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1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建新  田心宇  张键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2):1485-1490
背景 肩关节内外旋肌肌力失衡会增加肩部运动损伤的风险,研究等速离心训练(IET)能否提高肌力平衡并改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具有重要的损伤预防意义。目的 探讨IET对健康青年人肩关节内外旋肌的肌力平衡及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 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招募32例健康青年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n=16)和对照组(n=16)。试验组接受4周IET,对照组接受4周连续被动运动训练(2次/周)。采用Biodex System 4 Pro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美国Biodex公司)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优势侧肩关节内、外旋肌群进行训练干预,分别在60(°)/s、120(°)/s速度下进行,干预前1周、干预结束后1周对两组肩关节内外旋肌的功能性比率(FR)、加速时间(AT)和达峰力矩时间(TPT)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 试验组全部完成了4周的训练干预和评估,对照组2例中途退出。最终共30例研究对象数据纳入统计学分析。在60(°)/s和120(°)/s速度下,试验组干预后FR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干预后FR高于干预前(配对t检验:t<...  相似文献   
2.
椎弓根螺钉在骨矿量下降椎体中应用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5种不同型号椎弓根螺钉(U1、U2、SF1、SF2、RF)在脊柱标本中内固定稳定性的生物力学测试,探讨螺钉设计参数、拧紧力矩同骨密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骨质疏松患者应用椎弓根螺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腰椎标本6具,按骨密度ρ分正常组(ρ>1.00g/cm2)、骨矿量下降组(0.90g/cm2<ρ<1.00g/cm2)和骨质疏松组(ρ<0.90g/cm2),应用WD鄄10A万能实验机,测定不同骨密度下螺钉设计参数、拧紧力矩等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结果5种不同型号椎弓根螺钉(U1、U2、SF1、SF2、RF)固定的脊柱标本,其拔出力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骨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螺钉内固定的强度(以拔出力的大小衡量),正常组、骨矿量下降组与骨质疏松组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强度与拧紧力矩大小存在正相关关系,与骨密度也存在正相关(r=0.936)。在骨矿量相对下降的标本中,5种螺钉中U2的拔出力最大。结论螺钉的类型、被固定标本的骨密度同固定的稳定性密切相关。骨密度与最大拔出力、拧紧力矩具有正相关性.“U”型钉在对骨矿量下降标本的固定中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连杆模型用于深蹲动作互动动力学分析的合理性,明确三连杆模型与Visual 3D计算关节力矩的差异来源。方法 选取8名受试者,通过Vicon获取深蹲动作运动学数据,采用拉格朗日第二类方程建立三连杆动力学方程,基于Mathematica编程计算获取关节力矩,与Visual 3D下肢链节段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复相关系数(coefficient of multiple correlation, CMC)评价两者的相似程度。结果 8名受试者髋、膝关节CMC均大于0.85,踝关节CMC在0.50~0.85之间,三连杆动力学方程和Visual 3D计算的关节力矩在髋、膝关节处高度相似,在踝关节处仅呈现中度相似性。结论 三连杆模型可用于深蹲动作的关节力矩分析以及进一步的环节互动动力学分析,但应当考虑由地面反作用力引起的互动力矩(外力矩)对踝关节力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症状及病变阶段与膝关节伸、屈肌群肌力的相关性,探讨KOA患者肌力训练的关键肌群。方法社区募集健康老年人、单膝KOA患者、双膝KOA患者共99位志愿者,应用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WOMAC评分、6 min步行测试、CS-30测试,分析志愿者膝关节伸、屈肌群峰力矩与KOA症状、全身有氧运动能力、关节功能等的相关性。结果单膝KOA组患者患侧膝关节伸肌群等速峰力矩显著低于健侧。双膝KOA组患者症状严重侧和症状较轻侧膝关节伸、屈肌群等速峰力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双膝KOA组患者膝关节伸肌群等速峰力矩显著低于健康组。KOA患者膝关节伸、屈肌群等速峰力矩与CS-30测试、6 min步行测试均呈正相关,均与年龄呈负相关;膝关节伸肌群等速峰力矩与WOMAC评分的疼痛和功能障碍项呈负相关。结论膝关节伸、屈肌群均与KOA相关,KOA康复过程中不仅需重视股四头肌等伸肌群的训练,而且要兼顾腘绳肌、腓肠肌等屈肌群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KOA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等速肌力训练,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周。于治疗前、治疗5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Lysholm膝关节量表对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及功能进行评分,同时检测2组患者等速肌力训练过程中膝关节屈肌及伸肌峰力矩(PT)。