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20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55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H生成液0.05ml.100g^-1经胶静脉注入心脏,可使麻醉大鼠的左心室收缩压力、左心室压力与心率乘积、左心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和左心室压力下降最大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3.
RP-HPLC法测普鲁托品在大鼠体内分布和排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测定大鼠的尿、粪、肝和脑等组织中普鲁托品 (protopine ,Pro)的药物浓度 ,并对Pro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和排泄过程进行研究。方法 流动相为甲醇、水和体积分数 2 0mol·L- 1 乙酸 (80∶2 0∶2 ) ,以ODS C1 8柱分离 ,紫外检测器检测 ,波长为 2 85nm ,生物样品在碱性条件下 ,经两次乙醚处理 ,可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为全面了解Pro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过程 ,给大鼠尾静脉注射Pro 1 0mg·kg- 1 后 ,测定不同时间各组织中Pro的含量。结果 静脉给药后 ,Pro快速分布到肺、肾、脾、脑、小肠、心脏、脂肪、睾丸、肝脏、胃壁及骨骼肌、以肺、肾、脾、脑、肠组织中药物浓度较高 ,尤以肺组织浓度最高。药后 3h各组织中药物浓度下降 ,但睾丸中仍维持较高浓度。实验还发现 ,药后 5min即可测得尿中有原形药 ,1 2h尿中累积排泄量为给药量的 30 .2 1 % ,48h尿中累积排泄量为给药量的 36 87%。原形药经胆汁及粪排泄量不足 1 %。药后 5min及 1 5min血浆蛋白结合率均低于 5 %。结论 普鲁托品在大鼠体内广泛分布 ,部分经尿排泄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处于聚集及纤维丝状态的 β 淀粉样蛋白片段 1 - 4 2 (Aβ1 -4 2 )具有神经毒作用 ,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 (AD)。本文观察蜕皮甾酮体外对Aβ1 -4 2 的聚集、纤维丝形成及其神经元毒性的影响 ,旨在为蜕皮甾酮防治AD提供依据。方法 透射电镜观察蜕皮甾酮及维生素E(VitE)对试管内Aβ1 -4 2 聚集和纤维丝形成的影响 ;MTT法及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法检测培养的胚胎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存活率及神经元受损情况。结果 ① 1 0 0 μmol·L-1 Aβ1 -4 2 分别与磷酸盐缓冲液 (PBS)、1 0 0 μmol·L-1 蜕皮甾酮和 1 0 0 μmol·L-1 VitE孵育 3d时 ,各组均无纤维丝形成 ;孵育 7d时 ,各组均见纤维丝形成 ,但蜕皮甾酮和VitE组的纤维丝形成较PBS组明显减少 ,尤以蜕皮甾酮组更明显。2 0 μmol·L-1 的蜕皮甾酮和 2 0 μmol·L-1 VitE对Aβ1 -4 2 的聚集及纤维丝形成无明显影响。② 1 0 0μmol·L-1 的Aβ1 -4 2 作用 2 4h ,神经元存活率明显下降。蜕皮甾酮或VitE 1 0~ 1 0 0 μmol·L-1 预处理 30min,再与 1 0 0 μmol·L-1 的Aβ1 -4 2 作用 2 4h ,神经元的存活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 ,LDH活性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结论 离体条件下 ,蜕皮甾酮可直接抑制Aβ1 -4 2 的聚集及纤维丝形成 ,减轻Aβ1 -4 2 对神经元的毒性 ,?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评价普罗托品 (Pro)作为平喘药侯选者的可能性提供资料。方法 ①观察不同浓度Pro对组胺、乙酰胆碱收缩的豚鼠离体气管螺旋条的舒张作用及其量效反应。②放射免疫法测定Pro对家兔气管平滑肌中环腺苷酸 (cAMP)、环鸟苷酸(cGMP)水平的影响。③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Pro对豚鼠气管平滑肌磷酸二酯酶 (PDE)活性的影响。结果 ①Pro能明显抑制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条收缩 ,使其量效曲线右移 ,最大反应压低 ,pD2 ′分别为 3.11和 3.4 5。②Pro能增加家兔气管平滑肌中cAMP水平 ,而cGMP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③Pro能抑制水解cAMP的PDE活性 ,但水解cGMP的PDE活性无明显降低。结论 Pro可抑制豚鼠气管平滑肌的收缩 ,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为其抑制气管平滑肌PDE活性 ,主要通过提高细胞中cAMP水平 ,进而松弛气管平滑肌  相似文献   
6.
