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4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48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机制。方法:将SOD1G93A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及利鲁唑治疗组,每组各8-10只。小鼠日龄30 d后,针刺组选取双侧天枢穴(ST25)及足三里穴(ST36)予以电针治疗。利鲁唑治疗组按照30 mg/(kg·d)的剂量予以90 d日龄小鼠灌胃治疗,1次/d。模型组及对照组常规饲养,不予干预。于小鼠电针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对4组进行体质量记录及行为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脑干及脊髓中IBA-1和TNF-α表达变化。结果:正常组小鼠精神状态及运动功能良好,针刺组及利鲁唑组小鼠较模型组精神状态及运动功能明显改善; 转棒实验结果显示针刺组及利鲁唑组小鼠潜伏期较模型组延长;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在模型组脑干IBA-1阳性细胞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 而利鲁唑组IBA-1阳性细胞表达虽有降低,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结果与IBA-1阳性细胞在脊髓L4-5节段表达趋于一致(P<0.05)。针刺治疗后脊髓中促炎因子TNF-α表达明显减少(P<0.05),但利鲁唑组较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及利鲁唑灌胃治疗均可以改善小鼠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但早期针刺干预明显减少脑干及脊髓中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抑制促炎因子TNF-α释放,表明电针治疗ALS有效,其机制可能与针刺抑制神经炎症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电针足三里穴对人体幽门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内镜测压术,检测电针足三里穴前后部分健康成人和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幽门括约肌压力参数变化。结果表明:电针足三里穴对幽门括约肌压力波参数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升高低振幅波和降低高振幅波,与电针非经穴点的单纯抑制效应有显著区别。提示电针足三里穴有兴奋和抑制幽门括约肌功能的双相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3.
电超导中药经皮外治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症1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桂香 《新中医》2004,36(1):42-43
目的:探讨电超导中药经皮外治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212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62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中药外治法,对照组用口服西药升白细胞治疗,10天为1疗程。2组患者均在治疗后3、7、10天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3、7、10天后,2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外治法可作为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症的一种治疗途径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艾灸足三里治疗顺铂所致迟发性呕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治疗顺铂所致迟发性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A、B两组各50例,A组(治疗组):枢星3mg 0.9%NS20ml化疗前30min iv d1-3 艾灸足三里d1-7;B组(对照组):枢星3mg 0.9%NS20ml化疗前30min iv d1~3,观察化疗后7d内呕吐情况.结果:A组控制迟发性呕吐的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治疗顺铂所致迟发性呕吐疗效好、经济、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评价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胰腺炎并发肠麻痹的疗效.方法 20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B和C组.A组患者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酶活性药物、抗感染、营养支持、中药汤剂管喂及灌肠等基础治疗.B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生理盐水穴位注射;C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比较3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中转手术率和死亡率等情况.结果 C组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与A、B两组比较均缩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高于A、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住院时间较A、B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中转手术率、多器官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A、B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胰腺炎能缩短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肠麻痹;能提高胰腺炎治疗的总体有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低频电针单侧足三里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糖代谢的影响,探讨低频电针足三里对T2DM大鼠的疗效机制。方法将30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20只。造模组造模后将造模成功的1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和针刺组8只。针刺组予电针单侧足三里治疗,模型组只束缚不干预。比较3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及定量胰岛素敏感检测指数(QUICKI),观察胰岛β细胞的形态。结果 FBG治疗前与空白组比较,针刺组和模型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空白组比较,针刺组和模型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FI治疗前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UICKI治疗前与空白组比较,针刺组和模型组均降低(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较空白组降低(P<0.05),针刺组较模型组升高(P<0.05)。在光镜下,针刺组胰腺组织分布均匀度与空白组接近,胰岛结构比较完整,细胞密度略低于空白组,胰岛β细胞胞浆见少量肿胀,纤维组织稍有增生。结论电针足三里能有效控制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T2DM大鼠模型的病情发展,改善胰岛素敏感度及胰岛β细胞的形态。  相似文献   
8.
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足三里穴对其胃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足三里穴(ST36),采用胃电测定和胃排空测定的方法,观察胃运动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确定FD患者。预先测定FD患者进餐前、后胃电活动的变化和B超测定胃排空,采用针刺FD患者双侧足三里穴(连续3d),再测定进餐前、后胃电活动的变化,以及B超测定胃排空,观察针刺FD患者足三里穴对其胃动力作用的影响。同时设立健康志愿对照组。结果FD患者在进餐前后,胃电活动呈现不规律的电活动改变。胃的排空呈现减慢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给予针刺足三里后,患者胃电活动逐渐趋于规律,且胃排空较未针刺状况相比,明显加快,接近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针刺FD患者足三里穴,可以调节FD患者胃电节律紊乱,改善胃排空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和梁门穴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足阳明经穴抗胃黏膜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60只完全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足三里等穴组和艾灸非穴对照点组,采用水浸-束缚应激法制备应激性溃疡模型.按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UI),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胃黏膜血流量(GMBF),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染色法对处理后大鼠检测其胃黏膜HSP70的表达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和艾灸非穴组比较,艾灸足三里等穴可使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明显下降(14.100±5.425vs26.800±9.807,26.200±7.729,P<0.01),HSP70表达上调(0.133±0.035vs0.077±0.057,0.059±0.038,P<0.01)、血流量增高(279.827±172.862mL/minvs139.489±33.133,141.512±58.450mL/min,P<0.05)、MDA含量减少(2.586±0.252μmol/Lvs3.906±0.768,3.464±1.502μmol/L,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和梁门穴能诱导胃黏膜HSP70高表达并降低MDA含量,以达到其抗氧化损伤作用,并有相对的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经穴组织及相关脏腑组织氧分压变化的特点,阐明ARDS局部组织氧合情况与全身氧合情况的相关性及经穴组织和相关脏腑氧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RDS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颈静脉注射油酸(0.08~ 0.1 mL/kg)的方法复制ARDS动物模型;对照组仅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动/静脉置管等操作而不给予油酸.用组织氧测定仪测定吸入氧浓度(FiO2)分别为0.21和1.00时两组足三里穴内、胃和肝组织的氧分压(PtO2),同时行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血气分析,计算氧摄取率(O2ER).结果 FiO2 0.21时ARDS模型组足三里穴内、胃和肝Pt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O2ER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FiO2 1.00时两组足三里穴内、胃和肝PtO2及PaO2、SaO2、O2ER均较FiO2 0.21时升高,以ARDS模型组足三里穴内、胃和肝PtO2、O2ER水平升高更显著〔PtO2(kPa):足三里穴内:16.75±2.12比13.80±1.83,胃:16.45±1.33比13.35±1.25,肝:16.43±1.45比13.45±1.36, O2ER:(36.14±0.97)%比(30.81±1.01)%〕,PaO2、SaO2、SvO2以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aO2(mmHg,1 mmHg= 0.133 kPa):682.02±50.32比159.32±40.17,SaO2:1.00±0.00比0.98±0.01,SvO2:0.69±0.01比0.63±0.03,均P<0.05〕.与本组FiO2 0.21时比较,ARDS模型组FiO2 1.00时PvO2升高,对照组则降低,ARDS模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Hg:36.00±2.83比42.50±1.70,P<0.05).且足三里穴内和胃PtO2呈正相关(r=0.963,P<0.001).结论 ARDS时在全身性氧输送障碍情况下,脏腑组织氧需求显著增加,但氧利用明显障碍,这可能与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经穴组织与相关脏腑组织氧分压有很好的相关性,经穴组织氧测定对脏腑组织氧代谢监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