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项来自民间的取消中医的建议,在医疗卫生界界掀起了一场风波:无知还是拯救?这样的呼声并非空穴来风,直指中医药现实发展中种种弊端。此次圆桌邀请了四位行业精英,展开了一场见仁见智的大辩论。  相似文献   
2.
陈士奎 《北京中医》2009,(3):163-164
在全党、全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从中医药角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既要看到中医药是我国原创的医药科学和最具自主创新潜力的领域之一,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要思考如何在新时期突出自身的特征和优势,以科学发展为基础,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使中医药学沿着科学发展主题与规律,为发挥中医药护卫民生的独特和显著优势作用而发展。本刊特开辟“科学发展中医药学“论坛,诚邀中医药专家积极参与;并希望藉此专栏,开展对中医药学科学发展热点、难点、关键点及各环节发展症结解决思路与方法的阐发,形成“百家争鸣“,共议中医药科学发展之园地。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以及“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更明确提出“中医医疗机构要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条件,拓宽服务领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文康同志,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专题发言中再次  相似文献   
4.
清代王清任氏尝谓:“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气与血密切相关,二者在病理上互相影响,血病多由气,气病必及血。气血同病的病理改变是临床多种疾病的病理基础。临床上无论取用何种治疗方法治疗何种疾病,都在于使气血调达,生理功能保持正常为目  相似文献   
5.
七、微观辨证沈自尹等首先提出。属于中医辨证学或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新概念。传统中医辨证方法主要是靠宏观望、闻、问、切等手段,收集辨证素材,运用中医理论归纳分析,"司外揣内"进行理论思维和辨证。虽然始终强调"探微求索"、"防微杜渐"等,追求辨证的精  相似文献   
6.
自《中西医结合杂志》问世以来,收到很多读者来信,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希望、要求和建议,鼓励和鞭策把杂志办好,我们深表感谢。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谢少文教授来信说:读了《中西医结合杂志》,感到内容很不错,除了报道国内中西医结合的一些原著外,特别对于许多专家的讨论,国外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介绍,我感到  相似文献   
7.
<正> 先师赵锡武教授是当代著名老中医。先生熟谙内难经义,精通仲景医道,博览后世医籍,善采众家之长。先生行医五十余载,直至晚年仍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启蒙后学,毕生尽瘁于中医事业。今录先生诊暇余言一二,以饷读者。中风者病中于“风脏”中风之病有广义、狭义之分。《内经》风、痹、瘘、厥、贼风等篇所论,皆属广义之中风,《伤寒论》中的桂枝汤证等,乃是  相似文献   
8.
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我国结合医学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我们针对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医疗工作者对结合医学的态度、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对结合医学的态度和对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医生的看法、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情况、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发展状况以及中西医结合医院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一次全国性问卷调查.对6595位中医和中西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参与者认为最好的医学科研方法应该是用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或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医.超过71.2%的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世上本无路,全靠人走出。"是王今达教授在创建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生涯中经常说的一句话。1989年天津市急救医学研究所引进了美国CS3000血浆置换机,对这一新技术虽然做了充分学习和准备,却没有人临床实际操作过,年逾花甲的王今达教授坚持做了第一个试用机器的人,置换了2 000毫升血浆[1]。他率先将当时世界前沿学科——危重病急救医学引进我国,不怕风险,开创了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研究,成为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科学一大优势,已成为继承发展中医药学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是我国医学科学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在国际医学界,我国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及其取得的成就也产生了广泛深远影响。然而,迄今仍有同志(特别是学术界)不断提问“什么是中西医结合?”或不断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