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miR-30a-3p与NOD1的靶向关系,及其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和机制。 方法 将细胞分为Ctrl组、H/R组、miR-30a-3p mimic组和miR-30a-3p inhibitor组,经过缺氧复氧处理后,转染相应的miRNA处理细胞,RT-PCR检测miR-30a-3p和NOD1基因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检测miR-30a-3p和NOD1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NOD1、p-RPI2、p38 MAPK、NF-κB(p65)、cl-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Hoechst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LDH、CK、MDA、T-SOD水平。 结果 miR-30a-3p表达水平随缺氧复氧处理时间增长而下降,NOD1基因表达水平随缺氧复氧处理时间增长而升高。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中,NOD1 WT+miR-30a-3p mimic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低于NOD1 WT+NC组。与Ctrl组比较,H/R组miR-30a-3p基因表达水平、细胞活性、T-SOD水平降低,NOD1、p-RPI2、p38 MAPK、NF-κB(p65)、cl-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LDH、CK、MDA水平、细胞凋亡率升高;与H/R组比较,miR-30a-3p mimic组miR-30a-3p基因表达水平、细胞活性、T-SOD水平升高,NOD1、p-RPI2、p38 MAPK、NF-κB(p65)、cl-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LDH、CK、MDA水平、细胞凋亡率降低,miR-30a-3p inhibitor组miR-30a-3p基因表达水平、细胞活性、T-SOD水平降低,NOD1、p-RPI2、p38 MAPK、NF-κB(p65)、cl-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LDH、CK、MDA水平、细胞凋亡率升高。 结论 miR-30a-3p可靶向作用于NOD1,缓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造成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The mechanism for tension prolongation during reoxygenation following myocardial hypoxia was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prior addition of isoproterenol, reserpine, quinidine, lidocaine and insulin or a change in pH,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rate, preload or duration of hypoxia did not qualitatively alter the appearance of the phenomenon. On reoxygenating hypoxic prepara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5, 10 or 20% oxygen, tension prolongation was clearly present when little increase in isometric tension was evident. Inhibition of glycolysis by iodoacetate did not alter the appearance of the phenomenon during reoxygenation. Three respiratory inhibitors, antimycin A, rotenone and cyanide, at concentrations which did not prevent an increase in isometric tension during recovery from myocardial hypoxia, all completely prevented the appearance of tension prolongation. Two uncouplers of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2–4 dinitrophenol and carbonyl cyanide m-chlorophenyl hydrazone at concentrations large enough to lead to mechanical deterioration despite the presence of oxygen, failed to prevent the appearance of tension prolongation upon reoxygen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myocardial respiratory activity, independent of ability to generate high energy phosphate, appears capable of altering the duration of mechanical events during reoxygenation of hypoxic heart muscle.  相似文献   
3.
慢性缺氧/再氧合小鼠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慢性缺氧/再氧合小鼠模型,旨在用于研究慢性缺氧/再氧合所致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设计并制作氧浓度自动控制仪及密闭箱,在氧浓度测量仪的监测下,通过控制程序设定氧气、氮气、及空气吹入的时间及流量,自动调控并记录密闭箱内的氧浓度,使得密闭箱内的氧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在不同的缺氧时刻,经箱壁上的操作孔抽取小鼠心脏血液标本,立即血气分析,取得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等数据。结果在每一缺氧/再氧合循环中,密闭箱内氧浓度随时间推移而周期性波动于(21.72±0.55)%与(6.84±0.47)%之间,R2=0.9411;小鼠血氧饱和度随箱内氧浓度在高于95%与70%之间呈周期性波动,R2=0.6424;血氧分压随箱内氧浓度在分别高于10kPa与5kPa之间呈周期性波动,R2=0.7934;循环时间与血二氧化碳分压无相关关系,R2=0.0718。结论该实验成功建立了缺氧/再氧合动物模型,排除了二氧化碳潴留因素,可以单因素分析慢性缺氧/再氧合对实验动物病理生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所致的损伤及早期生长反应蛋白-1(Egr-1)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制作心肌细胞H/R损伤模型。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一般形态、自发性搏动及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心肌细胞Egr-1蛋白阳性表达的细胞数。结果H/R造成心肌细胞形态异常、搏动节律紊乱,导致超微结构损害;H/R诱导心肌细胞Egr-1表达明显增强。缺氧及复氧前给予F2则能改善H/R所致心肌细胞病理损害,抑制心肌细胞Egr-1的过量表达。结论F2对培养心肌细胞H/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Egr-1蛋白过量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心脏病儿体外循环的再氧合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高氧分压体外循环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的再氧合损伤。方法 选择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按照病种随机分成2组,第一组: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n=10);第二组:紫绀型先矢性心脏病(n=10)。体外循环均采用100%氧气预充和转流,在体外循环开始前、1min、5min和10min,分别测定颈内静脉血心肌肌钙蛋白(cTnI)、S100卢蛋白(S100)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观察临床指标。结果体外循环前,两组cTnI、S100卢和MDA含量均在正常水平,无显著差别。