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3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剂量化疗加自身外周血干细胞回输治疗复发性恶性淋巴瘤一例报告魏连军,张伟京,俞受程(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100039)1病史介绍病人,男性,30岁。1989年9月因颈部肿块在郑州某医院就诊。肿块穿刺活检见R-S细胞,胸片示前上纵隔明显增宽,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富集CD34 的造血干 /祖细胞做肿瘤患者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和自体移植的临床疗效。观察输注纯化CD34 细胞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 采用磁分选临床型细胞富集仪将表面包被有CD34单抗的磁性微球体系与细胞共同培养 ,特异性结合CD34 细胞。在磁场作用下分别收集CD34 和CD34-组分。完成 2 0例患者CD34 细胞体外纯化富集。其中HLA半相合移植 5例 ,自体移植 15例。结果 纯化后CD34 细胞纯度达 97%以上 ,移植CD34 细胞中位数 5 .72 (0 .15~ 12 .0 )× 10 6,CD34 细胞中位数 3.73(2 .6~ 6 .8)× 10 4 ;CD34-细胞 (CD3、CD4、CD8、CD19)对数去除率 (Log,下同 )为 1.99~ 5 .0。 19例患者移植后随访 11个月 (中位数 ,1~ 2 0 ) ,总体生存13/ 19(例 )。本院 11例中 ,总体生存为 8/ 11(例 ) ,其中HLA半相合 1/ 3(例 ) ,自体移植 7/ 8(例 )。移植后造血重建迅速 ,随访 18个月以上无病生存者 3例中 1例为同种异基因HLA半相合亲属移植 ,2例为肿瘤自体移植。 1例父子间HLA半相合移植 ,白细胞恢复 >1× 10 9/L ,血小板 >2 0× 10 9/L(均为移植后第 13天 )。仅有短暂的I度移植物抗宿主疾病。 2例自体移植病例白细胞恢复 >1× 10 9/L(8~ 2 6d) ,血小板恢复 >2 0× 10 9/L(2 2~ 35d)。结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海藻酸钙-聚赖氨酸-海藻酸钙(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APA-BCC)植入蛛网膜下腔后患者的免疫反应。方法:实验于2002-07/2003-02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完成。采用腰椎穿刺术,将APA-BCC注入2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L3~4或L4~5蛛网膜下腔内。检测患者移植前后的血象、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及脑脊液。结果:移植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比例较移植前无明显变化(P>0.05)。移植后7d复查16例患者的脑脊液,其中8例(50%)脑脊液中白细胞升高,范围在(15~700)×106L-1犤(198±248)×106L-1犦。但外周血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较移植前无明显变化。结论:APA-BCCs微胶囊植入癌痛患者蛛网膜下腔,未引起宿主明显的免疫反应,表明APA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骨髓移植及二者联合移植在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毒副作用、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速度等临床方面的差异,总结归纳三种不同移植方式在治疗难治性淋巴瘤方面的优劣。68例难治性恶性淋巴瘤患者接受了大剂量放化疗结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中10例患者为单一自体骨髓移植(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BMT),46例患者为单一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HSCT),12例患者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PBHSCT+ABMT)。结果表明:ABMT、APBHSCT、APBHSCT+ABMT的治疗有效率和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75%、57.1%、33.3%);(86.4%和74.4%、54.2%、38.1%);(83.3%和72.7%、55.6%、40%)。白细胞恢复时间分别为13天、11天、8天,血小板恢复时间分别为17天、14天、9天。在移植后3个月、6个月、1年时检测ABMT、APBHSCT、APBHSCT+ABMT患者T细胞亚群正常率分别为(0%、33.3%、60%),(10.8%、32%、73.9%),(27.3%、55.6%、85.7%)。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与单一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当,但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APBHSCT+ABMT)患者的造血功能恢复略快,有利于拓宽年龄偏大和造血功能受损患者移植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杜婷婷  肖秀斌  张伟京 《医学综述》2012,18(10):1478-1480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原发于单克隆性B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包括淋巴肿瘤细胞(BCL6、CD20)及微环境细胞(CD23、IgD、PD1)的标志。NLPHL转化为侵袭性淋巴瘤前后的肿瘤细胞可能源于共同的前体细胞,10年累计转化率为7%~12%,并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目前ⅠA或ⅡA期NLPHL治疗标准方案为受累野放疗,但ABVD方案治疗在临床研究中已初步显示出优势,认为利妥西单抗应用于初治和复发NLPHL的患者均可得到较好疗效。然而转化淋巴瘤对治疗反应性较未转化者差,尚无标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江泽飞,宋三泰,莫雪莉,张伟京,黎燕,沈倍奋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问世以来,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已知TNF对许多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能抑制中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皮肤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较少见疾病,全身皮肤电子线照射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本科自1988年以来共收治原发性皮肤恶性淋巴瘤4例,其中2例接受了全身皮肤电子线照射治疗,现报道如下。病例1:男性,30岁。全身多处皮肤粗糙脱屑伴搔痒3年,经活检病理报告为蕈样霉菌病,于1989年4月入本院。查体:全身多处皮肤苔藓样变,双腹股沟及滑车上淋巴结肿大。治疗:先行6MV-X线照射双腹股沟和双滑车上区,Dm22Gy/11次/15天。再行6MeV电子线全身皮肤照射,Dm12Gy/24次/5周,达PR(部分缓解)。因放疗机故障,改为CH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强的松)…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及复发性霍奇金淋巴瘤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已经日趋成熟,通过常规的化疗及放疗,多数患者都能够得到初次缓解,并有较长的生存期。但是,复发,难治性恶性淋巴瘤仍然治疗困难,尽管可以通过外周血干细胞或骨髓移植的方法使部分患者得到缓解,但是移植的选择时机、相关死亡率及其昂贵的费用仍然是其应用中的重要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的不断发展,肿瘤的治疗已经进入了分子水平。抗CD20、CD52等单抗、Y90 ibritumomab tiuxetan等放射免疫单抗的出现,为难治性及复发性淋巴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另外,新的治疗方案也在不断探索中,吉西他滨、紫杉醇、托普替康等药物不断的应用于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试验中。一些特殊药物,如白介素12,沙立度胺等也开始应用于淋巴瘤的治疗,并取得了初步的结果。下面对难治性及复发性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治疗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咽淋巴环淋巴瘤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咽淋巴环(Waldeyer环,韦氏环)是指包括鼻咽、软腭、扁桃体、口咽以及舌根在内的环状淋巴组织。NHL常侵犯咽淋巴环,HD则很少侵及此环,大约只占1%。咽淋巴环究竟是结内组织抑或淋巴结组织,目前仍有争议。目前大多数文……  相似文献   
10.
年龄因素对治疗的限制越来越少 我们说的老年人.一般是指实际年龄大于80周岁的人。由于随着个体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因此,老年人的器官功能和对各种治疗的耐受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原有老年人的概念恐怕要改一改了。目前根据大量的医学统计和我们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很大一部分60~70岁的老年人身体状况还十分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