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乳腺癌组织中EphA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62例乳腺癌标本和18例乳腺良性病变中EphA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EphA2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乳腺癌中EphA2的阳性表达率(85.5%)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的阳性率(27.8%)(P<0.01).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乳腺癌组织高表达EphA2蛋白,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检测不到EphA2蛋白条带.Ⅱ、Ⅲ级乳腺癌中EphA2阳性表达率(89.4%、95.9%)明显高于I级乳腺癌(50.0%)(P均<0.05).雌激素受体(ER)阴性者乳腺癌EphA2的阳性表达率(41.2%)明显高于ER阳性者(14.3%),二者呈明显负相关(r=-0.638,P<0.05).认为EphA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并且随乳腺癌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强,提示EphA2有可能是乳腺癌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赵瑞皎  石必枝  李宗海  王华茂 《肿瘤》2007,27(8):646-650
目的:探讨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A2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微血管生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6例人脑胶质瘤组织,2株成胶质细胞瘤细胞系(U251和U87)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EphA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Western blot方法进一步验证高级别成胶质细胞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EphA2的表达情况。通过CD34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来计算胶质瘤组织中的微血管数(MVC),探讨EphA2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微血管生成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在所有检测的66例胶质瘤中,除3例低级别胶质瘤(Ⅰ~Ⅱ)未检测到EphA2表达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EphA2表达,阳性率为95.5%(63/66);而10例正常脑组织中EphA2蛋白表达均为阴性,二者差异显著(P〈0.01)。并且高级别脑胶质瘤(Ⅲ~Ⅳ)中EphA2强阳性表达率为63%(29/46),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30%(6/20)的阳性表达率,二者差异显著(P〈0.01)。此外,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内皮细胞也有EphA2蛋白表达。Westernblot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成胶质细胞瘤组织和细胞系U251高表达EphA2蛋白,且U87表达水平明显低于U251,正常脑组织中检测不到EphA2蛋白条带。胶质瘤的微血管密度与EphA2蛋白表达水平有显著相关性(r=0.713,P〈0.01),EphA2表达强阳性的肿瘤区域有较高的微血管密度。结论:EphA2特异地表达于高级别胶质瘤中,而正常脑组织中则检测不到EphA2表达,提示EphA2有可能是恶性胶质瘤的一个新的标志物,或可作为分子治疗的靶点,并且EphA2可能参与胶质瘤的血管生成,在胶质瘤的发病和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酪氯酸蛋白激酶受体EphA2及其配体EFNA1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EphA2/EFNA1在不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了23种人类肿瘤细胞系中EphA2/EFNA1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EphA2蛋白在不同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结果:RT—PCR结果显示.除白血病细胞K562和HL60,以及视网膜母细胞瘤RB几乎检测不到EphA2/EFNA1外.EphA2/EFNA1高表达于肝癌、肺癌、卵巢癌、官颈癌、前列腺癌、胃腺癌、脑胶质瘤、膀胱癌、成骨肉瘤及恶性黑色素瘤等20种细胞系中。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除K562外,EphA2蛋白在不同肿瘤细胞系中均有表达。结论:EphA2/EFNA1高表达于人类多种肿瘤细胞中,并且EFNA1的表达水平相对低于EphA2的表达、EphA2./EFNA1可作为一个较为广潜的肿瘤标记,并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国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Evision-HRP法)检测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标本(含配对瘤周组织)以及体外培养的多株人和大鼠胶质瘤细胞系的EGFR表达。结果:人脑星形胶质瘤组织EGFR阳性表达率为70.3%(26/37),明显高于瘤周组织(32.4%,12/37),两者差别非常显著(P<0.01),病理分级为Ⅲ-Ⅳ级肿瘤标本EGFR阳性表达率为21/25,显著高于I-Ⅱ级者(5/12,P<0.01)。体外实验显示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MG、U87MG以及大鼠脑胶质瘤细胞株C6和EGFR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 ”、“-~+”、“+”。结论:中国人脑星形胶质瘤存在EGFR的过度表达,提示EGFR可能是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赵瑞皎  石曼丽  张家兴  孔令非 《肿瘤》2012,32(4):291-294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liquid-based 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联合宫颈活检对诊断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TCT对30350例受检者进行宫颁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鳞状上皮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TCT检出鳞状上皮异常者1 824例(6.01%),其中无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1423例,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cannot exclude 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214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 9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 80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 15例.