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09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通窍颗粒临床中对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5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共30例患者接受通窍颗粒以及丙酸倍氯米松喷雾治疗,对照组共29例,接受丙酸倍氯米松喷雾治疗。结果:实验组中的患者共有19例显效、9例有效,临床有效率是93.3%;对照组中有11例显效,13例有效,有效率是82.8%,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存在差异性。结论:临床中过敏性鼻炎患者使用中药治疗以及丙酸倍氯米松喷雾治疗的效果比较优秀,有效率比较高,可以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
毛细支气管炎吸入皮质激素预防哮喘发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吸入皮质激素与预防儿童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 5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间断吸入丙酸倍氯米松1.5-2年后,测其骨密度值。随访3-4斫,并测其气道反应性。结果 52例中有4例发展为哮喘,而对照组50例中16例发展为哮喘,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超声雾化蒸馏水激发试验(UNDW)显示吸入治疗组3例阳性,而对照组13例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吸入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吸入皮质激素治疗有利于预防哮喘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低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和酮替芬联合应用能否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后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方法  5 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治疗组 ,采用低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局部吸入 ,口服酮替芬 ,疗程 6~ 9个月 ;3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不用药作为对照组。临床随访≥ 1年 ,观察两组患儿哮喘发生率。同时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肺功能及骨密度。结果 完成随访 1年以上者 ,治疗组 5 2例中仅 3例 (5 77% )发生哮喘 ,而对照组 30例中有 14例 (4 6 6 7% )发生哮喘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治疗组患儿肺功能与治疗前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骨密度检测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低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局部吸入与酮替芬联合应用可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后婴幼儿哮喘患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异丙阿托品、二丙酸倍氯米松、赛庚啶吸入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及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气道反应性间的关系。方法:76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阿托品组40例,必嗽平组(对照组)36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气道反应性。结果:异丙阿托品组咳嗽症状改善有效率87.5%,气道应性降低有效率82.5%,必嗽平组分别为38.9%30.6%,异丙阿托品组优于对照组,咳嗽次数及程度明显减轻,气道反应性明显降低,结论:异丙阿托品、二丙酸倍氯米松、赛庚啶吸入治疗慢性咳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长期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儿童哮喘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3~15岁68例哮喘儿童给予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剂量≤400μg/d,分级阶梯治疗,定期复查。分别于吸入前、后测骨密度(BMD)。根据吸入时间将68例患儿分3组(随患儿年龄增长,将患儿调入相应的年龄组),A组68例,吸入时间≥6个月;B组65例,吸入时间≥1年;C组56例,吸入时间≥2年。每组又根据BMD正常参考值分3~6岁组,7~13岁组,采用SAS软件对每例哮喘儿童治疗前和治疗中测的BMD均数值分组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经随访观察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6个月、≥1年、≥2年哮喘儿童BMD均数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区别。显示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400μg/d治疗哮喘,3年内是安全的。结论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每天剂量≤400μg/d,3年内应用是安全的,对哮喘儿童骨密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咳喘定口服液对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探讨中西医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方法及作用机制。方法 26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服用咳喘定口服液,对照组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记录咳嗽症状、分析诱导痰细胞学。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咳嗽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2.3%和8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比例转为正常者观察组有9例(69.2%),对照组有10例(76.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未发现有副作用者;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咽喉轻度不适。结论 咳喘定口服液与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均可抑制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气管炎症,从而改善其临床症状;咳喘定口服液具有较少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无极膏中丙酸倍氯米松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红  徐苇苇  方晓丹 《中国药事》2005,19(7):421-422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无极膏中丙酸倍氯米松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4.6×2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64:36);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nm;线性范围为2.0~18.0μg·ml-1(r=0.9998);高、中、低三种不同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8.83%~101.2%;RSD为1.25%.本法简便、准确、可靠,可有效地控制无极膏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9.
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呼吸科医生均开始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治疗稳定期COPD,但因为疗效的不确切以及对副作用的担心,对ICS的长期使用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我院近年来对96例AECOPD患者予以必可酮(丙酸倍氯米松)联合爱全乐(异丙托溴铵)长期吸入治疗观察2年,效果确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76例CVA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8)。对照组采用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呼气量(FVC)、FEV_(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E(IgE)、T细胞亚群(CD8^(+)、CD4^(+)、CD3^(+))]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37/38),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_(1)、FVC、FEV_(1)/FVC、P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3^(+)水平高于对照组,IgE、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4、CRP、IL-10、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CVA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