体外循环开始三者均明显上升,血清cTnI含量在体外循环开始1min,5min时,紫绀型组升高水平均高于非紫绀型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血清S100口含量在体外循环开始1min、5min和10min时,紫绀型组均高于非紫绀型组,5min和10min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清MDA含量在体外循环开始1min、5min和10min时,紫绀型组均高于非紫绀型组,1min、5min和10min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临床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氧分压体外循环再氧合可导致心肌和脑组织氧自由基介导的再氧合损伤;而且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再氧合损伤比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更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抗凋亡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新生1~3 d的SD鼠,原代分离,培养其心肌细胞72 h后随机分成正常对照、单纯缺氧/复氧及卡维地洛 缺氧/复氧组。使培养板中的细胞缺氧(氧浓度<1%)120 mm,复氧30 min,制造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观察卡维地洛对缺氧/复氧心肌存活率及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卡维地洛 缺氧/复氧组心肌细胞存活率为(70.21±2.12)%,显著高于单纯缺氧/复氧组的(58.39±3.22)%(P<0.05);卡维地洛 缺氧/复氧组Bcl-2蛋白表达为(12.22±1.62)%,与单纯缺氧/复氧组(20.32±3.6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维地洛 缺氧/复氧组Bax蛋白表达为(32.62±4.22)%,显著低于缺氧/复氧组的(40.21±3.22)%(P<0.05);卡维地洛 缺氧/复氧组Bcl-2/Bax比值为0.62,显著高于缺氧/复氧组的0.30(P<0.05)。结论卡维地洛有显著抗缺氧/复氧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缺氧/复氧损伤的心肌细胞Bax表达,使Bcl-2/Bax比值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氧/复氧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株SKOV3增殖能力的改变及其相关机制。方法:SKOV3细胞分别缺氧24h及缺氧后复氧培养不同时间。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用HIF-1α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预处理细胞30min后,检测上述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复氧24h细胞增殖率增加(1.38±0.60,P=0.023);复氧48h细胞增殖率恢复为常氧培养水平(0.67±0.28,P=0.48)。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复氧24h时S期细胞增加[(48.45±1.15)%,P=0.013],G1期细胞减少[(45.71±2.28)%,P=0.044]。常规培养的SKOV3稳定表达HIF-1α,缺氧可使HIF-1α蛋白表达增加(P=0.0045),复氧8h,HIF-1α表达迅速下降。Rapamycin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从而降低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缺氧/复氧可增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增殖能力,HIF-1α通路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细胞膜及线粒体Cx43表达变化的研究,探讨不同浓度庚醇(Heptanol)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作用。方法将SD乳鼠培养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组(AR组),溶酶组(DMSO组),0.1mmol/L庚醇预处理组(0.1HT组),0.5mmol/L庚醇预处理组(0.5HT组),1.0mmol/L庚醇预处理组(1.0HT组),2.0mmol/L庚醇预处理组(2.0HT组)。除Control组外,H/R组,DMSO组以及各浓度heptonal预处理组均进行缺氧/复氧处理。检测Cx43mRNA水平,并提取心肌细胞线粒体蛋白,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含量。结果 AR组、0.1HT组和0.5HT组较control组的Cx43mRNA表达水平及线粒体Cx43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 HT组和2.0HT组与AR组相比较,Cx43mRNA表达水平及线粒体Cx43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eptanol预处理可以逆转I/R导致的细胞膜及线粒体Cx43的减少,但作用效果与浓度有关。线粒体Cx43可能参与了heptanol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临床相关浓度丙泊酚对缺氧肝细胞复氧后核因子κB诱导激活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携带报告基因的6κB-TK-Luc质粒转染离体培养的LO2肝细胞,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组)、缺氧复氧组(HR组)、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50M)阻断组(PD组),每组按加入丙泊酚浓度不同分为4个亚组(终末浓度为0、125、25、50M)。除CO组正常培养外,其余各组均给予缺氧4h后复氧8h处理。分别测定KB序列依赖性报告基因虫荧光素酶(Luc)的转录表达水平和肝细胞凋亡率。结果氧肝细胞复氧后Luc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较CO组明显升高(P〈0.01)。不同浓度的丙泊酚明显降低缺氧肝细胞复氧后的Luc表达水平(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但其作用可被联合应用的PDTC所消除。较高浓度(25M和50M)的丙泊酚可有效抑制缺氧复氧处理后的肝细胞凋亡率(P〈0.05),而联合应用PDTC后,50M丙泊酚亚组仍显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较高浓度的丙泊酚(≥25M)可有效降低缺氧复氧后的肝细胞凋亡,其作用部分与抑制核因子κB的诱导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miR-30a-3p与NOD1的靶向关系,及其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和机制。 方法 将细胞分为Ctrl组、H/R组、miR-30a-3p mimic组和miR-30a-3p inhibitor组,经过缺氧复氧处理后,转染相应的miRNA处理细胞,RT-PCR检测miR-30a-3p和NOD1基因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检测miR-30a-3p和NOD1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NOD1、p-RPI2、p38 MAPK、NF-κB(p65)、cl-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Hoechst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LDH、CK、MDA、T-SOD水平。 结果 miR-30a-3p表达水平随缺氧复氧处理时间增长而下降,NOD1基因表达水平随缺氧复氧处理时间增长而升高。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中,NOD1 WT+miR-30a-3p mimic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低于NOD1 WT+NC组。与Ctrl组比较,H/R组miR-30a-3p基因表达水平、细胞活性、T-SOD水平降低,NOD1、p-RPI2、p38 MAPK、NF-κB(p65)、cl-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LDH、CK、MDA水平、细胞凋亡率升高;与H/R组比较,miR-30a-3p mimic组miR-30a-3p基因表达水平、细胞活性、T-SOD水平升高,NOD1、p-RPI2、p38 MAPK、NF-κB(p65)、cl-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LDH、CK、MDA水平、细胞凋亡率降低,miR-30a-3p inhibitor组miR-30a-3p基因表达水平、细胞活性、T-SOD水平降低,NOD1、p-RPI2、p38 MAPK、NF-κB(p65)、cl-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LDH、CK、MDA水平、细胞凋亡率升高。 结论 miR-30a-3p可靶向作用于NOD1,缓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造成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