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8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275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292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16篇
  3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患者女,40岁,因"咳嗽10个月余,咳绿色浓痰伴发热5 d"就诊本院。体格检查:神志清,一般情况可。2018年10月26日外院胸部CT平扫及增强(图1)示右肺上叶肺门旁直径约2.2 cm类圆形结节影,边缘光整,无毛刺及卫星灶,密度尚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动脉期CT值约107 HU,静脉期CT值约89 HU,考虑为硬化性肺细胞瘤。于外院行抗炎、止咳、化痰等治疗,症状无缓解。  相似文献   
2.
3.
MR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9年,Tayor首次将一种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定义为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该综合征是由于盆腔静脉曲张、瘀血引起的一种妇科疾病,主要见于经产、育龄妇女。慢性盆腔疼痛足无规律的盆腔疼痛持续至少6个月,在妇产科患者中比较常见,占妇产科门诊就诊患者的10%-40%。约50%的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患者存在慢性盆腔疼痛。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体征,常常被临床医师误诊或漏诊。本研究应用MRI平扫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技术,探讨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的MRI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资料与方法 男7例,女4例,年龄32~68岁,平均48岁。均表现为突发的渐进性头痛,无意识丧失及局灶性神经症状。其中8例出现呕吐、颈抵抗(+)。所有病人均于发病30min-36h经CT平扫检查发现SAH,按Hunt—Hess分级:Ⅰ级9例,Ⅱ级2例。出血部位主要在中脑周围,以环池为主,有时向周边脑池扩张,出血量较少且较局限。11例病人均在入院2周内行第一次DSA检查,结果呈阴性,2—4周后DSA复查,仍为阴性结果。所有病人入院后予以降颅压、抗血管痉挛等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5.
随着CT机的广泛应用,CT增强扫描是诊断技术中很重要的步骤也是诊断某些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造影剂的强化提高了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从而使病变显示更为清楚。少数CT平扫时不易辨认等密度病变或境界不清楚的痫变,强化后病变得以显示。造影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范围.对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1岁,因右髋部疼痛5个月、加重2周入院。查体:T:36.6℃,右髋部压痛,双下肢肌力Ⅳ-,无感觉及运动异常,腹股沟区及臀部未触及肿块。辅助检查抗Sm抗体阳性、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皆正常。X线平片示右髋臼及右股骨上段多发透亮区,右髋关节间隙窄。右髋关节MRI及增强扫描示:右侧髋关节异常信号,累及髂骨及股骨上段,结合MRI平扫以及病史特点,考虑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行手术治疗,术中打开关节囊,见有血性关节液流出,吸除后于关节囊内滑膜组织见较多淡黄色结节样病灶,予以完全切除。术中切除物病检报告示: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靶重建放大扫描技术对肺孤立性结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患者先行常规CT平扫,选定结节处为兴趣区,行薄层靶重建放大扫描,层厚、层距为2mm,FOV为160。结果:42例恶性病变中有37例表现为深分叶,占88.1%;21例良性病变中有15例表现为浅分叶,占71.4%。恶性结节中15例内部出现条状低密度支气管征;7例出现血管集中征;8例出现空泡征;病变内部出现液化坏死13例,其中恶性病变ll例。22例出现钙化,包括12例良性病变和10例恶性病变。2例错构瘤内均见小面积脂肪性低密度影。结论:靶重建放大扫描比普通CT扫描可提供更多的信息,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恶性病变大多数为深分叶,良性病变大多数为浅分叶或无分叶。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86岁。体检时发现右下腹部包块12d。体榆:右下腹雎痛,可触及包块,大小约4cm×4cm:B超示右腹一8.3cm×3.7cm低旧声包块,边界消,内回声小均匀,随呼吸移动,右下腹包块待查。钡灌肠示盲肠外侧壁软组织肿物,直径约4cm×4cm,边缘光滑,可见盲肠移位,阑尾末端充盈。CT平扫示右下腹后部可见卵圆形低密度影,  相似文献   
9.
病人:男性,41岁.以"间断腹痛4年余,加重半月"入院.既往无特殊.入院体检:生命体征稳定.心、肺无明显异常.腹平软,全腹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无门诊资料.上腹部CT平扫 增强:肝脏、脾脏、双肾盏未见明显异常结构和密度影.  相似文献   
10.
脑膜瘤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分析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脑膜瘤的MRI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瘤52例,男20例,女32例.52例均行MRI检查,其中31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脑膜瘤的MRI信号特点:T1WI为灰质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为等或略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大多为均匀强化.结论 MRI检查对脑膜瘤定位、定性准确,平扫基本可以确诊.特殊病例增强扫描能提供更多信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