萘哌地尔衍生物(BWYJ)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萘哌地尔衍生物(BWYJ)对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游离钙浓度的影响,对其血管活性进行机理探讨,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钙荧光指示剂Fura-2/AM负载的培养家兔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观察该药对NA、5-HT和高钾所致的[Ca2 ]i的升高的影响。结果:Fura-2/AM负载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实验中,静息时各浓度的BWYJ对[Ca2 ]i无明显影响,但其对NA和5-HT所引起的血管平滑肌[Ca2 ]i增加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不影响高钾所致血管平滑肌[Ca2 ]i的增加。结论:BWYJ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α1受体或5-HT2A受体,抑制这些受体中介的钙内流,从而抑制细胞内Ca2 的释放,使血管平滑肌[Ca2 ]i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川芎嗪(ligustrazine)对大鼠压力超负荷所致心肌肥厚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川芎嗪(25,50及100mg·kg-1)组。后4组采用缩窄腹主动脉(AAC)造模,术后次日开始ig给药,每天1次,连续3周。给药结束后监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左心室肥厚指数(LVHI)和左心室重/右心室重(LVW/RVW)为左心室肥厚参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心肌肥厚标志心房利钠因子(ANF)和ERK-1mRNA的表达。结果AAC术后3周,与正常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中颈总动脉收缩压(SBP)、左心室内收缩压(LVSP)及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明显升高,而左心最大收缩/舒张速率(±dp/dtmax)明显降低;左心室肥厚参数LVHI与LVW/RVW显著增加,ANF和ERK-1mR-NA表达明显上调。川芎嗪ig给药3周不影响SBP及LVSP,但显著降低LVEDP,增加±dp/dtmax,减轻LVHI和LVW/RVW,降低ANF和ERK-1mRNA的表达。结论川芎嗪能抑制大鼠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其机制可能部分与抑制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中ERK-1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Rg1)对前列腺素F2α(prostaglandin F2α,PGF2α)所致心肌肥大的影响。方法利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以细胞直径、蛋白含量?心房利钠因子(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mRNA的表达为心肌肥大标志,观察药物的抗心肌肥大效应。AN-FmRNA的表达用Real-time PCR检测;用Fura-2/AM负载的培养心肌细胞检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一氧化氮试剂盒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代谢物的含量,以探讨Rg1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PGF2α0.1μmol·L-1使心肌细胞直径明显增大,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ANF mRNA的表达增强,并使[Ca2+]i明显升高。Rg115.6、31.2和62.4μmol·L-1使经PGF2α处理的心肌细胞的直径分别缩短18.4%、32.7%和43.8%;使心肌细胞蛋白含量分别减少8.2%、14.6%和17.7%;Rg1 62.4μmol·L-1还使ANF mRNA的表达降低;Rg1 15.6、31.2和62.4μmol·L-1呈剂量依赖地抑制PGF2α所致的[Ca2+]i升高;NO前体L-精氨酸(L-arg)1 mmol.L-1具有相似的作用。此外,NO合酶抑制剂L-NAME可取消L-arg的作用,并部分抑制Rg1的效应;Rg1还明显升高心肌细胞上清液NO代谢物的含量。结论Rg1可抑制PGF2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该作用可能与其促进心肌细胞NO的释放,降低由PGF2α所升高的心肌细胞[Ca2+]i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萘哌地尔(naftopidil,Naf)对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NA)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培养的VSMCs经NA诱导其增殖,分别用MTT比色法和细胞计数法检测Naf对VSMCs增殖的影响;荧光法测定细胞内钙浓度([Ca2+]i)及Real-TimeRT-PCR检测c-myc、c-fos、高血压相关基因(hypertension related gene-1,HRG-1)mRNA的表达。结果萘哌地尔(10-7~10-6mol·L-1)能够抑制NA诱导的VSMCs增殖,并明显降低VSMCs[Ca2+]i,降低c-myc、c-fos mRNA表达,增加HRG-1 mRNA的表达。结论萘哌地尔明显抑制NA诱导的VSMCs增殖,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VSMCs[Ca2+]i、拮抗NA上调c-myc、c-fos mRNA的表达和拮抗NA下调HRG-1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异钩藤碱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Isorhy)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比浊法测定Isorhy体内给药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放免法测定血小板血栓烷B2(TXB2)及血浆6-keto-PGF含量;利用小鼠尾静脉注射胶原-肾上腺素合剂诱导血栓形成模型,测定15min内小鼠死亡率。结果iv Isorhy 2.5,5和10mg·kg-1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DP、胶原、花生四烯酸(AA)和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iv Isorhy 50和100mg·kg-1明显降低实验性血栓模型小鼠死亡率。Isorhy 0.33,0.65和1·30mmol·L-1对AA诱导的TXB2生成及家兔血浆6-keto-PGF生成无明显影响,但可抑制胶原诱导的TXB2生成。结论Isorhy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其抗胶原所致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能部分与抑制TXA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