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纳米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兴起的新技术。此种新技术是指在1-100nm这一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进行研究和应用。通过直接操纵和安排原子、分子将物质转变成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的科学技术。纳米技术研究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和分子为起点,从纳米材料出发或采用纳米加工技术,制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从而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模式。纳米科技保健产品对促进人类健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对断奶仔猪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脱碘酶活性的影响。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2种硒源分别以0.1、0.2、0.3、0.4、0.5、1.0 mg/kg 6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配制成12种试验日粮,基础日粮作对照,饲养“杜长大”断奶仔猪(8.3 kg左右)。结果表明:以亚硒酸钠形式添加的硒浓度为1.0 mg/kg时,仔猪生长性能和GSH-Px活性显著低于0.2~0.4 mg/kg硒添加水平(P<0.05),纳米硒添加浓度为1.0 mg/kg,仔猪生长性能和GSH-Px活性仍然保持在高峰平台;硒源添加浓度为0.10~0.40 mg/kg时,两种硒源对GSH-Px活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在0.50和1.0 mg/kg硒添加水平上,纳米硒组GSH-Px活性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基础日粮组肝脏脱碘酶活性显著低于各硒源的添加水平(P<0.05),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脱碘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上述结果提示:纳米硒的Weinberg剂量-效应的最适剂量范围宽于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3.
组织工程包括细胞和生物支架两部分.其中细胞的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架材料的优劣.良好的生物支架应该能尽可能地模拟细胞在体内的内环境,从而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微环境.纳米材料由于很好地模拟了细胞在体内的拓扑结构,从而在组织工程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综述了纳米材料在各种细胞体外培养中的作用,初步探讨了纳米材料对细胞促进作用的机制,并对纳米材料在肝脏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突发事件造成的放射性核素内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促排剂的研发和及新技术的应用可减少核素产生的内照射的损伤。纳米制剂较传统制剂具有提高药物溶出度、靶向和定位释药、易穿过生物膜屏障等优点。近年来很多学者针对不同促排药物,采用不同的纳米制剂形式,包括纳米微粒、纳米脂质体、纳米乳等进行相关研究,以期达到更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性能优异的纳米材料具有高效快速吸附、高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放射性核素促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将核素内污染按核素沉积的不同部位和组织器官进行分类,介绍了相关纳米制剂及纳米材料在放射性核素促排中的应用,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键合表阿霉素纳米胶束(EPI-NPs)在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肝内的分布及药效.方法 制备具有靶向控释作用的EPI-NPs,Walker-256细胞直接注射法制作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通过肝动脉灌注给药(EPI含量均为2 mg/kg),利用组织荧光和匀浆荧光技术对比分析EPI-NPs和表阿霉素(EPI)在肝内的分布特点,并作药效对比.结果 EPI-NPs组肿瘤组织的EPI荧光强度高于肝组织(P<0.05),而EPI组则表现为平均分布;EPI-NPs组在肿瘤及肝内的EPI荧光强度均高于EPI组(P<0.05).EPI-NPs组大鼠肝移植瘤的体积抑瘤率及质量抑瘤率分别为72.96%和68.19%,EPI组的体积抑瘤率及质量抑瘤率分别为39.16%和35.33%,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PI-NPs组生存率高于EPI组(P<0.05).结论 EPI-NPs具有良好的肿瘤组织靶向性和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加纳米银敷料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3月Ⅱ度烧伤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rhEGF,对照组创面换药时外用生理盐水,其他处理措施两组完全相同。观察两组患者创面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生成情况。结果治疗组浅Ⅱ度和深Ⅱ度烧伤的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深Ⅱ度烧伤患者的瘢痕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98,P<0.05);治疗组外用rhEGF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hEGF加纳米银敷料治疗Ⅱ度烧伤能加快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纳米级Ag85B蛋白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免疫学特性检测.方法 利用S-layer/Streptag I这一具有自我组装能力的纳米模式嵌合结核杆菌分泌的Ag85B蛋白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Ag85B蛋白,表达后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 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Streptag I-SbpA-Ag85B成功构建,并可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得到的Streptag I-Sbpa-Ag85B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正确,重组蛋白能被结核患者血清识别.结论 重组后的Ag85B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所建立的原核表达体系为新型结核疫苗研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纳米银纱布对海水及自来水浸泡的兔后肢枪伤伤道的治疗作用。方法 兔双后肢致枪伤后伤道分为 2组。组 1:伤道海水浸泡 5h ;组 2 :伤道自来水浸泡 5h。两组实验侧用纳米银纱布 ,对照侧用凡士林纱布换药治疗。各组均于浸泡后 30min和 1、2、3、4、5h取伤道组织活检 ,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 组 1:实验侧较对照侧创周炎出现晚 ,程度轻 ,伤道内干燥 ,分泌物少。平均愈合时间 :实验侧入口 (2 9 4± 6 6 )d ,对照侧入口 (36 3± 6 0 )d (P <0 0 1) ;实验侧出口 (2 0 1± 6 0 )d ,对照侧出口 (2 7 3± 5 7)d (P <0 0 1)。组 2 :实验侧仅 1只兔创周轻度红肿 ,对照侧创周均有红肿 ,分泌物多。平均愈合时间 :实验侧入口 (13 0± 1 5 2 )d ,对照侧入口 (16 0± 3 10 )d(P <0 0 1) ;实验侧出口 (11 0± 2 75 )d ,对照侧出口 (15 6± 2 85 )d(P <0 0 1)。结论 纳米银纱布有抗感染和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纳米-高频脉冲光技术治疗肾癌的效果.方法 用人ACHN细胞株接种BALB/c裸小鼠,制备荷瘤动物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高频脉冲光治疗组(治疗1组)、纳米-高频脉冲光治疗组(治疗2组)、高频脉冲光预防治疗组(预防1组)和纳米-高频脉冲光预防治疗组(预防2组),均采用照射治疗,周期为4周,定期测量肿瘤体积,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病理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肿瘤体积(746.00±66.66)mm3,治疗1组肿瘤体积(107.95±37.44)mm3,2组(88.56土57.20)mm3;治疗组平均瘤体积及肿瘤生长曲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2组间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1组肿瘤体积(32.58±13.94)mm3、2组(40.35±15.04)mm3,与同期对照组(398.85±112.23)m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预防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频脉冲光和纳米-高频脉冲光均能有效治疗肾癌,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肾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GFP为目的 基因,比较自制纳米级超声微泡造影剂和脂质体的转染效率,探讨自制纳米级超声微泡造影剂作为基因载体的可行性.方法 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超声微泡浓度对HepG2的细胞毒性;取安全浓度的超声微泡造影剂和脂质体分别与4、8、16μg的PShut-tle-IRES-hrGFP-1质粒结合后转染HepG2细胞,24 h后利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两者的GFP转染效率.结果 MTT法显示超声微泡造影剂浓度≤5%时对HepG2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P<0.05);超声微泡造影剂能将GFP基因成功转运到HepG2细胞内并高效表达,微泡造影剂+8μg质粒组转染效率达(32.61±3.42)%;脂质体+4 μg质粒组的转染效率为(34.12±8.0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纳米级超声微泡造影剂能成功转运外源DNA进入细胞内,其转染效率与脂质体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