与活检病理检测结果相比,1423例ASC-US中,宫颁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grade Ⅰ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202例、CIN- Ⅱ和CIN- Ⅲ 22例、SCC 1例;214例ASC-H中,CIN-Ⅰ 12例、CIN-Ⅱ和CIN-Ⅲ 101例、SCC5例:LSIL、HSIL及SCC组中与组织病理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63.04%( 58/92)、81.25% (65/80)及100%( 15/15),SCC组和HSIL组的组织学符合率高于LSIL组(P<0.01).结论:TCT与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测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率,二者联合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癌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往研究表明肝癌中染色体 1 7p1 3 .3区有高频率的杂合性缺失。其最小杂合性缺失范围已被确定在D1 7S643至D1 7S1 574位点间 ,而且其中的D1 7S92 6位点有最高的杂合性缺失率。含有该位点的基因组克隆P579已被测序分析 ,在P579范围共有 1 3个新基因。这里报告其中的一个新基因 (命名为肝癌抑癌基因 1 ,HCCS1 )的克隆和特性研究结果。方法 利用直接杂交筛选方法获得基因组克隆P579中的基因克隆。根据HCCS1基因克隆的cDNA序列与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确定基因的外显子与内含子。应用RT PCR扩增组织中的HCCS1基因 ,序列测定检查突变。应用免疫组化检测HCCS1在组织中的表达。应用克隆形成试验和裸鼠成瘤试验检测HCCS1的生物学功能。结果 HCCS1有 1 8个外显子 ,cDNA全长约2 .0kb ,蛋白产物定位于线粒体。HCCS1在肝癌组织中有高频率的突变 ,免疫组化检测表明HCCS1在癌旁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癌组织。HCCS1转染肝癌细胞明显抑制其克隆的形成及在裸鼠体内的成瘤。结论 上述发现表明HCCS1具有肝癌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A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卵巢癌微血管生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6例卵巢癌标本和20例卵巢良性病变中EphA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phA2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学因素及微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结果 卵巢癌中EphA2的阳性表达率77.6%(59/76)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的表达率25.0%(5/20),P<0.01.晚期卵巢癌(Ⅲ/Ⅳ期)EphA2的阳性表达率84.4%(54/64)明显高于早中期卵巢癌(Ⅰ/Ⅱ期)41.7%(5/12),P<0.01.高级别卵巢癌(Ⅲ级)E-phA2的阳性表达率82.5%(52/63)高于低级别卵巢癌(Ⅰ/Ⅱ级)的阳性表达率53.8%(7/13),P<0.05.EphA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有无腹水无明显相关性(P>0.05).免疫组化结果还发现,除卵巢癌细胞外,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内皮细胞也有EphA2受体蛋白表达.CD34染色后卵巢癌的微血管密度(MVD)与EphA2表达水平有显著相关性(P<0.05),EphA2阳性表达强度高的肿瘤区域有较高的微血管密度.结论 EphA2过表达提示卵巢癌具有较强的侵袭性,或可作为卵巢癌一个重要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细胞外基质对肝内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外基质在汇管区和肝小叶内的过度沉积是肝纤维化的主要病理特点。目前认为激活的肝星状细胞是肝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 ,细胞外基质不仅具有连接和支持细胞组织的作用 ,而且通过与膜受体结合调控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粘附和表型表达等生物学过程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肝纤维化过程密切相关 ,了解其作用机制可以为治疗肝纤维化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酶的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和原位杂交技术对 5 4例卵巢癌组织中的L PGDS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从卵巢癌组织中克隆的L PGDS的cDNA ,经测序证明与基因库所报道的L PGDS的基因序列完全一致。 5 4例卵巢组织标本中 ,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L PGDS基因mRNA表达 ,经统计学分析 ,不同型别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卵巢癌中存在L PGDS的mRNA表达 ,且与卵巢癌分型和分级有关 ,L PGDS的表达差异预示其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着作用  相似文献   
10.
IFN-α和TGF-β1对卵巢癌细胞SKOV3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IFN-α和TGF-β1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端粒酶活性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它们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IFN-α和KTGF-β1分别处理SKOV3细胞,然后采用端粒酶PCR ELISA方法检测不同处理时间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处理前后SKOV3细胞的凋亡情况。用裸鼠体内成瘤实验及免疫组化,检测转染TGF-β1基因对SKOV3细胞生长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IFN-α对SKOV3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可明显下调SKOV3细胞端粒酶活性;而TGF-β1作用则相反,在体内外对SKOV3细胞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可明显上调SKOV3细胞端粒酶活性;IFN-α和TGF-β1均不诱导SKOV3细胞发生凋亡。结论:抑制端粒酶活性是IFN-α抗卵巢癌治疗的一个重要机制;TGF-β1在体内外对SKOV3细胞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