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Lysholm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在等速肌力训练过程中其膝关节屈肌、伸肌P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屈肌、伸肌PT值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KOA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增强膝关节屈肌、伸肌肌力,促使关节功能尽快恢复,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CT和MRI图像数据建立膝关节有限元模型,采用六面体网格对不同载荷系统下人体膝关节生物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建立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包括:股骨、胫骨、髌骨、腓骨、股骨软骨、胫骨软骨、腓骨软骨、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髌韧带和股四头肌腱等。对膝关节施加1 kN轴向压缩载荷、134 N后向抽屉力和5、10、15 N[?m内翻力矩和外翻力矩,分析膝关节内软骨和半月板的接触应力和接触面积,股骨内外翻倾角以及位移变化情况。在1 kN压缩载荷和134 N抽屉力作用下,股骨软骨、内外侧半月板和内外侧胫骨软骨的接触应力峰值分别为4.47、3.25、2.83、2.70、2.53 MPa,Von Mises应力峰值分别为2.22、2.44、2.25、2.07、1.64 MPa。股骨相对胫骨前向位移为4.19 mm。施加5、10、15 N[?m内翻和外翻力矩时,股骨内翻和外翻倾角分别为3.49°、4.48°、4.91°和3.22°、3.62°、4.01°。随着力矩的线性增大,膝关节各组成部分的应力呈非线性变化趋势。膝关节软骨、半月板和韧带的研究结果符合其生物力学特性,与前人数值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相一致,可为临床膝关节生理病理分析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着鞋类型(裸足、普通鞋、极简鞋)与步行速度(快步走、常速行走)对膝关节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为科学健身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Kis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10名男性在裸足、穿着不同鞋常速行走与快步走时下肢运动生物力学指标。采用双因素(2种行走方式×3种着鞋类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对于快步走,常速行走时足底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P)向外偏移较大,额状面膝关节力臂、膝关节内收外力矩和第1峰值负载率均较小,但额状面膝关节冲量矩较大;相对于穿着普通跑鞋,裸足或穿着极简鞋时,步幅变小,COP向外偏移较大,额状面膝关节力臂、膝关节内收外力矩、第1峰值负载率和额状面膝关节冲量矩较小。结论为降低额状面膝关节冲量矩以及峰值负载率,建议着极简鞋采用小步幅进行快步走锻炼。  相似文献   
8.
肌内效贴配合振动疗法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肌内效贴配合振动疗法改善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反应时及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肌内效贴配合振动疗法+常规局部理疗组(治疗组)及常规局部理疗组(对照组)各20例.在入选时及4w治疗结束时对两组患者的下肢反应时(choice stepping reaction time,CSRT)及下肢关节膝屈伸肌群等速向心峰力矩(peak torque,PT),同时了解治疗的过敏性与安全性情况.结果 (1)患者的一般基线情况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各项评分两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2)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患者向前、向后的CRST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患者的屈、伸肌群PT有显著性差异(P<0.05);(4)治疗组组内前后CSRT及PT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肌内效贴配合振动疗法可改善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反应时与下肢力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测试健康青年人群踝关节屈伸等速肌力为踝关节的临床康复评估及训练提供依据;探讨不同运动参与水平的的健康青年踝关节屈伸肌肉力量的差异。方法 利用BIODEX-S4 Pro多关节等速力量测试与训练系统对192名20~29岁健康青年进行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肌力测试。结果 男女比较,踝关节屈伸肌群峰值力矩(peak torque, PT)以及峰值力矩/体重(peak torque/body weight, PT/BW)差异显著(P<0.05);不同性别、不同角速度测试下踝关节主动肌拮抗肌比率(peak torque ratio, PTR)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规律运动人群和不运动人群的PT以及PT/BW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规律运动人群踝关节屈伸肌力明显高于不运动以及不规律运动人群(P<0.05)。结论 男性踝关节屈伸肌力量明显大于女性,但是主动肌拮抗肌比率基本相同;规律的有氧运动对提升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驾驶姿势下外力施加给人体下肢时,关节角度及外力大小对关节力矩大小的影响特征;根据力矩计算单关节舒适度并验证。方法 采集人体测量参数,在Jack中建立了10名志愿者对应的个性化数字人模型。模拟人的驾驶姿势,计算下肢各关节处的力矩大小。结果 Jack计算出关节力矩与角度和外力的相关性明显,变化趋势与实测结果一致。舒适度评价方法反映出真实关节感受。结论 各关节力矩与踝关节角度呈负相关,与外力呈正相关;驾驶员的膝关节角度取108°到113°度为宜;对于髋关节和踝关节力矩,外力的影响最大;对于膝关节力矩,膝关节角度的影响最大;关节力矩受踝关节角度的影响最小,与之负相关;基于力矩的舒适度概念定量地反映出关节舒适感,可以为驾驶环境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