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后胃排空延迟(DGE)发生原因及处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11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器官移植肝胆外二科832例行LPD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DGE分为DGE组和无DGE组,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DGE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估不同处理方式的效果。结果 共有194例(23.3%)术后发生DGE。与无DGE组比较,DGE组术前低白蛋白血症病例多,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行改进前胃空肠吻合和术中输血例数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其中Clavien-Dindo分级≥Ⅲa级并发症,胆漏,B、C级胰瘘和腹腔感染发生率高于无DGE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低白蛋白血症、术中输血和腹腔感染是任意级别DG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术中输血、胰瘘、胆漏和腹腔感染是B、C级DG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B、C级DGE 62例,48例存在腹腔感染合并吻合口漏,其中42例接受腹腔穿刺引流,6例持续内冲洗负压引流,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 DGE多继发于术后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术前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带蒂胆囊瓣修复肝门胆管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高位胆管狭窄临床常见,多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炎症性狭窄,通常采用Roux—en—Y型胆管空肠吻合进行外科治疗。这种手术废弃了肝外胆道及Oddi括约肌的生理功能,带来的胆汁流向改变和消化道改建,易造成反流性胆管炎及胆管结石复发。为了保存胆道的生理功能,我们采用带血管蒂的胆囊瓣来修复肝门胆管狭窄与缺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两种肝门胆管成形胆道重建手术疗效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炎症性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间因肝内胆管结石行带血管蒂胆囊瓣肝门胆管成形术(PHBDS)及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RYCJ)治疗的肝门胆管炎症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下术期的情况和术后胆管炎发生率、结石复发率。结果 两组间围手术期胆漏、炎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HBDS组与RYCJ组术后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5.66%和21.88%(P=0.010)。胆管结石发生率分别为3.77%和16.67%(P=0.021)。结论 PHBDS手术操作简单安全,保留了Oddi括约肌功能,防止了胆肠反流的发生,治疗效果优于RYCJ组。  相似文献   
4.
术前肝功能损害程度及术后肾功能衰竭是影响肝移植病人术后死亡率的蕈要因素.Caestecher等[1]报道,胆汁酸(TBA)可以同时反映肝脏分泌状态,肝脏合成与代谢及肝细胞损伤三方面的血清学指标,其代谢在一定程度上受肾功能的影响.笔者通过检测肝移植术后病人血清中胆汁酸变化,并与常规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比较,探讨胆汁酸在肝移植围手术期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4年间136例行经典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检查方法为上消化道造影、胃镜。结果:136例中并发术后胃排空障碍28例,发生率为20.6%。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与胆红素水平、血糖、十二指肠梗阻、胰瘘及腹腔感染相关。所有病例均经非手术治疗而愈,恢复胃动力时间为14~42d,平均28d。结论:术前高胆红素血症、糖尿病、合并十二指肠梗阻及术后并发胰瘘、腹腔感染者易发生胃排空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及疗效。方法:对近5年间手术治疗的肝门胆管癌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发生手术后并发症8例,其中胆瘘5例,腹腔内感染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均保守治疗而愈,无手术死亡。在行肿瘤切除术的20例中,15例获随访,存活最短时间为11个月,最长时间3年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年9个月,1年生存率86.7%(13/15), 3年生存率13.3%(2/15)。其他各种内外引流术式16例,术后生存5~12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短期内黄疸减轻,生活质量提高。 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应积极手术,不能切除者应力争行各种引流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21只),于术前2 h将60 mg/kg的姜黄素溶于1mL DMSO中静脉注射;对照组(19只),于术前2h静脉注射1 mL DMSO。肝脏冷灌注时间为30 min,恢复血供复流6 h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液和肝脏标本,行血清ALT,AST,LDH和组织匀浆SOD,MDA,MPO测定,并进行组织病理和细胞凋亡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肝组织匀浆中TNF-α及MIP-2的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血清ALT,AST,LD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MDA,MPO,TNF-α和MIP-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SOD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并且实验组大鼠肝组织损伤程度和细胞凋亡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姜黄素预处理能减轻大鼠肝脏冷IRI,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提高肝组织SOD含量,抑制脂质过氧化与细胞凋亡,下调炎性因子TNF-α和MIP-2的表达以及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手术,其1年生存率已达80%~90%.但移植受体的感染问题仍是继排异之后第2位常见并发症,严重感染可导致死亡.为了解肝移植受体术后细菌感染特点,现对本院79例肝移植患者术后细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野生型p53(wtp53)基因对人胆囊癌细胞生长及致瘤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分析细胞系遗传背景,在脂质体介导下将含有wtp53的真核表达质粒pCMV-p53,导入GBC-SD细胞中.用G418筛选,建立转染克隆细胞系.以PCR,RT-PCR和蛋白印迹证实外源p53基因的整合与表达;以细胞生长曲线和集落形成实验反映细胞增殖状况;以裸鼠移植瘤试验检测体内致瘤性的影响.结果:GBC-SD细胞P53蛋白过表达;直接测序发现第5外显子126位密码子存在TAC→AAC的碱基突变.外源p53基因已整合入转染后的GBC-SD细胞并获稳定表达.表达外源wtp53的GBC-SD-wtp53细胞生长速率减慢、集落形成能力下降及裸鼠致瘤性受到显著抑制.结论:野生型p53基因可有效抑制人胆囊癌GBC-SD细胞的体内、外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Ⅲ期、Ⅳa期肝癌肝脏移植围术期辅助性化疗的效果。方法对16例Ⅲ期、Ⅳa期肝癌患者(观察组)在肝脏移植围术期行辅助性化疗,并与前期单纯行肝移植手术的8例Ⅲ期、Ⅳa肝癌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随访3~12个月和3~16个月,后者肿瘤复发率(43.75%)低于前者(100%),长期存活率(36.25%)高于前者(0)。结论Ⅲ期、Ⅳa期肝癌肝脏移植围术期行辅助性化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