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226篇
  免费   7474篇
  国内免费   5867篇
耳鼻咽喉   531篇
儿科学   987篇
妇产科学   788篇
基础医学   4354篇
口腔科学   455篇
临床医学   18816篇
内科学   18345篇
皮肤病学   332篇
神经病学   589篇
特种医学   70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4篇
外科学   16980篇
综合类   41367篇
预防医学   6287篇
眼科学   155篇
药学   15313篇
  194篇
中国医学   19006篇
肿瘤学   9791篇
  2024年   800篇
  2023年   2940篇
  2022年   3013篇
  2021年   3592篇
  2020年   3030篇
  2019年   3322篇
  2018年   1785篇
  2017年   2876篇
  2016年   3355篇
  2015年   3921篇
  2014年   6149篇
  2013年   6186篇
  2012年   8281篇
  2011年   8593篇
  2010年   8286篇
  2009年   8452篇
  2008年   9366篇
  2007年   8762篇
  2006年   8368篇
  2005年   8450篇
  2004年   6898篇
  2003年   6301篇
  2002年   5481篇
  2001年   5037篇
  2000年   4225篇
  1999年   3477篇
  1998年   3388篇
  1997年   3236篇
  1996年   2952篇
  1995年   2450篇
  1994年   2221篇
  1993年   1589篇
  1992年   1325篇
  1991年   1164篇
  1990年   793篇
  1989年   740篇
  1988年   246篇
  1987年   167篇
  1986年   144篇
  1985年   89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7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溶质载体蛋白(SLC)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7(CCR7)与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I期NSCLC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分为对照组92例和转移组3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通过根治术切除病灶,通过免疫组化方式检测病灶中SLC7A11及CCR7含量,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影像学检查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SLC7A11及CCR7与淋巴结微转移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建立ROC曲线分析两者及其联合检测对NSCLC患者微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SLC7A11及CCR7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转移组患者病灶直径、支气管受累及TL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灶直径(OR=49.254,95%CI=11.062~507.604)是影响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LC7A11(OR=8.622)及CCR7(OR=8.709)表达水平是影响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SLC7A11、CCR7及联合诊断对NSCLC淋巴结微转移具有较好的检测价值(均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显著高于 SLC7A11及CCR7单独检测(2=7.292,15.125;均P<0.01)。结论 SLC家族的中SLC7A11及其受体CCR7与NSCLC患者微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69岁,因"寒战、发热、腹痛"于2018年12月15日入院,经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提示,诊断为"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既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10年前行肾移植)、高血压病(Ⅲ级)、2型糖尿病、慢性病性贫血、消化性溃疡,1个月前因缺血性心脏病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治疗。患者入院时使用药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临床上对于直肠癌常用的影像评估方法有MRI、螺旋CT、PET-CT、直肠腔内超声(ERUS)等。而MRI作为首选检查方式,对肿瘤位置、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环周切缘及周围器官侵犯等方面的评估均具有明显优势~([1-2])。通过MRI诊断淋巴结的方法通常是影像科医师逐层浏览每一幅图像,从中识别淋巴结的形状、界限及密度来判断,这种传统方式耗时较长且存在主观偏倚,导致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对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卵巢癌患者108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将患者分为转移组(48例)和非转移组(60例)。观察两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对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转移组比较,转移组基础强度降低,达峰时间延长(均P<0.05)。两组患者的峰值强度、到达时间、增强强度和灌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础强度、达峰时间对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均P<0.05)。两组患者卵巢癌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对评价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价值,可以为卵巢癌的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为肿瘤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同时,也面临了许多挑战,例如免疫介导的肝毒性的发生。深入了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肿瘤过程中导致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可能机制、危险因素等,有助于更好地临床管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24-27+封三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中LncRNA TINCR 表达水平对术后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 年4 月~2016 年2 月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7 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RT-PCR 法检测肝癌标本内LncRNA TINCR 表达水平,采用ROC 曲线和Kaplan-Meier 法分析LncRNA TINCR 表达水平对肝癌术后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肝癌组织LncRNA TINCR 表达水平对术后长期生存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2,特异度为73.77%,灵敏度为79.17%,最佳判读值为1.89(P<0.0001)。根据ROC 曲线分析结果,将肝癌组织LncRNA TINCR 相对表达水平大于1.89 的93 例(59.24%)患者纳入高表达组,而肝癌组织LncRNA TINCR 相对表达水平小于或等于1.89的64 例(40.76%)患者纳入低表达组。Kaplan-Meier 法生存分析发现高表达组术后3 年内有76 例患者死亡,3 年总生存率为18.28%(17/93);低表达组术后3 年内有20 例患者死亡,3 年总生存率为68.75%(44/64),低表达组3 年总生存率明显优于高表达组(P<0.0001,两组间死亡风险比为3.7534,95%可信区间为2.5158~5.6000)。结论 肝癌组织LncRNA TINCR 表达水平与肝癌术后长期生存显著相关,LncRNA TINCR 表达水平升高则预示着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导师范新发化裁龙胆泻肝汤治疗肝胆病证的临床经验,其临证时应用频度很高,对脉弦实、舌红甚至绛、头痛头晕、耳鸣脑鸣者屡用屡效。老师重视四诊合参,主张望闻问切相互印证,更利于获取患者更全面更真实的信息,达到知标本,明病机。化裁的龙胆泻肝汤范老师几十年的临床体会,成为肝郁胆热,阴虚阳亢且阴虚不甚,阳亢不烈的既定主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接受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的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和失败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79例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鳞癌患者,分析肿瘤局部相关因素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影响患者近期疗效、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患者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和复发的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3、5年OS和PFS分别为77.1%、40.1%、26.0%和62.6%、30.6%、20.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声音嘶哑、cN分期、cTNM分期、GTV-横径(GTV-D)和GTV-体积/长度(GTV-V/L)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声音嘶哑、cTNM分期和近期疗效为影响患者PFS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全组有75例(41.9%)患者出现复发,61例(34.1%)远处转移,其中19例(10.6%)为合并复发和远处转移。75例复发患者中64例(85.3%)患者为单纯食管复发,4例(5.3%)为单纯淋巴结复发,另7例(9.3%)患者为食管合并淋巴结复发。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的63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淋巴结复发;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周边组织/器官受侵、GTV-D和近期疗效为影响患者复发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接受ENI确实可行,其失败主要模式仍为食管复发;治疗前声音嘶哑、GTV-D和GTV-V/L较大、临床分期较晚和近期疗效不佳为患者预后较差的指标;肿瘤周边组织受侵、GTV-D和近期疗效是影响患者失败的独立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和分析相关炎症指标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为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CHB患者102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患者行肝脏瞬时弹性硬度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无纤维化组(18例)、轻中度纤维化组(32例)、重度纤维化组(20例)和肝硬化组(32例),对其系统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MLR)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SII水平高于轻中度纤维化组、重度纤维化组和肝硬化组,无纤维化组患者SII水平高于重度纤维化组和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SII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其他相关炎症指标缺乏相关性。SII在预测肝纤维化和预测重度肝纤维化、肝硬化中的AUC具有统计学意义(AUC=0.675、0.643,P<0.05)。结论相对于NLR、PLR、MLR等常规相关炎症指标,SII与CHB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且诊断价值不高,临床上须谨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