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1篇
  免费   478篇
  国内免费   261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71篇
妇产科学   53篇
基础医学   401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1523篇
内科学   851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12篇
特种医学   1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16篇
综合类   2601篇
预防医学   467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1189篇
  13篇
中国医学   415篇
肿瘤学   506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389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316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459篇
  2014年   656篇
  2013年   628篇
  2012年   789篇
  2011年   761篇
  2010年   615篇
  2009年   566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和血管内皮生成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蛋白表达及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与乳腺癌其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增生组21例、导管内癌组10例、浸润性导管癌68例病灶内EMMPRIN、VEGF-C和LVD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计量资料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EMMPRIN、VEGF-C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乳腺增生组比较,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组EMMPRIN、VEGF-C的阳性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腺增生组的LVD为(8.38±3.18),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组分别为(9.80±2.78)、(10.82±5.51),三组L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MPRIN和VEGF-C的阳性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转移个数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EMMPRIN和VEGF-C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腺癌组织中EMMPRIN与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90,P0.05)。结论 VEGF-C在乳腺癌淋巴管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EMMPRIN和VEGF-C在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血肌酐和尿常规的常规检测基础上联合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肾功能损伤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2019年2~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一科住院的169例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完善其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检测;分析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及其差异,血肌酐升高及血清胱抑素C升高的比例及其差异。计算应用替诺福韦酯(TDF)及合并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的肾功能损伤的相对危险度。 结果169例HIV感染者中尿常规示尿蛋白阳性者5例(3.0%),尿微量白蛋白升高者17例(10.1%),两者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5.9、P = 0.007)。血肌酐升高者10例(5.9%),血清胱抑素C升高者20例(11.8%),两者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3.0、P = 0.042)。在尿常规和血肌酐检测的基础上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的总体阳性检出率为49例(30.0%)。CD4+ T淋巴细胞计数< 200个/μl与≥ 200个/μl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别为0.94(0.83,1.05)mg/L、0.85(0.77,0.95)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3.02、P = 0.003)。应用TDF及合并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的肾功能损伤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1、1.5、1.9、2.2和1.4。 结论HIV感染者中,单纯以尿常规为依据评估有无蛋白尿,以血肌酐水平为依据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会低估肾功能损伤的患病率。在常规检测血肌酐和尿常规的基础上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在提高HIV感染者肾功能损伤检出率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低CD4+ T淋巴细胞计数、应用TDF及合并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均为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与血糖、血脂及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胱抑素C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密切相关。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心血管疾病(CVD)患病率增高,尤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与CVD危险因素的增加密切相关,还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增高有关。因此,甲状腺疾病与CVD的相关性研究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7.
<正>患者,男,41岁,因咳嗽、胸闷伴痰血1月余于2012年5月3日入院。入院查体:患者体温、血压未见异常;心界扩大,心音略低。胸部CT:(1)右心房内占位;(2)心包及左侧胸腔积液伴左下肺部分不张;(3)右上肺大泡伴双肺斑点片状模糊影(图1A)。心脏超声提示:(1)心包积液;(2)右房内占位性病变(大小约28 mm×37 mm,其游离缘可见多条飘带样回声随血液摆动,其中最长者约30mm,舒张期可达三尖瓣口)。腹部B型超声、头颅CT均未见明显病变,拟诊为"心房占位(恶性肿瘤可能)"。患者胸部CT提示有双肺有斑点片状模糊影,考虑为转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血清胱抑素C在儿童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0例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功能不同分成4组,各15例,分别为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不全期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组、肾功能衰竭期组;另15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统一测定本次观察对象的血清胱抑素C含量、血肌酐含量、血尿素氮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患有肾病综合征的儿童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随着患儿肾功能不全程度的不同,各组间血肌酐、尿素氮以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损伤程度越大,该指标水平越高,同时各组间比较P0.05;不同指标判断患儿肾功能的灵敏度不同,其中血肌酐为50%,尿素氮为48.33%,血清胱抑素C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在儿童肾病综合征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客观性及准确性均较强,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