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71篇
  免费   1187篇
  国内免费   421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634篇
妇产科学   161篇
基础医学   613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4526篇
内科学   1923篇
皮肤病学   582篇
神经病学   351篇
特种医学   10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728篇
综合类   10474篇
预防医学   2833篇
眼科学   103篇
药学   5797篇
  49篇
中国医学   5081篇
肿瘤学   690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588篇
  2022年   524篇
  2021年   686篇
  2020年   666篇
  2019年   691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692篇
  2016年   765篇
  2015年   983篇
  2014年   1924篇
  2013年   1709篇
  2012年   2140篇
  2011年   2213篇
  2010年   2096篇
  2009年   2078篇
  2008年   2264篇
  2007年   2091篇
  2006年   1957篇
  2005年   1989篇
  2004年   1504篇
  2003年   1378篇
  2002年   1111篇
  2001年   979篇
  2000年   645篇
  1999年   544篇
  1998年   569篇
  1997年   450篇
  1996年   432篇
  1995年   326篇
  1994年   261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患儿女,2岁,头面部黄色斑片1年半,渐累及躯干、外阴。皮肤科情况:头面部、躯干、外阴可见多发大小不一的黄色斑片,约绿豆至豌豆大小,边界清,表面光滑,未见丘疹、斑丘疹、鳞屑、萎缩、糜烂、坏死等。腹部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上部可见弥漫泡沫细胞浸润,伴有淋巴细胞浸润。诊断:泛发性扁平黄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有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74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B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治疗后的呼吸频率、SaO_2、PaCO_2、PaO_2、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再插管率、VAP率与院内死亡率明显少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通气功能,缩短其治疗及住院时间,且治疗安全,更适合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4.
5.
6.
7.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结局。结果所有患儿在经综合护理及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小儿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9.
背景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易出现反复喘息,且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s)水平升高。而孟鲁司特是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关于其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症状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改善婴幼儿RSV毛细支气管炎后症状及减轻反复喘息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连续纳入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出院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Ⅰ期,治疗组:口服孟鲁司特颗粒(4 mg)12周,1次/d;对照组:口服安慰剂12周,1次/d。对两组无症状天数、个人日记评分进行评估。随访9个月(Ⅱ期),观察Ⅰ+Ⅱ期反复喘息人数和医疗资源应用情况等。依据意向性分析(ITT)原则,应用全分析集(FAS)分析数据。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86例,治疗组92例,对照组94例。治疗组完成Ⅰ期研究的患儿为89例,对照组为90例;治疗组完成Ⅰ+Ⅱ期的患儿为84例,对照组为86例。治疗组平均依从性为97.8%(7 560/7 728),对照组平均依从性为97.4%(7 690/7 896),两组患儿平均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6,P=0.07)。在Ⅰ期研究期间,两组无症状天数、日间无症状天数、夜间无症状天数、个人日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研究过程中(Ⅰ+Ⅱ期),治疗组RSV毛细支气管炎喘息复发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喘息患儿出现2次及以上喘息比例低于对照组(χ2=5.14,P=0.02)。Ⅰ+Ⅱ期研究期间治疗组医疗资源应用人数、β-受体激动剂应用人数、糖皮质激素应用人数、住院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在事后亚组分析中,治疗组有湿疹史与父母哮喘史的患儿中无症状天数〔(49.7±20.2)、(51.3±20.9)d〕多于对照组〔(36.3±20.4)、(37.8±19.3)d〕(t=2.19,P=0.03;t=2.24,P=0.03)。整个研究过程中没有患儿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两组间胃肠道紊乱、皮疹、转氨酶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63;χ2=0.03,P=0.86;χ2=0.15,P=0.69)。结论 口服孟鲁司特(4 mg)12周不能改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道症状,但能降低患儿反复喘息发作次数。口服孟鲁司特(4 mg)有一定效果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HFNC)与经鼻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呼吸支持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HFNC治疗,对照组采用n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呼吸频率、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呼吸窘迫评分体系(CSS)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呼吸相关指标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24 h后呼吸频率、C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大,TcSO2、PaO2于治疗24 h后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治疗后两组患儿咳嗽及肺部湿啰音、肺部炎症情况均改善,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HFNC治疗可明显改善通气功能和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优于nCPAP治疗,可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