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考中成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规范,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中医药特色七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药自身特色与肿瘤学的学科特性,进一步强调多源证据、聚焦优势人群、考量经济毒性、重视上市后再研究、瞄准患者用药意愿、锚定中医药服务供给、引入症状阈值事件,并通过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富集设计、真实世界研究、智能中医诊疗平台等方法,获得高级别的临床循证证据,最终构建科学化、同质化、规范化的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癌性发热是中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与肿瘤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痞坚之处,必有伏阳”与癌性发热有着重大的关联性,即积聚病是因气滞血瘀、痰凝湿阻,结聚于局部而成,有形之瘤体阻滞无形之气机升降,必将郁闭阳气而生邪热,外越而发热,符合“有诸内,必形于外”。在论及治疗时应顺畅气机、宣散火热,益气升阳解郁以治本,散火清热利导以治标,临证结合李东垣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理论,拟用升阳散火法辨治癌性发热,经临床实践具有良好的疗效。本文从“伏阳”辨治,可进一步丰富癌性发热的中医病机学说,为临证辨治提供一定的支持与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参加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结构化培训尸体手术训练中学员表现。方法 针对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参加taTME结构化培训研讨会的学员,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分析学员在尸体手术训练过程中各步骤的技术表现、术中困难及并发症以及术后标本直肠系膜完整度等结果。结果 共45名学员参加taTME结构化培训研讨会,其中39名学员返回问卷。荷包缝合方面,5名(12.8%)学员未能独立完成,7名(17.9%)学员需要经过两次或以上尝试来完成荷包缝合。在各方向直肠系膜间隙的切开分离过程中,85%~90%学员能在教员不同程度上的口头指导下亲自完成。最终标本直肠系膜完整性的评价中,系膜不完整的标本共5例(12.8%),系膜近乎完整的标本共18例(46.2%),系膜完整的标本共16例(41.0%)。术中并发症及遇到困难方面,18名(46.2%)学员进入错误间隙,1名(2.6%)学员出现直肠穿孔,4名(10.3%)学员出现荷包失败,2名(5.1%)学员出现尿道损伤。单因素分析发现只有学员培训前独立完成taTME手术的例数≥1例为术中不出现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论 参加培训的学员在荷包缝合、直肠全层切开以及直肠系膜间隙的分离等各重要手术步骤中获得较为充足的亲自上手练习机会,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经肛门微创手术(TAMIS)的手术经验并不能降低taTME手术经肛操作部分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参加包含尸体手术训练的taTME结构化培训有助于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固本清源"理论的提出,是在"扶正祛邪"基础上的创新与提高,强调除固本能扶正外,清源亦能扶正,其内涵与意义更符合现代中医药辨治肿瘤病的特点,是治疗肿瘤病的重要延伸。固本即扶正培本,当分培补先后天;清源则为从源祛邪,内蕴邪祛正安之意,可分化痰、逐瘀、祛毒,两者殊途同归。明确"固本"与"清源"对机体邪正的复合影响,灵活地在肿瘤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辨治应用,方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对指导现代肿瘤病的规范化治疗具有一定的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中医辨治来源于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通过外在表现出来的证候特征推求疾病的内在病理变化进行辨证,即"司外揣内"而后予以论治。然而在肿瘤病的早期或恢复较好的术后患者,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无证可辨,继而影响肿瘤病的论治。因此,结合临床实践,及查阅相关资料,发散中医"司外揣内"的诊断方法,拟从辨病求因、体质禀赋、病机演变、微观辨证及现代药理学研究浅析无症状性肿瘤病的辨治要点,旨在丰富这类疾病的辨证施治,从而提高无症状肿瘤病的临床辨治疗效,对预防肿瘤病的发生,减少复发与转移,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老年危重症病人常因循环、呼吸不稳定或组织代谢、功能异常导致机体缺氧。但PaO_(2)往往不能完全反映出此类病人的组织缺氧程度[1⁃2]。因此,临床上亟需一种可以动态监测并能准确反映机体组织层面缺氧程度的监测指标。经皮氧/二氧化碳分压监测(percu⁃taneous oxygen/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 monitoring,PtcO_(2)/PtcCO_(2))是通过局部电极加热提升皮下组织温度(42~45℃),使毛细血管受热扩张,同时增加皮肤对气体的通透性,从而测得局部组织PtcO_(2)和PtcCO_(2)的一种技术[3]。PtcO_(2)和PtcCO_(2)能够反映机体外周血流灌注的情况,且具有无创、连续、动态的特点,近年来逐渐成为呼吸、循环等领域的研究热点[4]。研究发现,PtcO_(2)受PaO_(2)及局部组织血流灌注等因素影响较大,当机体组织血流灌注充足时,PtcO_(2)与PaO_(2)呈正相关关系,而当循环衰竭导致局部组织血流灌注不足、氧输送减少时,PtcO_(2)则与PaO_(2)呈负相关关系[5]。本文就PtcO_(2)/PtcCO_(2)监测技术在老年危重症病人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以胃癌术后倾倒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基础,立足“大气下陷”经典理论,阐述“大气下陷”在其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脾胃戕损、中气亏虚为发病基础,中气亏虚、大气下陷为核心病机,痰瘀痹阻、癌毒伏郁为病进转折的病机演变规律。治疗强调正邪主次,侧重病机的不同,在益气升陷法的基础上加减变化,扶正以脾胃为核,兼顾他脏之变,择以疏肝潜阳之法,祛邪以解毒为要,另以利水消瘀之法,以达机圆法活,药证相合之效,以期为临床辨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外邪侵袭、伏气潜藏的发病特点,在微观病理变化及名家临证经验等宏微观方面与脏腑风湿理论相符,属"脏腑风湿"下"四体风湿病"范畴,阳气虚郁、风寒湿毒四淫袭虚、伏气潜蓄为其基本病机.肿瘤患者阳气本虚,化疗寒湿毒邪数损内阳并壅塞阳气升发、布达道路,阳气既虚且郁,其中阳虚为本,阳郁为标.阳虚无力行血、寒湿滞...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法作为中医药治疗肿瘤病的核心治法之一,临证效果颇佳,但也需与益气、化痰、祛湿、解毒等治法相伍为用,方能不失偏颇。通过简述王清任活血化瘀法的学术思想,并基于王清任对积聚病的认识,总结其运用活血化瘀法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探讨王清任活血化瘀法在肿瘤辨治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以丰富中医肿瘤病机学说,为肿瘤临证辨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腓骨近端切除术多被应用于四肢骨缺损的植骨重建手术治疗,腓骨参与构成膝关节及踝关节,为下肢部分韧带、肌肉及骨间膜的附着部位。腓骨近端切除术后可能会伴有膝关节不稳、腓总神经损伤、踝关节不稳、腓骨截骨远端骨质疏松、腓骨截骨远端再生及足趾肌力减弱等并发症的发生。术中重建附着于腓骨头的韧带及肌腱,规范手术操作,可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现对腓骨近端切除术相关并发症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