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6篇
中国医学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炳华教授是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推拿学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对由颈源性因素所致的眩晕、偏头痛、耳鸣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医术精湛,经验丰富。范师临证善将中医基本理论与现代解剖学相结合灵活运用,根据不同的疾病临床表现,选择枕下三角区内不同的作用点和作用力方向进行手法治疗,每每收效奇佳。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对其在枕下三角区灵活运用推拿的体会颇深,现将所视浅述于下。  相似文献   
2.
推击法治疗增生性跟痛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炳华 《中国骨伤》1995,8(4):40-40
推击法治疗增生性跟痛症浙江医院(310013)范炳华笔者采用推击法治疗跟骨骨质增生性因痛症23例,疗效明显,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3例29足中,男17例,女6例;左13足,右16足;平均年龄62.8(54~76)岁;病程6个月以内12例,6个月~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胸腰椎生理曲度变化情况以及不同类型侧弯之间胸腰椎生理曲度的差异。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回顾性分析305例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的青少年患者,根据有无侧弯分为正常组和侧弯组。正常组179例,男79例,女100例;年龄10~18(12.84±2.10)岁。侧弯组126例,男33例,女93例;年龄10~18(13.92±2.20)岁。观察并比较两组Risser征、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与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并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程度侧弯与不同节段侧弯TK值与LL值。结果:侧弯组在女性比率(P=0.001)、年龄(P<0.001)方面均明显高于正常组;Risser征方面,正常组低级别骨化程度比率明显高于侧弯组(P=0.038)。侧弯组TK值明显小于正常组(P<0.001),而两组L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7)。男性与女性之间比较,TK值与L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侧弯TK值明显大于中度侧弯(P<0.05),但L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节段侧弯之间TK值与LL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与腰椎生理曲度均与性别无关;AIS患者胸椎生理曲度变小,但是腰椎生理曲度基本不变。轻度AIS患者的胸椎生理曲度大于中度AIS患者,但是腰椎生理曲度在轻中度患者之间几乎无差异,且与正常青少年相似。AIS患者胸腰椎生理曲度变化可能与脊柱前柱相对生长过快有关,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颈性眩晕的椎动脉寰枕段(V3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方法:1999年6月至2011年11月,采用椎-基底动脉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3D-CTA)对1 680例颈性眩晕患者的血管形态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椎动脉V3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情况.其中男783例,女897例;年龄22~70岁,平均52.8岁,所有病例经多普勒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流速加快或减慢.结果:1 680例颈性眩晕患者在V1-V4段有3 360支血管被检测,血管异常支数有2 778支,其中V1段有829支,V2段有421支,V3段有328支,V4段有1 190支.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V3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有椎动脉血管痉挛(232支)、椎动脉血管缺如(37支)、椎动脉血管出孔异常(31支)、椎动脉血管局限性狭窄4种改变.结论:颈性眩晕的椎动脉V3段存在4种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可以以3D-CTA检查结果来判断预后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前屈位不同角度牵引治疗颈椎病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不同牵引角度加载在颈椎曲度变直的模型上得到的数据,为临床牵引治疗颈椎病提供实验依据和临床建议。方法:选取颈椎曲度变直患者采集CT数据(女性,43岁),采用专用生物力学有限元软件构建完整的颈椎全节段模型,包括使用实际解剖位置构建的颈椎韧带、肌肉组织;进行有限元模型的验证后,用0。、前屈5°10°15°20°25°进行牵引,观察椎间孔、关节突、钩锥关节、椎间盘的间距变化,以及髓核和基质的应力变化。结果:当牵引角度为前屈0°~15°时,椎问孔、钩椎关节、后关节突之间的间距加大,椎间盘的拉应力适宜,压应力较小,比较符合临床治疗要求。结论:建议牵引治疗颈椎病时采取前屈位0°~1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庆大霉素中毒性耳聋的有效方法及作用机制。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川芎嗪组(C组)、针刺组(D组)和针刺加川芎嗪组(E组)。C、D、E组分别给予单纯川芎嗪、单纯针刺(穴取“听宫”“翳风”“外关”)和针刺联合川芎嗪治疗。10d后检测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Ⅲ波反应阈值、Corti器部位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E组ABR阈值低于C组(P〈0.05),Corti器部位细胞凋亡、Bax蛋白表达及Bax/Bcl-2比值均低于C组和D组,Bcl-2蛋白表达有所增加。结论:针刺“听宫”“翳风”及“外关”穴对川芎嗪有一定的靶向协同作用,可提高治疗庆大霉素中毒性耳聋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下调Bax蛋白表达及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范炳华 《健康博览》2008,(12):42-43
视力减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较多的人认为,年纪大了,视力减退是自然现象。的确,这里有自然衰退的因素,但不能否认,视力减退与某些眼疾也有关,青光眼、白内障、眼压增高以及老花眼、近视眼等病症均可导致视力减退。临床表现为视力较以前有明显的减退,视物模糊不清。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瞳神属肾,“肝受血而能视”,视力减退与肝肾功能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8.
9.
杠杆扳法治疗肩周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阐述杠杆扳法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和作用原理。方法:60例肩周炎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杠杆扳法治疗,每组30例,在治疗1疗程后,利用UCLA进行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在疼痛、功能、主动前屈活动、前屈肌力、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后在疼痛、功能、满意度方面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但在主动前屈活动和前屈肌力方面效果不明显。杠杆扳法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在疼痛、功能、满意度方面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在主动前屈活动和前屈肌力方面亦有改善(P<0.05)。杠杆治疗组在疼痛、功能、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在改善前屈肌力方面优势不明显(P>0.05)。结论:肩关节杠杆扳法治疗肩周炎,运用人体关节小杠杆原理能更大大程度地拉开关节间隙,解除肌肉痉挛,同时术者操作简单,比常规推拿方法更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