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道结石再手术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道结石再次手术的原因、术式的选择、术中难点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5月 ̄2004年10月间296例胆道手术中48例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次手术主要原因为术前漏诊、结石残留或复发、胆管感染、胆管狭窄以及胆漏等。再次手术方式以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胆肠吻合术、肝左外叶切除术、腹腔引流等为主。术中难点在于显露肝门、肝十二指肠韧带及找胆总管。48例中43例无手术并发症,1例并发胆管感染致全身衰竭死亡。结论胆道术后再手术约占胆道手术的16.2%;再次手术治愈率可达89.6%。再手术前准备要充分,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术中应采用多种方法显露胆总管,以保证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9月为100例老年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50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肿瘤大小、切缘距离及术后肺感染、肠梗阻、肠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引流时间、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切口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50.6%与5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并不增加手术时间,且短期疗效与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同样可达到开腹手术的根治程度,不影响预后,术前把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有效的,且术中失血量少,术后康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氩氦刀靶向冷冻术治疗中晚期恶性实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自2001年4月-2003年12月利用氩氦刀为106例失去手术根治时机的恶性实体瘤患者实施冷冻切除术。结果106例患者经氩氦刀靶向冷冻术治疗后1个月,生活质量有所改善,Karnofsky评分为60~90分,平均70分。CT检查肿瘤出现坏死。术后3个月复查CT肿瘤明显缩小。术中、术后不良反应轻。生存期有所延长。结论氩氦刀靶向冷冻术为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CEA、CA19-9浓度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7月收治并行根治性手术的35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血清CEA、CA19-9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EA浓度升高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肝转移、周围脏器受累有关(均P<0.05);血清CA19-9浓度升高与肿瘤浸润深度、腹膜转移、肝转移有关(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EA浓度升高患者生存率低于血清CEA浓度正常患者(P<0.05);血清CA19-9浓度升高患者与血清CA19-9浓度正常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CA19-9浓度同时升高患者与血清CEA升高或血清CA19-9升高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明显低于血清CEA、CA19-9均正常患者(P<0.05)。结论:血清CEA、CA19-9浓度同时升高可能是结直肠癌的晚期事件,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镜下钬激光肝内外胆管碎石取石3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中应用内镜(输尿管镜,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的方法、疗效及其安全性,实用性。方法在肝内外胆管结石传统开腹手术胆囊切除基础上使用输尿管镜、胆道镜联合钬激光将肝内外结石粉碎后注水冲出,部分难冲出的结石先钬激光击碎后用胆道镜钳出。结果 38例患者有32例均完全清除结石,6例患者仅有少量肝内远端小胆管结石残留。38例患者术后均无胆道撕裂、胆道出血以及胆漏等并发症。随访半年,腹部B超CT等检查,肝内外未发现明显结石复发及胆道狭窄。结论镜下钬激光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容易、碎石彻底、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肝动脉门静脉双重置管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皮下埋藏泵经肝动脉门静脉双重置管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31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14例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B组17例行TACE加门静脉置管化疗。结果:A、B组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1.42%和82.35%,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35.71%和64.71%,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4.29%和35.29%。甲胎蛋白(AFP)下降例数百分比分别为66.67%和78.57%。肿瘤最大直径下降例数百分比分别为57.14%和70.59%。结论: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肝动脉门静脉双重化疗较单纯TACE疗效好,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在基层医院适合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阑尾炎术后腹痛症状未消失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一组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仍有腹痛的病例,分析诊断治疗过程。结果152例慢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随访半年。31例腹痛症状未消失,进一步明确诊断22例。9例病因未明。结论谨慎诊断和处理慢性阑尾炎,重视术后腹痛症状并积极检查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钼靶X线初步定级诊断后,在超声引导下,采用L-160 mm粗针活检术了解乳腺占位性病灶性质的可靠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18例钼靶X线检查BI-RADS分级Ⅲ级以上病例,在超声引导下采用L-160mm粗针对乳腺占位性病灶进行活检,共检组织条872条,并经病理切片诊断(疑恶性部分加做免疫组化),分析其阳性率、术后大体标本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 97.71%穿刺成功,穿刺组织条阳性率97.71%,与术后大体标本病理诊断符合率97.71%.结论 乳腺占位性病变活检具有其客观性和可靠性,可为手术提供明确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中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12月无张力疝修补156例(A组),传统疝修补208例(B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①平均住院日:A组4.7 d,B组9.6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996,P<0.05).②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A组11.2 h,B组173.2 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459,P<0.05).③平均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A组5 d,B组71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575,P<0.05).④术后并发症:A组23.6%,B组4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209,P<0.05).⑤术后复发:A组1.33%,B组1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0,P<0.05).结论 从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证实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中老年腹股沟疝的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纯化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的LAP+CD4+T细胞并检测其细胞因子谱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中促瘤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选取初次手术治疗的30例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法从肿瘤组织中分选出LAP+CD4+T细胞和LAP-CD4+T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纯度,台盼蓝法检测LAP+CD4+T细胞和LAP-CD4+T细胞的活性,RT-qPCR方法检测两种细胞白细胞介素( IL)-2、IL-4、IL-10、IL-17、干扰素-γ( 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的表达。结果经免疫磁珠分选后LAP+CD4+T细胞的纯度为(96.14±3.67)%, LAP-CD4+T细胞的纯度为(95.61±4.66)%,台盼蓝染色结果显示LAP+CD4+T细胞存活率为(91.35±4.11)%,LAP-CD4+T细胞存活率为(92.48±2.56)%;RT-qPCR结果显示LAP+CD4+T细胞高表达IL-10和TGF-β1 mRNA,低表达IL-2、IL-4、IL-17、IFN-γ,与LAP-CD4+T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肿瘤组织LAP+CD4+T细胞表达高水平的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和TGF-β,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