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2组最终各完成40例.对照组入组当天予物理红光照射、颈肩肌肉按摩等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亦于入组当天完成,随后2组患者每日进行麦肯基功能锻炼,1个月后评价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疗程结束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上肢肌力(手握力、肘关节屈曲与背伸肌力、肩关节外展肌力)、颈椎旋转活动度,比较治疗前及疗程结束时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量表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即刻和疗程结束时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即刻和疗程结束时患侧握力、患侧肩关节外展肌力和患侧肘关节屈曲、背伸肌力等各项上肢肌力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即刻患侧握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疗程结束时患侧肘关节屈曲肌力较治疗前明显减弱(P<0.05),患侧肘关节背伸肌力明显增强(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即刻和疗程结束时患侧肩关节外展肌力、患侧肘关节屈曲肌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即刻及疗程结束时颈椎旋转活动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疗程结束时NDI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指标疗程结束时与治疗后即刻比较,治疗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患侧肘关节屈曲肌力明显降低(P<0.05),患侧肘关节背伸肌力明显升高(P<0.05),颈椎旋转活动度明显增加(P<0.05),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除考虑样本量小带来的统计结果误差外,也说明功能锻炼对治疗效果有较好的巩固提高作用.结论:在常规疗法并配合锻炼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减轻疼痛、增加患侧肩关节外展肌力、增加患侧肘关节屈曲肌力的即刻和远期疗效,改善颈椎功能的远期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单用常规疗法联合锻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McKenzie疗法治疗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服务系统(Chinese bio-medical service system,CBM)、EMbase、PubMed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以"McKenzie""腰痛""MDT"等为关键词收集McKenzie疗法治疗下腰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间为从数据库建立至2020-10月.由2~3位评估员独立检索文献,完成质量评估、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若遇到分歧,则由研究小组集体评议表决.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 共纳入33项RCT研究,其中11篇英文文献,22篇中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WMD=-1.09,95%CI:-1.44~-0.74,P<0.001)、疼痛数值评分量表(pain 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WMD=-0.63,95%CI:-0.71~-0.54,P<0.001)、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WMD=-4.83,95%CI:-5.06~-4.59,P<0.001)、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问卷(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DQ)(WMD=-0.98,95%CI:-1.18~-0.78,P<0.001)、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WMD=5.04,95%CI:4.45~5.62,P<0.001)方面改善效果更优,复发率更低(WMD=0.28,95%CI:0.17~0.45,P<0.001).但两者在总体感知效果(global perceived effect,GPE)(WMD=0.14,95%CI:-0.19~0.48,P=0.40)、病人自评功能量表(patient-specific functional scale,PSFS)(WMD=0.27,95%CI:-0.21~0.75,P=0.27)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Kenzie疗法可有效缓解下腰痛患者腰痛程度,改善腰部功能,降低下腰痛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文题释义:去细胞化: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酶学方法裂解细胞,去除细胞内容物,保留细胞外基质、组织天然构架。通常联合运用以上多种方法去除同种异体或异种细胞成分,理论上可利用由此获得的细胞外基质制造出具备合适生物力学和生物相容性的最低免疫原性支架。 椎间盘:是由位于中央的髓核(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组成的集中高度水化的纤维胶状核)及环绕其周围分层排列的纤维环(主要由Ⅰ型胶原组成的多层纤维软骨环)和上下软骨终板构成的复杂结构,是无血运器官,自身代谢缓慢,损伤后的自我修复、愈合能力极其有限,一般的物理修复与手术治疗无法从根本上修复椎间盘,效果欠佳,容易复发,椎间盘去细胞化组织工程为之提供了新思路。 背景: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椎间盘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成为可能,将组织去细胞后的细胞外基质作为修复材料是进行椎间盘组织工程再生的重要手段。 目的:总结近年来用于椎间盘再生去细胞化基质材料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应用效果,并进行展望。 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等收录的有关去细胞化方法及去细胞基修复椎间盘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Intervertebral disc,Decellularization,Extracellular matrix,Scaffold material,Tissue engineering”,中文检索词为“椎间盘,去细胞化,细胞外基质,支架材料,组织工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所有文章进行初筛后,保留相关性较高的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目前的椎间盘去细胞化组织工程旨在最大程度地保留生理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提高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降低免疫原性。去细胞化基质材料能够模拟椎间盘内细胞外基质的天然微环境,作为细胞载体能对种子细胞起到良好的诱导分化用,其修复椎间盘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材料的孔隙率、免疫排斥反应、植入体内方式及效果评估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ORCID: 0000-0003-3225-3611(金筱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