNA、Ki67和bcl-2表达。而上调bax的表达。结论:姜黄素可以抑制实验性大鼠前列腺增生细胞的增殖。其机理可能与下调细胞增殖蛋白PCNA、Ki67和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增加bax的表达量相关。  相似文献   
6.
当归对大鼠局灶性缺血脑组织细胞凋亡和MAP-2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实验动物模型 ,观察当归对于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线栓法制作单侧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缺血 2h ,再灌 4 8h。当归治疗组缺血再灌后静脉滴注 5 0 %当归注射液 3 5~ 4ml。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 ,免疫组化观察微管相关蛋白 (MAP 2 )的表达。结果显示 ,当归治疗组较缺血再灌组脑缺血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减少 ,凋亡率下降 ,当归治疗组MAP 2的表达明显恢复 ,接近对照组。结论 ,当归能减少脑缺血损伤后缺血区细胞凋亡的发生 ,促进微管相关蛋白 (MAP 2 )表达 ,这是当归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配体受体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RT—PCR检测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20例前列腺癌组织中的死亡受体DR4、DR5、假受体DcRl、DcR2的mRNA表达。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DR4、DR5、DcR1均为85%(17/20);DcR2为75%(15/20)。前列腺癌组织中死亡受体DR41、DR5为80%(16/20);DcR1阳性表达率为15%(3/20);假受体DcR2于前列腺癌组织中未见表达。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的DcR1、DcR2受体缺乏表达,DcR1、DcR2在前列腺癌的凋亡调控途径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喜树碱抑制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喜树碱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喜树碱分别作用于Tca8113细胞24、48、72 h.分别用MTT法、光镜和电镜观察,流式细胞术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状况.结果喜树碱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最佳浓度范围为0.016~8μg/mL.镜下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喜树碱浓度≥1μg/mL,作用48 h,可引起细胞凋亡,细胞阻滞于S期.琼脂糖凝胶电泳呈凋亡特征性梯状带.结论喜树碱对Tca8113细胞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抗肿瘤机制与诱导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激系统对缺血预适应中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家兔在体心经典缺血预适应(IPC)实验为基础,增设结扎肾上腺组(Lig组),米非司酮组(皮质醇受体水平阻滞剂)(MF组),甲基强的松龙组(MP组),以TUNEL法,DNA ladder及流式细胞仪(FASCan)检测凋亡的存在及凋亡率,同时检测血清皮质醇动态变化,考察应激启动的皮质醇分泌对缺血预适应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TUNEl染色显示MP组和IPC组比较凋亡率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5.05±2.25 % vs 3.46±0.82 %,P>0.05),MF组和Lig组与IP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7.73±3.08 %,16.62±12.35 % vs 3.46±0.82 %,P<0.05);DNA ladder半定量显示MP组和IPC组电泳条带明显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Lig组,MF组心肌细胞凋亡较IP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82±1.38 %,3.22±0.67 % vs 1.72±0.2 9%,P<0.05),MP组与IPC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2.04±0.74 % vs 1.72±0.29 %).结论 从细胞凋亡角度观察IPC的心肌保护作用,结扎肾上腺,受体水平阻滞皮质醇作用可明显削弱其保护作用,MP可一定程度模拟其保护作用,说明应激系统的部分组分通过影响IPC的心肌细胞凋亡起到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与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产物的关系。方法应用TUNEL技术检测30例正常月经周期的增生期子宫内膜,28例简单增生,2例复杂增生子宫内膜标本的凋亡指数(AI)。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及bax基因在子宫内膜的表达。结果简单增生和复杂增生子宫内膜AI比正常增生期AI高(P<0.05);bcl-2基因在正常增生期表达比在简单增生和复杂增生表达略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bax基因在简单增生和复杂增生表达比在正常增生期表达高(P<0.05)。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发病与细胞凋亡有关,且与bcl-2,bax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